1、 临床论文-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家庭合作作者:余德辉,郑伟娟,孙世杰,伊雪【关键词】脑瘫;康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提高,部分脑瘫患儿得以存活。中国约有50万肢体残疾儿童。 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中的一些人只能在家里爬、坐或躺,不能上学,或者需要依靠别人生活。 他们迫切需要有效和经济的康复服务和康复功能的实践,以促进他们在家庭、社会和生活中的自信和自立。 家庭康复就是在家对脑瘫患儿进行训练,或者对从医院康复中心回家的脑瘫患儿进行巩固性康复训练。 是脑瘫患儿在家庭中最熟悉、最自然的生活环境,父母是脑瘫患儿最亲近、最信任的治疗师,因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最适合人
2、们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农村。 1 .训练项目训练项目应根据患儿情况确定。比如按摩、被动活动,适合瘫痪、肌肉关节萎缩者。被动关节活动有助于改善运动障碍的关节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 (1)运动训练是通过练习被动运动,抬头、翻身、坐、站等训练,改善儿童的姿势,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肌肉力量,缓解肌肉紧张。 (2)自理活动训练:可训练脑瘫患儿老人穿衣、刷牙、洗脸、吃饭、如厕等。 (3)语言活动训练:多与孩子交流,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 2训练原则(1)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根据儿童发展规律,在康复训练师的指导下。 父母发挥着医护人员无法替代的作用。 (2)训练时根据孩子的情况,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过度
3、训练和肌腱劳损。 (3)训练时间尽量不要过长,训练形式要多样化,避免孩子过于紧张和疲劳。 (4)要有耐心和时间,采取示范、鼓励、等待、示范的原则。 脑瘫患儿只有在家长耐心的指导下才能学到东西。 (5)选择舒适安静的环境,让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乐于合作。 3心理健康与关怀的指导3.1残疾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怀。因为身体残疾限制了外部活动,有时候他们比正常孩子更需要爱抚。母爱很重要,最能影响孩子的心智和精神发展。 母亲的声音、气味、皮肤接触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刺激。缺乏温柔拥抱和耐心沟通的孩子,往往处于不安的状态,变得多疑、孤独。 3.2脑瘫患儿听力障碍常导致语言障碍。随着父母尽力通过触摸和手势与他们交流,正确的呼吸和饮食是良好发展技能的基础。鼓励他说话,了解周围的环境,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玩游戏。因此,父母和家庭成员对脑瘫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和纠正不良行为将起重要作用。 脑瘫患儿的记录不同于常见病。这是一个长期的康复过程。目标是帮助孩子在他们的障碍范围内尽可能变得正常。如果父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许多异常的姿势和关节畸形是可以避免的。康复治疗师无法对孩子的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孩子也无法长期住院治疗,尤其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家庭。 患儿家长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学会照顾、教育、训练患儿,在医院和家里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后期的辅助训练,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