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脑干梗死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其临床意义【关键词】脑干梗死;脓毒症综合征目的观察脑干梗死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情况,探讨其病因及高危因素。 方法根据116例脑干梗死住院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白细胞计数,判断SIRS的存在,并分析相关因素。 结果116例脑干梗死患者中,70例有SIRS,46例无SIRS。 脑干梗死后SIRS的发生与脑干梗死的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密切相关。 SIRS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SIRS的患者。 结论脑干梗死后SIRS提示病情仍在进展,预后不良。除了脑干梗死本身的严重程度,与患者并存的躯体疾病也是刺激SIRS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脑干梗死
2、;脓毒症综合征:脑干感染后全身感染反应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袁勇,朱本良。目的探讨脑干梗死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诱发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对116例脑干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SIRS的发生由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白细胞计数决定。结果116例脑干梗死患者中有70例发生SIRS。脑干梗死后SIRS的发生与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高度相关。我们的分析表明,SIRS患者的死亡率远高于无SIRS的患者。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脑干梗死后SIRS的发生是进一步组织损伤的指征,因此预后不良。除了脑干梗死本身,患者的其他疾病也在SIR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关键词】脑干梗死;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
3、一种进行性全身炎症过程,是免疫系统不适当和弥散激活的结果,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急性脑干梗死患者常并发SIRS。 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116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SIRS的病因及高危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干梗死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48例,年龄38 89岁,平均(71.547.61)岁。 所有病例均经头颈部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防治办公室修订的脑血管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发病前一周内均无感染史。 1.2研究方法入院后24h内,采集2ml
4、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同时采集患者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 符合SIRS四个诊断标准者(1)体温 38或 90次/分;(3)呼吸频率 20次/分或PaCO 2 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细胞超过10%中的两项或两项以上。 分析疾病的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出血量以及基础疾病与SIRS的关系。 比较SIRS组和非SIRS组的死亡率。 1.3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2.1脑干梗死后SIRS的发生率116例脑干梗死患者中,70例(60.3%)发生SIRS,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38 89岁,平均(71.577.6)岁。 非SIRS组(对照
5、组)46例,占39.7%。其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45 87岁,平均(70.072)岁。 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原发病严重程度与SIRS的关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用于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GCS评分8分为重度,9 12分为中度,13 15分为轻度。 SIRS组中重度46例,中度16例,轻度8例。对照组分别有6例、11例和29例。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2=85.644,P 0.01) GCS评分与SIR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 =-0.55009,P 0.001) 2.3基础疾病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与SIRS密切相关。
6、 糖代谢紊乱影响重要器官的生理平衡,SIRS病例数也随之增加。 基础疾病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见表1。 表1基础疾病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2.4脑干梗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年龄的关系。SIRS的发生频率与年龄关系不密切。 在SIRS组中,随着年龄的增加,SIRS组的死亡人数和死亡人数增加,表明年龄与SIRS的预后有关。 见表2。 表2脑干梗死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年龄的关系3讨论脑干梗死是对患者机体的一种严重应激,可能引起不受控制的全身炎症反应。 SIRS是机体对应激的异常免疫反应,其特征是远离首次损伤部位的血管和器官中炎症反应的广泛激活。许多刺激因素可以启动这一过程,如感染、创伤、
7、颅脑损伤等。 SIRS作为急诊医学中严重程度的指标,在ICU患者中的发生率为58% 75%2 本组数据为60.34%(70/116),与文献报道接近。 这一数据表明,脑干梗死患者的GCS评分与SIRS密切相关,评分越低,发生率越高。 推测其原因可能与意识障碍、吸入性肺炎、老年等疾病有关。 脑干梗死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肺炎等原发性器官损害均可诱发SIRS。 同时,脑干梗死后SIRS的发生与预后密切相关,SIRS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无SIRS者。 脑干梗死后SIRS提示脑组织损伤仍在进行,临床预后差。 年龄不是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SIRS的发生与年龄的增长和重要器官疾病的
8、并存有关。 老年患者器官功能低下,特别是重要器官的病变,脑干梗死使生理平衡紊乱,产生免疫反应、急性反应、炎症反应等。 因此,老年患者易发生SIRS失控,死亡率增加。 脑干梗死后SIRS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1)炎性细胞因子的促炎反应 已有研究证明,脑干梗死后血浆中TNF-和IL-6、脑脊液中IL-6和IL-8等细胞因子浓度升高3,4 除全身免疫细胞外,还有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内皮细胞等。 急性脑干梗死后,颅内促炎细胞因子产生增多,启动炎症级联反应,引起继发性脑损伤、脑代谢改变和脑细胞死亡。 脑损伤后细胞因子的许多生物学效应在临床上均有表现,包括中性粒细胞增多、发热和血管内皮通透性增
9、加,引起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破坏5,6 (2)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和自由基等有毒物质的释放增加7 参考文献 1benerc,Balkra,Cerrafb等.脓毒症和器官衰竭的定义以及脓毒症创新疗法的使用指南。ACCP/ SCCM共识会议委员会。美国切斯特生理学学院/重症医学学会。切斯特,1992,101 (6): 1644-1655.2陈明生,康轩。脑干梗死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的研究。卒中与神经病变杂志,2004,21 (2): 139-140.3 Qureshi AI,Suri MF,Ling GS,等.实验性脑干梗死缺乏早期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神经外科,2001,49(2):416-420
10、。4戈多伊D,博西欧A,雨果N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原发性自发性脑干梗死。神经病学评论,2002年,第35卷第12期,第1101-1105页。5 Cruber A,Reinprecht A,Ilievich UM,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外器官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预后。危重病护理医学,1999,27(3):505-514。6麦克凯廷,安德鲁斯PJD,西格诺里尼DF,等。急性脑损伤后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的经颅细胞因子梯度。英国麻醉学杂志,1997,78(5):520-523。7 Dziedzic T,Bartus S,Klimkowicz A,等。脑干梗死触发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的释放。中风,2002,33(9):2334-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