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象文库! | 帮助中心 万象文库,分享有价值的文档!
万象文库
全部分类
  • 实用文档>
  • 教育资源>
  • 行业资料>
  • 资格认证/考试资源>
  • 电子/通信>
  • 源码区>
  • 论文学习>
  • 大杂烩/其它>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万象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医学论文-脑卒中后抑郁及心理干预.doc

    • 资源ID:38608       资源大小:12.6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医学论文-脑卒中后抑郁及心理干预.doc

    1、 临床论文-脑卒中后抑郁与心理干预【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脑卒中心理干预后的情绪反应较为常见,其中抑郁最为突出,约占脑卒中的50%1。发病年龄越小,症状越明显。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抑郁症会恶化或加重身体疾病,减慢康复速度,增加社交功能障碍和自杀的风险。 由于脑卒中的高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使患者从一个四肢健全、生活工作正常的人,变成了一个行动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他认为自己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患者的心理压力非常突出,容易引起心理冲突,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纠正,错过了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肢体功能的恢复就会很差。 有报道2

    2、,3,卒中后抑郁和瘫痪肢体功能恢复与抑郁改善呈正相关。 可见卒中后抑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意义重大。 定义和诊断标准4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意外的常见并发症,由卒中引起,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多数情况下,抑郁或显著不愉快2 w或更长时间称为重度卒中后抑郁。患者几乎每天都有至少五种症状:(1)几乎每天都抑郁(儿童和青少年易怒);(2)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自己感受到的或别人观察到的明显的兴趣降低或不愉快;(3)体重显著减轻或增加;(4)失眠或嗜睡;(5)过度或缓慢的精神活动;(6)嗜睡或疲劳;(7)生活无意义或内疚;(8)注意力不集中或优柔寡断;(9)反复出现自杀念

    3、头。 2病因病机4 7 2.1病因PSD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决定的,主要原因是脑卒中与抑郁有关,除此之外,PSD相关因素还包括:(1)脑卒中前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及脑卒中引起的肢体瘫痪和生活自理能力障碍;(二)预见到健康受到威胁的;(3)家庭和社会支持的程度;(4)精神发育迟滞;(5)离婚独居;(6)抑郁症既往史;(7)缺乏性别和心理学知识;然而,这与年龄、种族和社会阶层无关。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的。 2.2发病机制PS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1)脑功能受中风引起的直接脑损伤或局部脑血流量减少的影响;(2)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

    4、压等。,影响认知和情绪活动;(3)社会心理因素,有学者认为卒中后抑郁通常是由于左额叶受损所致。 临床表现1,4,8抑郁症被认为是卒中后最常见、最重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因为至少有1/3的卒中幸存者或早或晚有抑郁症状,它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约25%的PSD患者发生在卒中急性期(1个月内)。大约一半的患者在中风后6个月左右,这是抑郁症的高峰期。2是抑郁症的高发期。 PSD通常以全身不适为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或嗜睡、不明原因的疼痛、胃肠道症状、头痛、失眠、头晕、心悸、胸骨后灼痛、麻木、厌食和经前综合征。 失眠(尤其是早醒)是抑郁症的可靠早期表现。一般来说,患

    5、者越是感到身体不适,出现无法解释的体征,越容易抑郁。 4.1心理干预4.1心理干预的五个原则9 4.1.1心理评估与诊疗理念的互动护理抑郁症应特别重视心理评估。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还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我们应该系统地评估和分析他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其视为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然后确定护理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4.1.2心理护理与社会环境相统一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10,尤其是情感沟通,在这种沟通中会发现许多影响患者心态的社会环境因素。 比如很多中风患者来自低收入家庭,很难承担过多的费用。他们对疾病恢复的要求和对恢复的渴望与其他患者

    6、一样,但在经济承受能力上有很多差异,所以他们的抑郁症状在疾病中往往很明显。 4.1.3脑卒中合并心理治疗和常规治疗一般病情严重,身体功能受损,应激反应强烈。 因此,在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的同时,应加强常规治疗的指导,积极帮助他们照顾日常生活,指导合理饮食,加强生活技能的训练,劳逸结合,避免生物钟紊乱和神经内分泌紊乱,使身体保持最佳状态,从而缓解抑郁症的症状。为了增加患者的训练兴趣,减少卧床时间,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上肢功能训练,如编织、书法等。 4.1.4心理放松与外在放松的一致性护士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在工作中细心、耐心、大方,引导患者保持开放的心态,避免焦虑、悲伤、思想、愤怒等不良情绪刺激,减轻

    7、疾病带来的思想负担。 对于有轻度抑郁症状的患者,尤其是内向、抑郁、抑郁的患者,应创造舒适、轻松的治疗环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家属和患者的亲密度和支持度,帮助患者分析和理解抑郁症状,鼓励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患者注意外界事物,以减少恐惧和抑郁症状。 4.1.5受心理稳定和社会变化影响的护士,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表情,判断患者的情绪,妥善处理患者的诉求。 当你听不懂病人说的话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启发,消除心理压力,深入了解病人发病前的家庭背景、工作环境、社会因素,积极引导病人接受常规治疗。 4.2关注社会支持低的弱势群体11社会支持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

    8、有益于健康,而不良社会关系的存在损害健康。中风是一种伴随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漫长的康复过程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生活和心理负担。有可能随着康复疗程的延长,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会逐渐减少。 入院时要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积极与家属联系,鼓励家属多探视,给予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属的关怀,从而保持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康复。 鼓励患者积极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对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老年患者和丧偶患者给予情感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维持和建立自己的非正式支持,寻求社会群体的支持,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4.3掌握与家属沟通的技巧“家庭系统论”12当患者发生变化时

    9、,家属也必须发生变化。 护士应满足病人家属了解病人信息的要求,并利用探视时间对焦虑、烦恼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总是不稳定的,医护人员的语言很重要。 护士的问候语言能让患者感到安心,也有利于与患者及家属建立互信关系。 4.4指导患者掌握缓解抑郁的方法13 4.4.1改变认识,使其认识到接受疼痛的感觉是正常的。 4.4.2允许表达痛苦的情绪体验,使之口头化、书面化,引导对负面情绪的正确认知,建立积极思维,避免因过度抑制而产生的自卑、自责和情绪压抑。 4.4.3鼓励患者至少向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可减轻50%的心理压力。 4.4.4与亲友保持密切联系,获

    10、得良好的社会支持。 4.4.5引导正确面对生活和自我,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开展规律的作息活动,纠正懒惰、胆小、缺乏动力的生活习惯。 4.4.6引导患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理性消除抑郁情绪。 4.5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14、15,向患者传授护理知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自觉配合医疗,积极采取各种方式与患者接触和沟通。健康教育建立在熟悉和了解患者的基础上(观察患者的情绪,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帮助其了解病因、预防、治疗和保健知识,解决其实际问题(饮食和休息)。 【参考文献】【1】刘杰。脑卒中后抑郁91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病变,2004,21 (1): 63 2刘长琴,解翠红,孙.脑卒中与卒中后抑

    11、郁关系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2001,8 (3):曹玲。126例脑卒中患者老年抑郁量表筛查及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病变,2001,18 (3): 157 4褚振海。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J.中风和神经疾病,2004,11 (5): 318 5孙新宇。中风的认知与情绪8 (1): 58 6夏景雯。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支持J.护理教育杂志,2003,18 (3): 268 7王平。脑卒中后抑郁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关系J.现代康复,2001,5 (10):唐海元。108例脑卒中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病变,2003,20 (1): 80 9刘,张瑞珍,薛.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 (5): 221 11 5 (10): 140 11高,方,等.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12沈,中国护理,2003,38 (4): 245 .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沟通J。外国医学护理分册。10 (20): 452 13黄金坊。住院患者抑郁症的识别与干预J.现代护理,2004,10 (4): 295 14戴,颜景平.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观察J.现代护理,2003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医学论文-脑卒中后抑郁及心理干预.doc)为本站会员(两袖****拉)主动上传,万象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万象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备案号:鄂ICP备19026039号-1  公网安备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1450号

    copyright@ 2019-2023 万象文库(www.2wx.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