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TNF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IL-6和TNF在脑梗死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2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同龄健康人血清IL-6和TNF水平,并分析其与梗死体积的关系。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脑梗死体积显著相关。 结论IL-6和TNF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2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6和TNF水平。测定了4
2、2例脑梗死患者的脑梗死体积。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6、TNF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明显升高,提示IL-6和TNF可能在脑梗死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小脑梗塞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死亡和致残疾病之一。 最近的研究表明,炎症和免疫反应存在于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中,而细胞因子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脑梗死后炎症反应产生的炎症介质是缺血中心及周围区域神经元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白细胞介素-6 (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是脑缺血炎症反应产生的两种重要的炎症介质,是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细胞
3、因子。它们不仅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且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本研究旨在探讨IL-6和TNF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分析IL-6和TNF与脑梗死体积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对象与方法1.1检测对象选择发病3天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均经临床和头颅CT证实。 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52-68岁,平均60岁。 对照组40例,年龄50 65岁,平均年龄58岁,为同期健康人群。 排除感染、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影响检测指标的因素。 1.2检测指标:受试者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置于-30冰箱中检测。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和TNF的含量。检
4、测试剂盒由上海森雄实业有限公司提供,根据CT检查计算脑梗死体积。 1.3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线性相关分析。 P 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见表1。 表1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血清IL-6和TNF水平及梗死体积的比较 IL-6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双重作用。 正常神经细胞表达低浓度的IL-6,具有中枢免疫介导和神经修复等生理功能,而在缺血状态下,高浓度的IL-6参与神经损伤3,4 本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脑梗死后,由于脑组织
5、缺血性坏死,不仅产生大量抗原刺激免疫系统,而且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活化,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过程,导致单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活化,产生大量IL-6。 TNF是一种多功能促炎细胞因子。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侵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可分泌TN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小时后神经元可表达TNF,12小时后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大鼠大脑皮质注射TNF后,24小时内局部毛细血管壁上附着大量白细胞(多为中性粒细胞),其中许多已侵入内皮下,提示TNF在急性期可诱导炎性细胞进入缺血脑组织5 大鼠脑缺血前24小时腹腔注射TNF可明显加重缺血性损伤,缺血前5小时和缺血后3
6、 6小时注射TNF单克隆抗体或可溶性TNF型受体可减轻脑损伤6 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TNF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炎症反应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根据脑梗死后TNF水平,采取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恢复。 本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TNF明显高于同龄健康人群,且与梗死面积密切相关。血清TNF含量越高,梗死面积越大,提示TNF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TNF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参与脑损伤:刺激急性反应蛋白的合成,引起粘附分子的表达,诱导白细胞的粘附和浸润;内皮细胞的激活促进凝血状态和血管收缩,增加PAF、TXA、ET等血管收缩物质,增加脑卒中和缺血性脑损伤的风险
7、;增加兴奋性氨基酸和一氧化氮的释放,导致神经毒性6 综上所述,IL-6和TNF具有协同的炎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梗死的范围和程度。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有望为今后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屠永华,李兰。炎症细胞因子与脑缺血J.中国临床康复,2003,7 (1): 49 2林海,刘一,梨竹,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IL-6和TNF-的表达及川穹子对其表达的影响J.中国万企。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纤溶活性的变化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 (13): 1875 4 Roth Wolll NL,Hopkis SJ .细胞因子与神经系统:作用和作用机制J.Trends Neurosci,2001,223(3):1305Zarembal J,Skrobanski P,Losyl J .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升高,并与涉及的脑梗死体积相关J.生物医学药物治疗学,2001,55(5):2586维拉恩,费雷拉X,德洛费R,等.细胞因子诱导的炎症与卒中的长期功能预后J.神经科学,1999,162(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