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作者:朱、邓新波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及早期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变化。 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状况,并分析PSD的危险因素。对PSD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BI和ESS评分。 结果卒中后抑郁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由多种因素引起。 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风;抑郁状态;干预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我院神经内科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860例脑卒中门诊和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07.34)岁,其中男性574例,女性2
2、86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 重度痴呆、失语症、耳聋、意识障碍等因素影响抑郁症表达的患者除外。 1.2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作为评估工具,对SDS评分30分者进行HAMD评分。根据总分, 将294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7例)和对照组(147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和卒中治疗方面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接受心理治疗和百忧解20mg/d,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BI和ESS评分。 结果294例脑卒中患者并发PSD,总发生率为34.2%,其中轻度抑郁191例占22.2%,中度抑郁8
3、5例占9.9%,重度抑郁18例占2.1%,如表1所示。 2.2 PSD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年龄、病灶部位(额颞叶)、病灶大小、既往抑郁史、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社会交往显著相关,与性别、卒中性质、既往卒中次数、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无关。 2.3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干预后的PSD患者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表2所示。 讨论PSD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约为20%60%,本研究中的34.3%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临床医生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而忽略了患者情绪的变化,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 卒中后抑郁的主要表现为抑郁、厌世
4、、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会直接影响患者接受治疗和康复锻炼的主动性,从而造成康复困难。 本研究表明,PSD的发生与年龄、病灶部位、病灶大小、既往抑郁史、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显著相关。老年人、额颞叶病变、有抑郁症既往史的人、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关系紧张的人和平时不与人交往的人更容易患PSD。 笔者认为这与老年患者的无用心理有关,不愿配合治疗,额颞叶为情绪中枢,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病变大的患者瘫痪严重,恢复困难,对高学历的人期望高,害怕被别人嘲笑,更容易产生悲观心理,社会交往少的人与自我封闭有关。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PSD的发病机制为1: 可能与脑损伤引起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平衡有关
5、。中风后,其通路受损。从解剖学上讲,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5-HT能神经元位于脑干,轴突经过下丘脑、基底神经节、胼胝体和放射冠周围,再从前向后穿过皮质深部逐渐分支。因此,前部病变比后部病变对该纤维的破坏更大,因此前部病变比后部病变具有更高的抑郁风险2。与右脑病变相比,左半球病变,尤其是左半球前部病变比其他病变更容易出现抑郁。中风后瘫痪者失去独立生活和功能活动的能力,产生抑郁、绝望等心理障碍,从而导致抑郁症。 对PSD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PSD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耐心解释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打消患者的思想顾虑,与患者交朋友,使患者对医护人员
6、产生信任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锻炼,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极大地促进患者康复,心理治疗与百忧解药物治疗相结合可以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百忧解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5-HT重摄取抑制剂,主要控制突触前膜5-HT的重摄取,增加神经细胞突触前间隙5-HT的浓度,从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3。百忧解对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再摄取影响不大,对各种递质的速率和功率较低,所以抗胆碱能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素能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少。 考证1 Slarksteines SE,Robinsin RG,Price 7R。比较有和没有卒中后重性抑郁症患者,观察病变的大小和并发症,基础精神病学,1998,45:247。2马伯瑞,大脑皮质PET成像,脑卒中后5-羟色胺受体,脑卒中与抑郁的关系,美国精神病学杂志,1998,145:937 .3费格勒,博耶WF。选择性舍曲林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汀、帕罗西汀和舍曲林的临床应用,精神病学展望,芝加哥:Tohn wiley父子有限公司,1991:3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