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为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33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3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焦虑和抑郁状况。 结果研究组的躯体化和焦虑症状较对照组明显(P 0.05或0.01),而对照组的晨重和夜光变化及精神发育迟滞症状较研究组明显(P 0.05或0.01)。 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和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主要患有轻至中度抑郁症;对照组以中重度抑郁为主。 研究组总分、精
2、神焦虑和躯体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在学习组,肯定有焦虑,明显焦虑。对照组以焦虑为主。 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多为轻中度,容易被忽视。早识别、早干预、早治疗,有利于消除和预防抑郁症,促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关键词】中风;抑郁;焦虑;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3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组,同期3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统计一般资料和临床症状,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焦虑抑郁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躯体化和焦虑症状较对照组明显(P 抑郁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据报道1,2,PSD的发
3、病率为14.0% 67.7%,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然而,大多数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只有 10%的患者接受抗抑郁治疗, 60a);学历:小学及以下14例,中学16例,大学3例;高血压23例,心脏病10例,糖尿病4例。中风性质:脑出血22例,脑梗塞11例。 由于研究组患者为老年患者,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33例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为对照组,均符合CCMD 3抑郁症诊断标准,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和躯体疾病引起的抑郁症患者。 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学历:小学及以下12例,中学17例,大学4例;高血压18例,心脏病8例,糖尿病3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信息上无
4、显著差异。 1.2方法1.2.1一般资料统计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史、抑郁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1.2.2焦虑和抑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版)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 HAMD评分8分为轻度抑郁,17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 HAMA评分7可能有焦虑,评分 14一定有焦虑,评分 21有明显焦虑,评分29为严重焦虑。 1.2.3统计学方法组间所有数据比较采用2检验、T检验和相关分析。 结果2.1两组临床症状比较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症状比较(略)表1显示,研究组躯体化和焦虑症状较对照组突出(P 0.05或0.01),而晨起应激和夜间光
5、照的变化规律,精神发育迟滞症状在对照组不明显(P 0.01)。 2.2两组研究组的发病形式:急性发病8例,亚急性发病14例,慢性发病11例。 对照组:急性起病6例,亚急性起病13例,慢性起病14例,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2.3两组间HAMD和HAMA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HAMD和HAMD评分(略)表2显示,研究组的HAMD评分、总分和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 0.05)。 HAMA评分显示两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研究组总分、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60岁),躯体化、焦虑症状较对照组更突出(P 0.05或0.01),而对照组晨重、夜轻变化及
6、精神发育迟滞症状较研究组更明显(P 0.05或0.01)。 HAMD评分研究组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主要患有轻至中度抑郁症;对照组以中重度抑郁为主。 HAMA评分研究组总分、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研究组主要有一定的焦虑和明显的焦虑。对照组以焦虑为主。 提示脑卒中患者年龄越大,PSD的发生率可能越高,这可能与老年人心理防御机制减弱,适应能力降低有关。也提示PSD具有脑动脉硬化所致精神障碍的某些特征,这与文献报道PSD左半球病变数多于右半球,且前半球病变数多于后半球一致。病变越远,发
7、生抑郁的机会越多,抑郁的程度也越严重5 大多数人认为PSD预后良好。本研究组患者经综合科反复治疗后全部转入精神科治疗,无一例来精神科治疗,降低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脑卒中的疗效,加重了病情,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死亡率。 因此,对PSD进行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有助于消除和预防抑郁,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抑郁症与卒中病灶的关系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8,25: 245 2贾,周.首次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精神病学杂志,1998,24 (2): 60 3 5.297 4俞晓荣,霍晓东,陆顺义,等.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致病因素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病学杂志,1998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7,23 (4): 238 5贾,周.首次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