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脑卒中所致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关键词】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脑卒中残疾患者的失语率高达20% 30%。 脑卒中患者的语言障碍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与周围的人交流,无法交谈和传递信息。同时,也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为了与失语症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使其尽快回归社会,恢复社会功能,以55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护理为对象,根据其临床症状和心理特点,按照语言功能康复训练的步骤,由简单到复杂,先进行发音相关肌肉的训练,再进行口型和语音训练, 然后进行单词短语的读写训练,同时做好家属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让患者树立信心,主动出击。 因此,语言康复训
2、练对使患者回归社会,恢复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资料本组住院患者55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 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46岁,平均63岁。 其中脑出血15例,脑梗死40例,均经CT或MRI确诊。 发病前均智力正常,说话流利。 按失语症分类,运动性失语症36例,感觉性失语症14例,完全性失语症5例。 方法2.2.1语言康复训练的时机和时间要早。 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运动性失语患者有明显的康复效果,越早越好。 越早训练,语言功能的重建越好。 在训练中,口腔咬肌的运动也防止了舌、咽、喉肌肉的萎缩,对语言肌肉萎缩的患者也有明显的康复效果。 同时,要在做好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训练。 医
3、护人员通过简要介绍急性脑血管病、失语症的形成、病程、治疗、康复、预后,列举一些成功案例,消除因语言障碍、肢体活动不便而产生的孤独感、担忧甚至悲观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充分调动其语言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语言康复训练的具体方法2.2.1训练发音肌肉相关的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尤其是失语症超过一个月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音相关肌肉废用性萎缩,使患者语言模糊不清。 训练中重点指导患者练习舌头拉伸和口腔肌肉的协调。 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露齿、鼓颊,然后进行软腭改善训练,指导患者张大嘴巴,教他们发“A”音 再做舌头训练,让患者尽量向外伸舌头,反复做舌头拉伸练习,逐渐提高自己的运动速度,由慢到
4、快,反复练习舌头的卷舌和左右运动,用舌尖舔上下唇和左右唇角,再做向前和反向舔唇动作。 还有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撅嘴、撅嘴、磕瓜子、嚼口香糖等动作。 这些是训练发音肌肉的练习。 2.2.2通过口型和语音进行训练对于不能控制嘴唇随意发出自己想发出的声音的运动性失语患者,在训练之初,我们先教会患者通过口型控制来控制嘴唇练习发音。 采用“教-模仿法”,即训练者先示范口型和发音,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的口型来纠正发音错误或通过复读机将自己的发音与正确的发音进行比较。 先练习最有效的字母,比如发“A”音,然后学习喉音“H,ha”,唇音“B,P”,舌音“D,T” 2.2.3经过一周的单词单音
5、节训练,单词和句子训练,逐步训练患者“单词-短语-短句”的发音。 从简单的词开始,比如“我”、“你”、“崽”、“吃”等等。 给予适当的提示,比如说“去上班”,训练者可以先说“去上班”,并给病人一个嘴型,提示他说“换班”,最后说出完整的单词“去上班” 然后说一个简短的句子:“我在工作”,比如模仿写字动作,诱导患者说“写字”、“你在写字” 2.2.4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经过1 2周的训练,掌握了一般的短语和短句后,就可以接受跟读或读短文的训练了。 可以选择患者感兴趣的故事来练习。 练习时单词之间要有停顿,让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 在继续练习之前,要确定病人是否理解,重要的概念要重复几次,帮助他们理
6、解。 写作训练要从简单的字开始,如“山”“水”,一步一步到字-句,轻则以字-句-短文训练患者。 这样,发病后1 2个月就要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回国后持续6个月 1年。训练要安排在每天早上,每次30分钟开始,之后可以延长到1 2小时。 失语症语言障碍症状改善且程度稳定后,可开始语言训练,维持现有水平,或恢复工作前的岗前训练及回归社会的心理准备。 生活护理要善于从病人在生活中的手势、表情了解病人的需求,并能与病人协调设置表达需求的方式。 比如吃饭用一个手指,睡觉用两个手指,小便或大便用三个手指,闭眼表示“是”,眨眼表示“否”,头疼用手指额头,翻身用手上下转动。 不能用手势和语言表达的患者,可以用物
7、品或自制卡片,如手指杯表示要喝水,手指电视表示要看电视。 把一些生活必需品放在固定的位置,尽量不要改变病人生病前的生活习惯。 对于没有书写困难的失语症患者,患者和亲属的要求都可以通过书写的方式表达出来1 3 家属的健康教育是一个支持的家庭,对失语症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力量。 善于发现病人最关心的事情。比如有些老人在谈到自己最喜欢的孙子孙女时,有着非凡的精神,于是激起了他们讲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和事物的欲望。 在生活中,患者要避免同时接触两个人以上,让患者过不去。 不要就事论事,要着眼于现实环境中经常出现的具体物体,避免抽象概念。 他鼓励使用更多的日常表达,如:早上好,你好,谢谢和再见。 协助病人从事能激发思维、保持活力的爱好,如打麻将、下棋等,必要时故意让他赢。 当病人说不清楚自己的意愿时,鼓励他们再说一遍或两遍,但不能说太多次,否则会有挫败感。 家属随时检查是否对患者表现出不耐烦的表情,随时纠正。 无论大事小事,只要他做对了,就应该受到表扬和鼓励。 还有,患者是成年人,不是孩子,所以对患者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不能太撒娇,也别忘了把患者当成成年人看待3,4 【参考文献】1孔淑芬。脑血管病所致失语的护理。中国医药卫生,2005,6 (13): 111.2邢,高。1例运动性失语并脑血栓病人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3,19 (5): 25.3冯正毅。内科护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