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脐带绕颈216例产妇的产程分析.doc
-
资源ID:38537
资源大小:8.0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临床医学论文-脐带绕颈216例产妇的产程分析.doc
1、 216例脐带绕颈产妇产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216例脐带绕颈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脐带绕颈组胎儿窘迫、产程异常、胎位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脐带绕颈组的自然分娩和阴道分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脐带绕颈是造成难产和胎儿窘迫的重要因素,第二产程易发生急性胎儿窘迫。因此,对于脐带绕颈的产妇,密切观察产程,及时处理异常分娩,正确处理第二产程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脐带绕颈产妇分析脐带绕颈属于高危妊娠范畴。 如果绕颈后相对脐带过短,临产后脐带过短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急性胎儿窘迫和产程异常,
2、多发生在第二产程。 因此,正确处理产程尤其是第二产程尤为重要。 本文对216例头位脐带绕颈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脐带绕颈的216例临产孕妇进行观察。 证实产后脐带绕颈221例,绕颈圈数1 4圈,超声诊断准确率94.44%。 年龄19 38岁,平均25.5岁。孕龄从37周到42周不等。产前胎儿应激试验(NST)呈反应性。 脐血流的正常范围排除了头盆不称、盆腔狭窄、异常软产道和产科并发症对产程和胎儿的影响。 产后绘制产程图,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进入活跃期后持续监测胎心,第二产程给予低流量氧气,处理产程异常。 随机选择
3、230例无脐带绕颈的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异常交付绩效对比结果见表1。 交货方式比较见表2。 其中第二产程出现急性胎儿窘迫42例(61.76%)。 表1脐带绕颈组与对照组异常分娩表现比较表2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表1显示脐带绕颈分娩时胎儿窘迫、产程异常、胎位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显示脐带绕颈组和对照组的自然分娩和阴道分娩有显著差异(P 3.1关于脐带绕颈和脐带过短的讨论如果脐带绕颈后脐带相对过短,临产后脐带过短的临床表现为:产程延长,产程停滞,胎头旋转受阻,造成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以及先露引起的宫缩乏力,对母婴有一定影响。随着胎头下降,表
4、现更加明显,所以脐带绕颈组的异常分娩多发生在第二产程。 但头位脐带绕颈绝大部分可顺利经阴道分娩,且该组脐带绕颈组75.97%在阴道分娩时无缺氧缺血性脑病,故脐带绕颈不能作为选择性剖宫产的剖宫产指征1 3.2正确处理产程的重要性脐带绕颈分娩的孕妇应密切观察产程。 进入活跃期后,持续胎心监护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通过描绘产妇的胎心、宫缩曲线,动态观察胎心变化,根据产妇的胎次、宫缩、产程、胎儿窘迫程度综合判断,正确处理可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如果在第一产程出现频繁性VD、重度VD、晚期减速(LD),应尽早剖宫产。 在第二产程,如果头高位(S+1),胎儿窘迫程度严重,胎位异常,盆腔情况不佳,应尽早剖宫产。 如果S+3,可以考虑阴道分娩。 发生胎儿窘迫时,及时发现胎心监护异常,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极为重要。原则上,胎儿应该尽快与母亲分离2 可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参考文献】1。吴玉华。头位妊娠脐带绕颈309例临床分析。中国应用妇产科杂志,2002,18 (11): 689-690.2吴伟新。分娩期脐带并发症及其防治。中国应用妇产科杂志,2000,16 (5):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