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脊柱手术后严重椎管内感染的原因及治疗作者:鲍宇翔鲍李小华【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严重椎管内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脊柱手术后严重椎管内感染的原因。5例患者中,4例行切口清创引流,1例行保守治疗,并总结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结果5例感染患者全部治愈,1例遗留双下肢轻度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结论椎管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无菌观念淡薄、术后处理不当是椎管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明确原因,严密防范,才能防患于未然;患者应卧床制动,全身支持治疗,应用能穿透血脑屏障的大剂量敏感抗生素及局部合理用药,特别是伤口清创引流等综合治疗可避免
2、严重后果。 【关键词】感染;脊椎;术后并发症脊柱手术后深部感染在椎间隙较为常见,但关于椎管内感染的报道较少。 由于感染位于椎管内,容易产生脓肿,压迫脊髓,治疗难度很大。比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或者植骨内固定的植入,难度都比较大。 作者自1990年以来遇到了五个案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实施脊柱手术1083例,其中并发严重椎管内感染5例,发生率约为0.46%。 5例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25 67岁,平均44岁。 脊柱骨折3例,其中T121例,L22例,均经椎弓根螺钉固定。L3 4间隙贯通伤1例;L4-5椎间盘切除术1例 术后早期感
3、染4例,延迟感染1例1 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颈阻、腰部持续疼痛、伤口周围压痛等症状。 5例均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双下肢运动和感觉障碍1例;硬脑膜损伤并发脑脊液漏和持续头痛一例。 x线检查早期未见异常。 白细胞计数增加,细胞核左移;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反应蛋白阳性 5例均经椎管内穿刺和细菌培养阳性确诊,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大肠杆菌1例,羽状哈夫尼菌1例。 5例中,4例经再次手术证实感染累及2个节段1例,3个节段2例,4个节段1例,均为硬膜外感染,其中2例形成脓肿。 另一例保守治疗,脑脊液培养证实同时存在硬膜下感染。 1.2治疗中,4例行局部切开、清创、冲洗,期间广泛清
4、除炎性肉芽组织和坏死物质,其中3例行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术后1例扩张引流,二期缝合,3例灌注冲洗。 1例并发脑脊液漏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给予大剂量可透过血脑屏障的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和椎管内给药。 结果5例感染者在治愈,仅1例遗留双下肢轻度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4例神经刺激消失,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保守治疗。最长治疗时间为8个月。 5例随访2 5年,无感染症状复发。 慢性腰椎疾病4例。 2.1的典型病例患者是一名32岁的男性,因右背部和腿部疼痛住院10天。 入院时不能仰卧,仰卧时疼痛会稍有缓解。 CT诊断:L4 5椎间盘突出 术后即刻L4 5神经根和硬膜囊受到严重压迫,硬膜变薄如透明。 术
5、后切口旁放置引流管,48h后拔除。术后第12天,清亮液体从引流口溢出,经检查诊断为脑脊液漏。 抗感染治疗,严格消毒,加固缝合渗漏,局部加压包扎。 术后15天脑脊液漏消失,但有持续寒战、高热、头痛、颈阻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反复脑脊液检查显示哈夫尼亚峰感染。 患者卧床,支持治疗并根据药敏试验交替给予大剂量青霉素和氯霉素,椎管内注射多菌灵和地塞米松预防神经粘连。 1个月后患者症状缓解,2个月后症状全部消失。 之后每月做脑脊液培养,连续4次阴性,门诊随访3年无复发。 讨论,脊柱手术多为I型切口,随着各种新型抗生素的有效使用,椎管内感染很少;然而,一旦发生,治疗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椎管内有脓肿,
6、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有必要阐明椎管内感染的机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4.1脊柱手术后椎管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椎管内感染按部位可分为硬膜外感染、硬膜下感染和脊髓感染,其中硬膜外感染较为常见,其发生与患者自身抵抗力差、器械消毒和无菌操作有关。 4.1.1术后感染的细菌来源可能有四种:伤口内的细菌残留,术中空气中的细菌飞溅。 Dietz2报道清洁骨科手术伤口58%细菌培养阳性,手术过程中会有正常皮肤菌落带入伤口。(2)野蛮为污染;伤口或引流口的逆向感染和邻近炎症组织的扩散。本组病例中,1例因脑脊液漏出现细菌反向感染;血源性感染 1例迟发感染被认为是由这个原因引起的。 4.1.2术前准备不
7、足导致脊髓压迫的脊柱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及时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髓通道。 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追求早期手术而忽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得不偿失的。 本组1例患者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2例患者合并四肢多发性骨折,大量失血。为挽救脊髓功能,因术前处理不充分,导致术后感染,立即进行手术。 4.1.3术中处理不当脊柱手术中经常使用金属植入物,增加了伤口感染的风险。 如果术中忽视无菌操作,操作粗暴,损伤过大,残余血肿或引流不畅都曾引起细菌繁殖3;硬脊膜损伤可引起脑脊液漏,细菌易逆向感染。因此,术中应小心、充分、细致地处理受损的硬脑膜,修复或填充肌瓣,严密缝合椎旁肌肉,引流管应远离切口并穿过长期的肌肉隧
8、道。术中应常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4.1.4忽视术后治疗术后患者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容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使细菌滋生。 本组3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术后未及时拔除引流管,或未及时关闭引流口,敷料渗出过多未及时更换,易导致细菌反向感染。 本组1例引流口填塞纱布,愈合缓慢,造成脑脊液溢出。 因此,术后支持治疗和严密的护理对预防术后感染非常重要。 对于干净较大的引流口,可在严格消毒下缝合1 2针。 4.2严重椎管内感染的临床治疗 4.2.1一般治疗椎管内感染和其他严重感染一样,消耗大量体力,降低机体抵抗力。 因此,只有让患者卧床休息,尽可能减少能量消耗,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及时纠正酸碱失衡
9、和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输血,使用免疫增强药物,增强机体抵抗力,才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控制感染。 4.2.2对于大剂量敏感抗生素的应用,首先应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广谱抗生素,然后根据药敏试验调整药物,必要时椎管内局部用药4 对于椎管内低毒性感染,通过保守治疗,大部分症状可以控制或治愈。 但对于严重的椎管内感染,单纯使用药物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而且可能导致脊髓压迫加重,只能通过手术治愈5 本组5例中,1例保守治疗治愈;4例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症状反复并有加重趋势,手术后才治愈。 如果有脓肿形成或神经受压症状,不要单纯依靠药物。应立即进行切开、清创和引流,否则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本组1例因再次
10、手术延误,出现双下肢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再次手术后,仍应根据偏好、平均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且能穿透血脑屏障的抗生素,时间不应少于6周6 4.2.3切开清创引流由于血脑屏障和炎症周围的纤维组织,以及内固定表面有一层生物膜,病灶内的血药浓度很难达到理想水平7 因此,大多数椎管内感染需要手术治疗。 只有切开病灶,清除脓液和炎性肉芽组织,抗生素冲洗,才能迅速控制感染,避免炎症扩散。 如果病变位于硬膜外腔,应彻底清除硬膜外炎性肉芽组织。若病变位于硬脑膜下,则打开硬脑膜,彻底清创,术后放置橡胶导管引流,连续缝合硬脑膜;如果病变位于脊髓,可以不缝合硬脑膜以利于减压,或者放置非常细的柔性导管以进行完全
11、引流。 国内有学者主张对间隙感染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融合术。 椎管内感染的病灶位于椎管前方。前路手术不仅损伤大,而且暴露不充分,不利于炎症组织的清除和术后引流。因此,作者采用了视野清晰、安全、减压彻底、冲洗引流方便的后路手术。 如果清创满意,可以一期缝合伤口;也可扩大引流,进行二次缝合;如果感染严重,或者里面有固定物,可以放置一根管子进行冲洗8 如清创、置管冲洗或自然引流后,期缝合可避免再次手术后扩大引流,3例进行了冲洗。 冲洗,炎症消退快,伤口愈合好,平均治疗时间45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而扩大引流二次缝合患者的治疗时间为65天。 清创后也可内置抗生素链,一定时间后可取出链珠。 这种方法需要
12、再次手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9,10 微创技术也可用于治疗椎管内感染。麦然11报道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术后腰椎间隙感染创伤小,可避免二次手术。但椎管内感染的治疗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需要术中造影,清创减压不充分,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内固定者,如果上述方法仍未控制住炎症,可考虑内固定取出。 本组1例术后半年发生感染,取出内固定。卧床3个月后未发现椎体高度下降。 4.2.4脊柱手术后脊柱漏,逆行性椎管感染,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较难治疗。 对于并发脑脊液漏者,轻者可通过改变体位、局部加压、缝合伤口等方法进行治疗。严重者可用脑室引流管治疗12 如果椎管内感染复杂,漏口不能闭合,不适合脑室引流。
13、 使用大剂量能穿透血脑屏障的敏感抗生素。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切开彻底清创,重新放置引流管。 如果脑脊液漏愈合后出现感染症状,可先进行静脉局部给药,如果无效,可考虑再次手术。 如果你有头痛,颈部阻力和神经刺激,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以防止神经粘连。 1例保守治疗成功。 的参考文章由 1 Wimmer C,Gluch H .在研究生脊柱融合术中术后周围感染的管理与指导。脊柱疾病杂志1996,9:505-508。2 Dietz FR,Koontz FP,EM,et al .发现了在清洁的骨科手术中获得的标本的阳性细菌培养的重要性。骨关节外科杂志,1991,73:1200-1207。 3费尔德森泽贾。M
14、cKeever PE,Schaberg DR,等;脊髓硬膜外脓肿的发病机理;实验模型中的缩微摄影研究。神经堡杂志,1988年,69: 110-114。4任龙喜,程,朱军.脊髓脓肿一例.中国神经病学杂志,1994,10:109。 5赫斯纳美联社。非结核性脊髓硬膜外感染。新英格兰JMED,1948年,239:845。6 Viola RW,King HA,Adler SM,等.选择性脊柱内固定和融合术后延迟性感染:8例回顾性分析。脊柱,1997年,22:2444-2451。7克里斯汀娜股份公司,科斯特顿JW,。细菌对生物物质和组织的粘附:其在临床脓毒症中作用的意义。骨外科杂志,1985年,67: 2
15、64-273。8季建国,李树刚,杨新宇,等.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后感染的治疗.中国骨科杂志,2001,21: 453-456。9 Halle A,van Ende R .脊柱融合手术后伤口脓毒症的处理。整形外科学报,1991年,第57卷第1期:第242-246页。10 Glsslan SD,Dimar JR,Puno RM等。手术切口感染合并腰椎器械感染的抢救。脊柱,1996年,21: 2163-2169。11麦然。经皮腰椎间盘剥离术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感染。中华脊柱脊髓杂志,2001年11月:175。12徐振华,顾,等.脑室引流管置换治疗严重脑脊液漏.中华脊柱脊髓杂志,2001年11月: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