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脑卒中瘫痪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关键词】瘫痪康复护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认识到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作用。 过去只重视急性药物治疗,而忽视了护理和康复的重要性,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已逐渐被放弃。 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康复科结合现代康复的理念、技术和早期临床护理,对36例脑卒中瘫痪患者在入院后6周内实施了心理护理和康复措施的早期干预,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36例中风瘫痪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45 49岁10例,50 59岁12例,60岁以上14例;出血性卒中9例,缺血
2、性卒中27例。 肢体松弛22例,痉挛14例。 所有患者经CT或MRI确诊后,出血性脑卒中采用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预防并发症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采用早期溶栓、改善微循环、脑保护营养等治疗。入院6周后,33例自主活动改善,但3例无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418.4)天 护理2.1早期康复护理的基础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姿势和观念,为患者日后肢体康复和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一旦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始肢体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结合患者肢体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内容、并发症、年龄、身心特点进行综合评估,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病情制定
3、个体化康复护理计划,安排合理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内容。 2.2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2.2.1将好肢位头部置于患侧,肩部下垫枕头,保持肩部向前抬。 将上肢放在枕头上,伸直手肘和手腕。 手掌向下,拇指和手指张开。 髋关节下垫一个枕头,防止骨盆向后回缩或下降,防止腿向外旋转。 如果腿部完全没有紧张感,就在膝关节下垫一个小枕头,让它保持轻微屈曲,防止腿部向外旋转。 脚底放一个软枕头,防止下垂和僵硬。 2.2.2按摩包括按、揉、揉、捏四种方法。 顺序应该是从远端到近端。 掌握先轻后重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慢到快,每天两次,每次20 min。 用红花酒精从手指到前臂和肩关节周围轻轻按摩患者上肢。 2.2.3生命
4、体征平稳后,无进展性卒中。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患者都要进行早期的肢体被动运动,先上肢后下肢的顺序,上肢的顺序是肩、肘、腕,下肢的顺序是髋、膝、踝,主要是各关节的屈、伸、抬活动。 2.2.4主动锻炼当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进行床上主动训练,以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常见的主动训练方法有Bobarth的握手、桥牌练习、床迁移等。训练由简单到复杂,重点是诱发瘫痪肢体的随意运动。 2.2.5床下训练指导出血性疾病不能直接从躺在床上到站在床下,而要经历一个从躺在床上到半坐坐把腿放在床上站的过程。 其中,站立对于行走最为重要。 2.2.6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可指导患者刷牙、进食、穿脱衣服、拨珠子、挑豆
5、子等自理活动。 2.3早期康复护理的措施2.3.1心理护理康复护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生活、心理、功能锻炼等各方面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细致的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参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减少疾病带来的心理创伤。 当患者意识不清时,应及时与家属沟通,详细说明中风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和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以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引导家属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患者的病情。 2.3.2运动时卧床休息时注意良好的肢体姿势;对未主动活动的肢体进行屈曲、拉伸、提拉等被动活动;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动作的肢体,在被动运动的同时鼓励主动运动,练习提拉和屈伸。 练习缓慢的抬头运动,力气大的时候
6、仰卧起坐,练腹肌,然后练习平稳挺胸,挺腰,按摩四肢,每天两次,每次20 min。 运动1 2周后,可以逐渐下床活动。 2.3.3坐位平衡期到站立期坐在床上后,扶病人上椅子,练习他能坐得稳不走,逐渐增加坐位时间。等他能坐稳后,再练习扶床架站,坐下,再站,反复练习。当膝关节无法站稳时,可以在膝盖前方的床肢上绑一块加垫的木板。 在此期间,患者上肢出现痉挛和关节运动,用抗痉挛剂拉开关节以抑制关节运动,同时强调上肢的主动运动。 运动1 3周后,可以逐渐进行站立训练。 2.3.4经过3 4周的站立训练期后,协助患者双脚平放在地面上,两腿分开与肩同宽,重心逐渐向下肢转移,协助人员用双手拉其肩关节,帮助其站立
7、;运动1 2周后,可以逐渐进行行走训练。 2.3.5步行训练周期为5 6周。运动时注意姿势。 步幅均匀,频率适中,伸髋屈膝,先抬起一只脚跟,转移重心,另一只脚跟也先着地,再将重心转移到后脚,开始下一步步态。 体验程序化早期康复护理能使患者在急性期和康复早期得到规律的康复,充分挖掘康复潜力,出院后功能得到巩固和进一步提高,因此对脑卒中瘫痪患者中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当然,也不要一味的强调患者主动运动的过程,这样会让患者形成不良的姿势,影响患者后期的康复过程。 根据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规律,为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应注意约束姿势和反射,促进正常活动的形成。因此,在康复过程中,患者应贯彻循序渐进的理念,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强调心理护理,使患者以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