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病例诊治体会作者:张雪峰,宋立群,宋业旭【关键词】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痿证/中医药疗法;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病例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脊柱发育不良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预防13。导师宋立群教授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病历举例顾某,女,19岁,2006年12月19日初诊。 从6岁开始,患者发现双手指间关节增厚呈梭形,无疼痛或压痛,步态异常,轻微鸭步。 在哈尔滨某医院确诊为肾小管酸中毒。口服枸橼酸钾钠无明显疗效。 3年后病情逐渐加重,9岁时在北京某大医院确诊为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晚发型)。 病情发展后出现股骨头坏死,2005年进行髋关节置换
2、。 现在全身肌肉萎缩,肌肉无力,行走困难,脊椎疼痛,脊柱侧凸 诊断:四肢无力,行走困难,腰脊柱酸痛,月经不调,久不能站立,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气短,舌淡苔白,脉弱。 x线显示:多个指骨关节肥大,前端增宽,腕关节关节面致密,椎体扁平,前缘变平,中后部隆起,椎体后缘凹陷,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中医诊断:痿证,属脾肾两虚;西医诊断: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晚发型) 2体验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从其症状来看,与中医的“痿证”、“五迟”、“五软”、“腰痛”等症状有关。 苏文通奇天论云:“因湿,首部被裹,湿热不忙,大筋软短,小筋长,软短筋拘,长筋松弛。 根据五脏,提出了“足痿”、“脉痿”、“筋痿”、“肉痿”、“骨
3、痿”的命名和分类 这种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往往涉及多个脏腑,而不仅仅是一个脏腑。 痿证与脾胃虚弱密切相关。 无论起病急还是缓,多为脾胃虚弱所致。如医案必读痿中所述,“阳明不足,导致血气不足,不能养筋健骨,故纵驰;纵筋不能引脉,故足阳痿。” 肺液来源于脾胃,当津液充足时,肺气就会遍布全身,气会播散血液,四端会得到滋润。肝藏血的主肌,俗话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放纵气于肌”,可见肌肉的屈伸运动一定是由后世天水谷的精气所滋养的;肾精是骨髓生成的关键,依赖于脾胃生化。肾气旺盛,骨髓充盈,人的活动才有转机。心为神主脉,水谷之气洒于下,失于上,心为气满。气到第四个月末,走路,抓在手心,拍在手指就够了。 所以
4、虽然五脏都能使人阳痿,但脾胃是根本,所以苏文卫论提出的“治阳痿只取阳明”的理论,得到了历代医家的高度赞扬,被视为治疗阳痿的治本之策46 本病例辨证属脾肾两虚。先天不足、肾髓不足、四肢筋骨失养的患者,会导致肌肉萎缩无力。 先天精气不能滋养脾胃,所以脾胃虚弱,中气受损,受运转化功能异常,津液精血生化源不足,筋骨失养,所以四肢痿软。 健脾补肾,祛湿通络的时候。 自拟补中益气汤加味金刚丸 中医益气汤出自脾胃学说,是益气升阳、温中除热的代表方剂。改良金刚丸来自宗彝金健,专为筋骨痿软而设。 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它们相互滋养,相互利用,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把“滋水培土”作为阳痿的治
5、疗方法,通过调节肾脏和脾胃的生理功能,弥补其不足来治疗疾病。 内经说:“满血才能行。”阳明是气血过盛的通道。脾是后天生化之源,也掌管四肢的肌肉。脾胃不健,生化不足,血气难补,怎么走路?所以“独取阳明治阳痿”是治阳痿的根本。 肌肉松弛、皮肉松弛是导致肌肉松弛的原因。如果湿浊错过经络,血气难以到达,四肢得不到血气的滋养,逐渐痿软。 因此,痿证治疗难度大,祛湿化浊是治疗痿证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血气要荣耀四肢,必须通过经络来分布,经络不通畅,血气就很难到达四肢。因此,疏通经络是治疗痿证的关键。 痿证的成功,会因为筋骨痿弱,不强筋壮骨是恢复不了的。这也是治痿的基础。 晚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是脊柱发育不良引起的一种罕见的短躯干侏儒,智力正常,头面部无畸形。它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为2/1 00万。这是一种渐进的、不可逆转的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重在预防。中医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入手,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支惠萍、何。“养土水”是痿证辨治的第一要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 (8): 3940。2许,等.痿证病因病机的文献研究J.河北中医杂志。2000,16 (4): 45.4刘震栓。性无能的证明J。陕西中医函授,1999,(4): 45。5杨美芝,曾.阳明独治阳痿新探J.按摩和指导,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