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脑损伤综合征早期干预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身心发育的影响。 方法将122名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经家长配合,干预组重点进行运动功能训练、智力训练、药物等治疗。 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效果显著,儿童体格、智力和运动发育均优于对照组(P 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和改善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神经功能损害,预防和减轻后遗症,改善预后。 关键词早期干预;脑损伤综合征脑损伤综合征是指出生前及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有临床异常,不能诊断为脑瘫或其他脑功能障碍1 1岁以下婴儿脑功能发育的可塑性最大,智力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婴儿最终的恢复程度。
2、为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减少或避免其神经残疾,我科进行了婴儿脑损伤综合征早期综合干预的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选自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122例脑损伤综合征患儿。 年龄2 10个月,平均5.6个月;儿童行为神经测验(NBNA)35分,DQ值 60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90例接受系统干预训练,对照组32例接受常规治疗。 全组所有儿童都有忽视、听力障碍和癫痫发作。 1.2干预方法干预组90例,由智力训练医生进行一对一训练,30 min/次,3次/周。 首先向家长说明孩子的病情,说明脑损伤综合征患儿可能出现的神经系统损害和并发症,得到
3、家长的积极配合。 主要干预内容为听觉、视觉刺激、触觉刺激和运动功能刺激。通过上述方法获得家长配合后,早期干预主要包括运动功能训练、Bobath疗法、智力训练等。,配合药物、高压氧、经络导乐及脑循环疗法,以20天为一疗程。 一个疗程评估一次,直到接近临床痊愈。 对照组32例,未进行系统的智力干预,但进行常规治疗,每12个月随访一次,6个月后复查智力测验。 每组接受相同的喂养指导、疫苗接种、疾病预防和其他保健措施。 1.3疗效判定标准2显著效果:运动发育恢复正常,肌张力恢复正常,无异常姿势。 改善:运动发育改善,M-score平均心理年龄提高2个月以上,肌张力和姿势反射改善。 无效:治疗前无变化。
4、 1.4统计学方法定量数据用均数标准(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组T检验,两组率比较用2检验。 P 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干预组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为86.66%,对照组为72.00%,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3.981,P 见表1。 2.2两组儿童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比较干预6个月后,观察干预组儿童体格和智力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干预组儿童的身长、体重、头围的生长值和智力发育指数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见表2。 讨论1997年对我国14岁儿童的抽样调查发现,弱智儿童的发生率达到1.07% 3。在胎儿发育的任何阶段,各种因素都会导致胎儿严重畸形、早产、低体重。 此外,分娩前后的许多危险因素也
5、会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脑损伤。 这些孩子有脑损伤的潜在危险。但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在生命早期没有得到有效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等到孩子出现明显的脑瘫等障碍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干预越早,效果越好。对这组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干预后两组有明显的差异,也支持了上述观点。 从大脑的生理角度来说,出生后的前两年是孩子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尤其是6个月前的孩子。可见,儿童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可塑性在出生后的前六个月最强。在这个时期,对脑损伤患儿给予适当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一方面可以恢复胶质细胞的增殖,恢复大脑皮层和小脑皮层的迁移,同时可以很好地刺激树突和突触。 另一方面可
6、以适应脑神经细胞的功能代偿,从而尽快恢复脑损伤患儿脑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减少和避免坏死的形成。 本研究的观察表明,经过6个月的干预,儿童的体格生长指标和智力发育均有明显改善。 总之,早期干预可以促进和改善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神经系统损伤的代偿和发展,预防和减少患儿后遗症,减少残疾,改善预后。 在取得短期疗效后,应持之以恒地进行早期教育,促进儿童神经心理的健康完善发展。 沈文贤1任。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 (4): 163。2,杨,黄蓉等.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4 (6): 493-494。3曾Jdohansson BB。早期训练可能会加重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脑损伤。脑血流代谢杂志,1999;l9(6):90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