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临床上脑梗死的综合治疗【关键词】在脑梗死的治疗中,预防脑梗死从发病到发病后1 3小时及最多6小时的灌注,同时保护细胞1,早期恢复至关重要。 现就临床上对脑梗塞的综合治疗介绍如下。 预防梗塞要从孩子开始,要进行均衡饮食,均衡给予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 小学生应该接受合理饮食教育。 中年以后要控制烟酒,定期体检。 根据体检结果,可适当给予活血化瘀、降血脂等药物,使全身各器官得到充足良好的血液供应。 2转变观念一旦得病,脑梗一定要当急诊。 有学者总结了6D原理2: (1)发现:早期发现症状;(2)运送:快速运送病人到医院;(3)门:率先进入诊室;(4)资料: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
2、查应迅速开始;(5)决策:尽快决定选择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6)药物:尽早开始治疗。 3合理治疗3.1合理使用脱水剂脑梗死第1 14天,应根据患者症状、梗死部位和面积、视乳头水肿、血压、电解质等情况合理调整剂量。 第3 7天逐渐维持或减少。 从第7天到第10天,要逐渐减量,维持。 在使用脱水剂的整个过程中,应使用等量的补液,以保持流入和流出的平衡,从而保持脑灌注。 3.2溶栓开始后3小时内,最多6小时内,排除患者出血倾向和高血压,即可决定溶栓。 将500 750,000 U链激酶溶于5% GNS 150 ml中30 min,再将100 mg肝素溶于5% GNS 300 ml中维持静止点。 并密
3、切观察出血情况。 测量凝固时间 3.3合理检测血压所谓合理检测,并不是简单的降低血压。 梗塞后因为颅内压升高,是维持脑组织正常灌注的保护性反应。 当颅内压处理得当时,血压是可以降低的,通常不需要简单的降压治疗,除了血压超过30.5/18.5 kPa(230/140 mmHg)。 但是,在溶栓治疗中,高血压会引起出血。 因此,溶栓治疗前必须适当降压。 3.4血糖过剩已证明高血糖可增加脑组织的耗氧量,降低脑组织的耐受性,从而加重脑损伤,增加死亡率。 所以血糖要检测纠正,少用含糖溶液。 3.5脑保护治疗是由于缺血瀑布和半影损伤机制的存在。 在这个过程中,应用神经保护药物成为合理的选择。 应该在相对较
4、早的时间给药,以达到最大的疗效。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有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细胞膜稳定剂(胞二磷胆碱)和能量合剂。 3.6健康心理重建脑血管意外发病后,患者失去了原有的健康身体。 从语言受益到失语,从大步流星到步履维艰,甚至瘫痪在床,从思维敏捷到缓慢难辩。 病人突然从人生巅峰跌落。 病人失去了生活的平衡,变得紧张、害怕、抑郁。 这使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血管收缩,血压难以控制,缺血难以改善,抑郁使脑血管康复困难,患者失去最佳康复期而不配合,致残率增加。 因此,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除了根据人的时间严格把握每个治疗期外,病后对患者进行心理调节和心理训练,会使治疗事半功倍。 3.7脑
5、梗死的康复治疗康复应早期开始。一般情况下,如果病情稳定,应该在72小时后开始。早期可加速患者脑组织侧支循环的建立,扩张血管,缓解痉挛。 防止神经胶质和结缔组织增生,改善新陈代谢,预防废用综合征、褥疮、深部静脉炎,促进重建。 物理疗法和医学运动疗法(包括保持正确姿势、被动锻炼和主动锻炼)应轮流进行,坚持不懈。 如果有专业的康复医生是最理想的3 总之,脑梗塞的合理治疗是结合急救、重症监护、放射治疗、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康复训练、心理训练、科普教育等学科建立卒中中心,使脑梗塞得到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1袁锦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期治疗。中华内科杂志,1999,38 (2): 10.2魏刚志。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元保护和治疗的研究现状。中华内科杂志,1999,38 (4): 10.3毛,李,张向健。实用神经病学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