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象文库! | 帮助中心 万象文库,分享有价值的文档!
万象文库
全部分类
  • 实用文档>
  • 教育资源>
  • 行业资料>
  • 资格认证/考试资源>
  • 电子/通信>
  • 源码区>
  • 论文学习>
  • 大杂烩/其它>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万象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医学论文-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8例临床分析.doc

    • 资源ID:38716       资源大小:9.6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医学论文-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8例临床分析.doc

    1、 临床论文-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8例临床分析【关键词】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事故逐年增多。 但在上述事故中,颅脑外伤呈明显上升趋势。 虽然近20年来对颅脑损伤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诊断技术和治疗措施也在不断完善,但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 尤其是常见的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自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我院共收治1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讨论诊断标准和分类。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DAI患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3 78岁,平均33岁。 受伤原因:车祸17例,坠落伤1例。 1.2

    2、临床表现(1)入院时GCS评分3 8分8例,9 12分5例,13 15分5例。 (2)原发性意识障碍:按意识障碍时间长短划分,3小时以内6例,3 24小时10例,24小时以上2例。 (3)瞳孔变化:14例单侧瞳孔散大,4例双侧瞳孔散大。 (4)生命体征变化:5例伴有呼吸改变,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加快或不规则;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1例低于35。12例颅内高压患者中仅有8例出现库欣反应。 (5)去脑强直:本组3例出现去脑强直。 1.3影像学资料CT显示出血灶5例,分布如下:脑干3例,脑肿胀6例;4例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挫裂伤3例。 1.4结果单纯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3例。 有15

    3、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者和2例严重残疾。 作者在分析本组18例傣族患者的临床资料时发现,交通事故是致伤的主要原因。 因为在交通伤中,脑组织更容易受到剪切力的作用,可以多次受伤。 戴是一种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仍以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继发性损害等药物治疗为主。 对于恢复缓慢、颅内压增高症状体征明显、CT显示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受压严重或消失、中线结构移位的患者,可采取手术切除骨瓣减压。 手术效果取决于DAI的严重程度。 本组手术3例,仅1例存活。 该病诊断困难,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2.1诊断标准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由Adams等1于1982年正式命名,用于

    4、描述颅脑损伤后以脑深部神经轴突肿胀、断裂为特征的脑损伤类型,特别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是颅脑损伤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 目前对DAI发病机制的认识基本一致,即外伤引起脑的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易发生剪切力,导致神经轴突和小血管损伤1 4 因此,DAI是一种病理诊断,只能通过组织学检查来确定。 CT广泛应用后,虽然不能显示损伤的轴突,但可直接显示颅内小病灶,为临床诊断DAI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Cordobdes(1986),Wedisberg (1989) 3等人报道了动态使用CT诊断DAI。 总结起来,DAI的CT表现有:(1)大脑白质、胼胝体、脑干内有多个小的非占位性出血灶,直径

    5、 2cm;(2)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3)第三脑室出血灶;(4)弥漫性脑肿胀;(5)病情严重,CT无异常;(6)晚期患者出现脑室扩大和脑萎缩。 但CT分辨率和扫描层厚度与DAI的发现率有关。 如果CT分辨率差,假阴性率可达50% 此外,研究证明,相当数量的DAI可能仍然无法通过放射学诊断。 MRI也不能显示损伤的轴突,但对识别轴突损伤区组织间隙内增多的液体较为敏感,因此能很好地显示非出血性损伤,MRI的诊断价值优于CT 6 为了更早、更准确地诊断DAI,弥补影像学和临床特征在诊断DAI中的不足,判断其预后,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检测血浆或脑脊液中碱性髓鞘蛋白(MBP)的水平来评估DAI。Ge

    6、nnerelli等人根据DAI患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型。 (1)轻度:昏迷6 12小时无脑干征;(2)中度:昏迷24小时以上,无持续性脑干征,少数病例可伴有一过性去大脑强直或去大脑强直;(3)重度:昏迷超过24小时,并伴有明显的脑干损害体征。 Levi等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变化将DAI分为级。 一级:GCS 11 15级:GCS 6 10分;级:GCS 3 5分;级:GCS评分3 5分,瞳孔变化。 目前认为DAI是一种由轻到重的连续病变7 轻度脑震荡和重度脑干损伤,一般认为单纯的原发性脑干损伤是难以存在的,所谓原发性脑干损伤本质上是重度DAI。 总之,交通伤大多是复合伤,伤情严重且复杂。

    7、同时,由于CT阳性率低,颅脑损伤患者在诊断和治疗中常被忽视。 给重症患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希望这组案例分析能让大家提高警惕。 【参考文献】1亚当斯JH。人类弥漫性脑损伤和实验性头部投资。神经外科学,1987,6 (2): 46.2。脑震荡、脑挫伤及其他头部投资效应的机理。青年芒,1991,1953-1964.3何,易,张翔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创伤治疗仪的研制与应用。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19: 87-89.4 Becker DP,Povlishock JT,中枢神经系统创伤现状报告。华盛顿:国家神经和交流障碍和中风研究所。国立卫生研究院,1986年,65.5 Cordobes F .创伤后弥漫性轴索脑损伤。78例CT检查结果分析。神经外科学报,1986,81(1):27.6。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膜下血肿和弥漫性轴索。神经堡杂志,1988,68(3):894.7 Gentry LR。胼胝体外伤的磁共振特征。AJ-NR,1988年,9(9):1129。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医学论文-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8例临床分析.doc)为本站会员(两袖****拉)主动上传,万象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万象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备案号:鄂ICP备19026039号-1  公网安备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1450号

    copyright@ 2019-2023 万象文库(www.2wx.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