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胃管插入时间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胃管插入时间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11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56例早期(12 24内)留置鼻胃管,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方法,3d后留置鼻胃管。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主要营养指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留置胃管后主要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早期插胃管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能增加患者的营养供应。 【关键词】中风;胃管留置;吞咽困难是护理中常见的脑卒中并发
2、症之一,发生率为25% 42% 1 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发音不清。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伴有意识或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应采取营养强化、胃肠给药、胃肠减压等措施,一般3天后留置鼻胃管。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采用早期留置鼻胃管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两种不同时间留置鼻胃管的临床效果比较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56例,对照组54例;首次发作83例,二次发作27例。出血性卒中31例,缺血性卒中79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41例,年龄43 78岁,平
3、均63岁。 两组脑卒中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两组在发病时间、年龄、病程、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材料与方法 1.2.1胃管选用型号为F14-16;材料为透明硅胶管,管壁光滑,硬度适中,整个胃管硬度一致。 观察组在发病后12 24内留置胃管,监测胃液PH值,观察胃内容物的颜色和性质,同时鼻饲混合奶、米汤等液体,3d后逐渐增加鼻饲量和种类。 对照组在发病后禁食72小时,待病情稳定后再放置胃管,给予全流质鼻饲。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甘露醇、脱水和利尿以降低颅内压。给予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并给予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和对症支持治
4、疗。 1.2.2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并于第3、7天测定主要营养指标(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 1.3 统计方法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 测量数据用(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率比较采用2检验。 P 结果两组在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见表1,主要营养指标的比较见表2。 表2显示,留置胃管后各时期,观察组血浆白蛋白和前白蛋白的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留置胃管时间对病情有显著影响。 3.1早期留置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可预防呼吸道感染、胃
5、肠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中风患者常出现吞咽困难,喝水时呛咳,进食困难,易引起误吸。鼻饲液早期留置鼻胃管可避免因进食而误吸,从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同时通过胃肠减压可以及时观察胃液。 提高对应激性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时添加抑酸剂和止血药。 韩晶等人2认为插入胃管的时间较早,即入院后立即留置胃管发生误吸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定时留置胃管。 3.2脑卒中患者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为负氮平衡,因恶心、呕吐、体温升高、不能独立进食及颅内高压引起的急症。再加上治疗中脱水剂和利尿剂的应用,容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肠道营养不良。 通过鼻胃管给予高营养液,可满足机体对必需营养素的摄入
6、,提供能量需求,增强机体营养和免疫力,并注射药物,提供给药途径,指导正确用药,如控制胃酸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 3.3早期留置胃管的注意事项严格选择对象:插胃管对颅内压不增高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利,但对颅内压增高的脑血管病患者,插胃管可使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和死亡,所以插胃管前要了解患者的颅内压。 插管时间应选择在颅内压降低措施后3 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时避免插胃管。 但如果GCS评分小于5分,死亡率较高。 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高,鼻饲的时间要适当延迟。一般5 7天以后开始鼻饲比较好4 3.4体位对呼吸道昏迷的影响脑出血患者放置胃管时应采用侧卧位。 这也是急性脑出血患者应该保持的姿势,因
7、为这样可以缓解舌后坠引起的呼吸困难。 由于脑出血患者血压不稳定,头颈过度前后屈可使血压升高,甚至形成脑疝5 3.5机械刺激的作用当胃管穿过鼻腔时,患者的感觉刺激增强,咽部的喉上神经对刺激极为敏感,从而引起呛咳甚至窒息。 因此,插管应缓慢,以减少刺激6 3.6昏迷患者常因舌后坠而致呼吸道痰多。虽然插胃管前已经做了吸痰,但胃管的刺激仍可使痰增多,引起危险。 脑出血急性期,由于患者咳嗽、吞咽反射变慢或消失,食管阻力增加。 同时,呼吸和循环功能受到影响,身体缺氧。插管过程中,由于刺激,痰液增多,增加气道阻力,加重缺氧程度。 所以要减少刺激,防止诱发咳嗽窒息。 插入时,胃管随着患者的呼吸频率慢慢插入。当
8、患者吸气时,呼吸道阻力降低。这时可以插入一根长约57 cm的胃管。患者呼气时,呼吸道内阻力增大,所以暂停。 应用这种吸气时插入,呼气时停顿的方法时,动作要轻柔,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 参考文献1王雪松。脉搏血氧仪用于测量中风患者的吞咽困难。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8,6 (2): 120。2,董,。留置胃管时机对预防危重患者误吸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护理教育杂志,2004,19 (7): 623-624。3赵瑞平。插胃管致急性脑血管病高颅内压患者病情恶化的护理观察。黑龙江护理杂志,1996,2 (16): 1-2。刘万春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鼻饲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当代护士,2000年。彭。脑出血患者两种胃管放置方法的对比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 (16): 45。6张,倪家华,等.镇静后胃管插入咪唑安定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 (10): 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