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万象文库! | 帮助中心 万象文库,分享有价值的文档!
万象文库
全部分类
  • 实用文档>
  • 教育资源>
  • 行业资料>
  • 资格认证/考试资源>
  • 电子/通信>
  • 源码区>
  • 论文学习>
  • 大杂烩/其它>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万象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医学论文-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手术治疗体会.doc

    • 资源ID:38517       资源大小:9.3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医学论文-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手术治疗体会.doc

    1、 临床论文-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体会【关键词】,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1996年7月至2005年7月,对5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圆锯前路减压自体髂骨融合板内固定术。 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2.5年。根据JOA脊髓功能评定标准,手术有效率为96%。 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假关节。 结论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和稳定性,疗效持久的特点。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型;手术,脊髓型颈椎病是各种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是由于椎间盘突出,相邻椎体后缘形成骨赘(后纵韧带钙化)导致脊髓受压,该节段脊髓血供障碍所致。 19

    2、96年7月至2005年7月,我院采用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42 72岁,平均年龄56岁。 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6年,平均2.5年。 所有病例均经MRI证实。 病变部位为C3 4例,C4 5例,C4 6例,C5 6例,C5 7例,C6 7例。 1.2早期临床表现为颈部不适、疼痛、四肢麻木无力。 后期下肢不稳,脚有踩棉花花纹的感觉,胸腰有带感,下肢抽筋。 霍夫曼征阳性,巴宾斯基征阳性,腱反射亢进,踝阵挛持续阳性,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 1.3影像学表现X线显示颈椎生理曲度降低、消失甚至逆转,多表现为颈

    3、椎退行性疾病。MRI显示颈椎间盘突出,局部骨赘形成,脊髓相邻节段受压水肿,间歇性波浪样改变。 1.4手术方法:全身麻醉,颈右前斜切口,C型臂x光机定位后圆锯减压,彻底刮除致压物质后植骨。 然后采用CSLP或Orion钢板内固定,术后采用颈椎支撑固定。 1.5结果本组病例均在门诊或住院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2.5年。 所有患者均拍摄颈椎前后位片,如有可能进行MRI以了解植骨融合程度。 根据JOA评价标准1,优34例(改善率 57.5%),良18例(改善率50% 74%),好转2例(改善率25% 49%),无效2例(改善率 25%) 本组有效率为90% 所有病例均获得植骨,无假关节形

    4、成、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和滑脱等。 讨论2.1手术减压范围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中长期相对稳定。手术范围包括清除压迫脊髓的骨赘(增生椎体的后缘)和纤维加压物(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和破裂的髓核、钙化的后纵韧带),使脊髓的血供可能得到改善或代偿,从而缓解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病因。 2.2节段手术减压根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病变在2节段以下者确定为前路手术指征。 单节段病变患者,仅减压一节段,然后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对于两个节段的患者,进行两个节段减压或两个节段生长窗一起减压并植骨内固定2 2.3骨融合内固定植骨比拟植入的间隙大2 mm,并保证有2个以上部为皮质骨的植骨块,以避免植入或骨

    5、愈合时前柱高度的丧失,恢复颈椎正常生理弧度,使相邻节段应力分布更合理,减少相邻椎体退变。如果植骨块太浅,容易导致对骨块的支撑不足而无法取出,太深则可能伤及脊髓。内固定螺钉必须固定在椎体上,防止螺钉滑脱。 2.4手术时机:本组32例术后疗效优良者,病程均较短,好转和良好者病程较长。因此,笔者认为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一方面可以彻底解除脊髓压迫,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另一方面有助于阻止其恶性发展过程,特别是对于长期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明确的患者,预防不可逆的脊髓疾病。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优点:(1)术中形成骨窗,大大增加了手术视野,可彻底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和肥大的后纵韧

    6、带,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避免直视下手术时盲目操作造成的脊髓损伤。 (2)植骨块扩张时,相邻椎体松动后会对植骨块施加压应力,可维持颈椎的伸展位置,提高颈椎的稳定性,促进植骨块的融合。钢板的上下部分分别用两个螺钉固定,固定效果好,能使病人早日下床。 (3)撑开后,可使黄韧带变直,解除脊髓后的卡压,扩大神经根管,减少神经根受压的机会,提高手术效果3 2.5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注意事项(1)切口入路时不损伤甲状腺、颈部血管和气管。 (2)减压至椎体后缘时,用小刮匙小心向前刮,小心处理后纵韧带,防止硬膜损伤。 (3)骨窗的窗宽窗窄,植骨不要太深,以免植骨后移压迫硬脑膜损伤脊髓。 (4)选择合适长度的钢板,防止螺钉穿入椎管或椎间隙,保证固定效果4 参考文献 1魏,贾连顺,李家顺。颈椎病和脊髓功能的神经病学评估。颈腰痛杂志,2003,24 (3): 180.2林斌,徐克俭,郭林新,等.治疗“跳跃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6例。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 (2)等。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严重颈椎病。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 (1): 6.4刘先银,黄新发,何中佳,等.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 (6): 367。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医学论文-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手术治疗体会.doc)为本站会员(两袖****拉)主动上传,万象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万象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备案号:鄂ICP备19026039号-1  公网安备鄂公网安备 42010502001450号

    copyright@ 2019-2023 万象文库(www.2wx.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