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作者:,李,齐雅芬【摘要】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进行各种护理评估,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康复,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脑出血;观察;近年来,临床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脑出血在脑血管意外中所占比例最高,严重程度不一,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2005年5月至12月,我科收治脑出血患者45例。通过精心护理,效果显著。 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05年5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脑出血患者45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2例。经CT确诊后,
2、38例患者痊愈出院,7例患者因病死亡。 2意识状态的观察2.1意识的变化反映了意识状态的恶化和转归。脑出血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嗜睡、意识朦胧、嗜睡到昏迷不等,这就需要我们护士从与患者交谈、对话、呼唤、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等方面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 昏迷患者出现躁动,回避疼痛,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2.2生命体征观察部分患者出现高热,甚至超高热,是体温中枢调节功能紊乱所致。 患者脉搏慢而强,呼吸深,血压高,说明颅内压高。 在7名因病死亡的患者中,3名患者突然停止呼吸,但仍有心跳。虽经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措施抢救,仍未能死亡。 这是呼吸中枢紊乱造成的。 2.3瞳孔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瞳孔的
3、观察非常重要,是反映颅内高压危象最重要的指标。 需要观察两侧瞳孔是否同心圆形,以及对光线反射的敏感度。 如果两侧瞳孔持续缩小,微弱的光反射说明患者病情危重。 如果两侧不等,提示脑疝的发生应与动眼神经损伤相鉴别。除瞳孔不等大外,动眼神经损伤患者其他生命体征平稳。 2.4其他脑出血手术后,需观察手术区切口敷料和引流管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数量,是否有脑脊液漏。 如果抽出的血呈鲜红色且量大,则有可能再次出血。 上述死亡病例中有一例是因原出血点再次大出血抢救无效所致。 护理3.1维持有效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落舌者应用舌钳将舌拔出。 对呼吸困难患者应及时给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积极预防
4、肺部并发症。 由于呼吸防御下降,分泌物潴留,痰液增多,容易引起感染。 清醒者应鼓励咳嗽,昏迷或不能咳嗽者应协助排痰,卧床者每隔2 4小时翻身敲背一次,使痰块脱落,便于咳嗽。 气管切开患者应保持室内清洁,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 如果痰多,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来,动作要轻,以免损伤鼻咽部和气管黏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昏迷病人应把头偏向一侧。为了防止口服药物和饮水引起的呛咳,建议鼻饲饮食。 3.2脱水剂的使用临床上使用20%甘露醇、速尿、激素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常单独或联合使用。 甘露醇快速输注时,会引起心肾损害、心悸、血尿。这时候就要及时联系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甘露醇
5、对静脉血管有很强的刺激性。为减少其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临床研究证实,甘露醇加热至37时,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最小。 为保护患者血管,输液应从远端开始,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减少频繁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减轻穿刺带来的痛苦。 对脑血管畸形所致脑出血的老年患者和儿童,静脉滴注甘露醇,剂量减半,并做好血电解质和肾功能监测。 3.3降压的护理脑出血患者大多有高血压病史。临床常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硝普钠50mg缓慢静脉滴注,一般滴速5 9滴/分钟。由于患者的敏感程度不同,需要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卡托普利25mg和甲氧氯普胺10mg也可每8小时口服一次,防止血压升高引起的出血复发。 3.4预防应激性溃
6、疡和尿路感染脑出血患者颅内高压影响下丘脑和脑干功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增强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胃酸分泌,增加H+逆向扩散,导致胃黏膜糜烂、坏死、溃疡形成和消化道出血。 预防时应使用西咪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可有效减少胃酸分泌、胃黏膜损伤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应激性溃疡并发时,应禁食,并通过胃管给予云南白药、冰盐水等止血药。 对于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每周进行两次膀胱冲洗,每周更换两次尿管,每天更换引流袋,做好会阴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5营养与便秘的护理应给予合理的饮食,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丰富。应少量多餐。如果条件允许,请营养师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配餐。合理的营养
7、对脑组织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长期卧床,吃得少,肠道蠕动减弱。大多数患者大便干燥,长期不大便。 应及时服用泻药。如果口服番泻叶增加肠道蠕动,也可以外用泻药洗剂,防止排便引起的腹压升高,进而颅内压升高引起再出血。 使用泻药时,要注意观察排便的次数和形状,防止腹泻。 3.6心理护理要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多表示关心、同情和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鼓励患者看书、看报、听音乐,疏导患者情绪,配合医生治疗,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3.7康复期护理和废用综合征的预防应指导患者采取治疗性和功能性仰卧位,早期进行被动重复运动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和功能下降,后期适当增加主动活动,鼓励患者坚持,以求早日康复。 长期卧床患者应预防褥疮。 对于褥疮,可局部应用碘伏、庆大霉素或甲硝唑注射液,辅以理疗。 还要戒烟,限酒,吃低盐低糖的饮食。 让患者认识到终身服用降压药的重要性,定期检查,做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