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482例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脐带绕颈对孕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的影响,提高对脐带绕颈孕妇的重视,严密监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对482例脐带绕颈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88%的患者因脐带绕颈或颈导致胎儿窘迫而行剖宫产,脐带绕颈胎儿窘迫率为20.12%,新生儿窒息率为7.26%,死胎率为0.83%。 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关系。脐带过长是胎儿脐带绕颈的基本因素。脐带绕颈次数越多,阴道分娩的机会越少,剖宫产率越高,胎儿窘迫、死产、新生儿窒息的机会越大。 【关键词】脐带绕颈;孕妇;围产期脐带是母胎之间气体交换、营养供给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 脐带
2、绕颈在临床上很常见,发生率为13% 25%。脐带绕颈可使脐带相对变短,导致胎儿窘迫、胎儿宫内死亡、新生儿窒息等。 现对我院分娩的482例脐带绕颈病例进行分析总结。 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我院分娩产妇2 688例,其中脐带绕颈482例,发生率为17.93%。 其中初产妇365人,占75.73%;经产妇117例,占24.27%;平均年龄28.3岁。 脐带绕颈42例中,经阴道分娩444例,阴道分娩率92.12%,其中剖宫产38例,剖宫产率7.88%。 剖宫产指征是脐带绕颈或胎儿窘迫绕颈。 1.2脐带绕颈与孕周的关系见表1。 表1 482例脐带绕颈孕周分布(略)从表1
3、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脐带绕颈多发生在足月妊娠晚期。 1.3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的关系见表2。 表2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的关系(略)从表2可以看出,脐带长度 1.4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的关系见表3。 表3 482例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略)从表3可以看出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有一定的关系。脐带绕颈的数量越多,剖宫产率越高,这其中当然包括很多孕妇在产前b超诊断后,没有经过试产就直接选择剖宫产的情况。 在孕妇阴道分娩中,脐带绕颈越多,难产的几率越大。 1.5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见表4。 表4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略)表4显示胎儿窘迫率为20.12%,脐带绕颈1周后为17.85%,3周后为28.57%。新生儿窒
4、息率为7.26%,脐带绕颈一周后为5.77%,三周后为14.29%。新生儿死亡率为0.83%,脐带绕颈一周后为0.52%,三周后为7.14%。 从上面可以看出,脐带绕颈的数量越多,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率越高。 1.6脐带绕颈对产程的影响444例脐带绕颈孕妇经阴道分娩,未延长产程。一旦在产程观察中发现异常产程,经及时处理,均在正常产程时间内分娩。 2讨论脐带绕颈是指脐带绕着胎儿的身体,通常是绕着脖子最常见,其次是躯干和四肢。脐带绕颈占总分娩数的13%25%,脐带绕颈1周的占10.7%21%,脐带绕颈2周的占2.8%,脐带绕颈3周的占0.2%,3周以上的更为少见。 2.1脐带绕颈的原因
5、脐带绕颈通常与脐带过长和胎动有关。 胎儿在子宫内更多的自发运动可导致脐带绕颈。 正常脐带长度为30厘米100厘米, 100厘米过长。 在这种情况下,脐带绕颈的平均长度为1周58厘米,2周83厘米,3周103厘米,4周119厘米。同时,81%的住院产妇发现脐带过长,过短者未发现脐带绕颈,说明脐带绕颈的平均长度比未绕颈者长。 2.2脐带的安全长度脐带的安全长度是胎儿安全分娩所需的最短脐带长度。文献显示,颈围的平均长度为17.57 cm,从颈部到脐带的平均长度为16.53 cm,从宫底到外阴的平均长度为30 cm,所以需要的脐带长度为17.57 cm+16.53 cm+30 cm=64.10 cm,
6、2周81.67 cm。 2.3脐带绕颈对母婴的危险2.3.1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脐带绕颈过松不影响脐带血循环,危及胎儿,但脐带绕颈过紧可能造成脐动脉血管受压,导致血液循环受阻,或胎儿颈静脉受压可能造成胎儿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宫内窘迫,甚至死胎或新生儿窒息,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期;脐带过短或相对过短,对胎儿的伤害更大。 本组资料显示,脐带绕颈患者中20.12%有胎儿窘迫,7.26%有新生儿窒息,0.83%孕妇在孕晚期有死胎和新生儿死亡。 2.3.2脐带绕颈对孕妇的影响脐带绕颈容易导致脐带相对较短。尤其是绕颈次数越多,脐带越容易被牵拉。随着妊娠月数的增加,易发生胎盘早剥、产前出血、胎头漂浮、
7、胎先露下降缓慢、产程时间长、宫口进展缓慢、胎儿窘迫等,均可由胎儿窘迫引起。 本组资料显示,7.88%的孕妇因脐带绕颈或脐带绕颈导致胎儿窘迫而行剖宫产。 分娩时,14.94%的患者行会阴侧切,6.64%的患者行胎吸术。脐带绕颈发生率高。可见脐带绕颈,尤其是绕颈,增加了剖宫产率和难产率。 2.4监测脐带绕颈是导致分娩时急性胎儿窘迫的常见且困难的高危因素之一。正确预测脐带异常并准确评估其对分娩的潜在风险是目前产科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任何影响脐带血顺利娩出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胎儿窘迫。 2.4.1胎动的监测孕妇在18周至20周可以有意识地监测胎动,胎动每小时3至5次。胎动正常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状态良好。妊娠
8、中晚期胎动突然减少或消失时,要高度警惕是否有脐带异常如紧颈、打结、栓塞等。,并立即进行b超检查,指导每位孕妇自行监测胎动及胎动计数,胎动正常。 2.4.2临床工作中发现脐带绕颈的晚期妊娠定期b超检查,产妇有纠正胎位不正史;初产妇临近或超过预产期,胎头延迟;不明原因的胎动异常,胎死宫内,胎头附近有明显脐带杂音;一旦发现这些情况,就要做b超,确认是否有脐带绕颈。 2.4.3胎心监护仪监测脐带绕颈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动或宫缩后的胎心率变化。 在NST监测图或OCT试验中,当胎儿心率变异减速频繁发生时,应首先考虑脐带因素。例如,由于脐带压迫,胎心基线变化可能为基线跳跃型或胎心减速可能为V形波,胎心下降往往
9、大于70 bpm,但减速持续时间短,恢复快。 一般认为这是由于胎动或宫缩引起的脐带压迫和一过性迷走神经反射所致。 是指胎动或宫缩严重压迫脐动脉,突然堵塞所有动脉,瞬间增加大血管压力,兴奋迷走神经,这也是胎儿良好的表现。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变减速病例都有脐带压迫,包括绕颈、绕体或绕体并脐带脱垂,但诊断脐带是否绕颈需b超确诊。 2 . 4 . 4b超影像学的发展促进了产科的发展,b超诊断脐带绕颈的符合率为90% 1 脐带绕颈的诊断标准:脐带绕颈的表皮有明显的印痕;压迹顶部的脐带是一个横截面为圆形或扁圆形的小衰减肿块,内含短光带或小等号的脐部血管壁回声,有时可见与衰减肿块相连的带状衰竭回声2
10、脐带绕颈的几种常见超声表现如下:脐带绕颈一周:胎儿颈部背部皮肤有U形压迹,上方有一圆形小肿块,内含小而短的光条;脐带绕颈2周:胎儿颈背皮肤印痕呈W形,上方有两个小的衰减圆形块,内含短的光条;脐带绕颈3、4周:胎儿颈部背面皮肤呈锯齿状,上方有一长串珠子样的衰竭肿块,内部可见短光带或间歇性光点1 2.4.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CDT2可以更直观地确定和确认二维图像观察到的脐带血管解剖形态特征和脐带走行分布。 脐带绕颈的诊断标准:胎儿颈部周围横向扫描,脐动脉、静脉血液循环综合显示范围180,胎儿颈部周围3: 00、9: 00、12: 00检测脐动脉、静脉血流超声,纵向扫描还发现脐动脉、静脉血流超声
11、和皮肤压迹1 2.5脐带绕颈的处理2.5.1孕晚期的处理孕晚期发现脐带绕颈者,应密切注意胎动变化、胎动计数、胎动次数。 发现脐带绕颈,应加强胎心监护,定期彩超检查脐血流,看有无阻力增加。 2.5.2分娩时的处理如果临产后发现脐带绕颈,需密切观察胎心、胎动、第一产程下降程度及产程进展情况,进行胎心监护,如发现严重变异减速或胎儿窘迫,则进行剖宫产。 分娩时,胎头娩出时,要用手指触摸胎儿颈部,探查是否有脐带缠绕,确定脐带绕颈的数量和松紧度。 如果脐带绕颈一周,出现松弛,手指会顺势将脐带拉下,滑过胎头上方或从胎头前肩、后肩向下推。 如果颈部过紧或袢数过多,脐带相对较短,会影响胎儿先露下降、第二产程延长、胎心异常。强行分娩胎儿可能导致脐静脉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和宫内倒置等。 为防止此类并发症,只有在胎肩娩出时,立即用两个止血钳夹住脐带,在钳间剪断,并迅速松开绕颈脐带,以辅助胎儿娩出2 参考文献 1郑,李守柔。脐带因素所致胎儿窘迫的监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 (5): 229,230。2周。产后脐带的处理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0,1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