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脊柱手术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作者:金缪坚柯南【关键词】脊柱手术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 1月至2004年11月1 169例脊柱手术患者中3例脑血管意外的原因和结局。 结果3例患者均为脑梗死,2例治愈,1例内科治疗15年后仍有右侧不完全偏瘫。 结论脊柱手术后患者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应积极预防脑血管意外。 关键词:脊柱外科;脑血管意外;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很高。脊柱手术后发生脑血管意外3例。有必要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以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材料与方法2001年11月至2004年11月,1169
2、例脊柱手术患者中,术后发生脑血管意外3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0岁。病例1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9岁)。术前无内科并发症,凝血功能正常。颈前路椎间盘切除、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9天出现头面部麻木。 病例2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6岁),术前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经医学会诊和治疗,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下,血压控制在150120/9080 mmHg。L4、L5椎板切除、椎间盘切除、椎弓根内固定后,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活性为141%(正常值的80%120%)纤维蛋白原(FIB)为454 mg/dl(正常值为200400 mg/dl)。手术四天后,他开始嗜睡,失去了右肢,被诊断为小脑梗塞。 病例3
3、,64岁腰椎滑脱患者,高血压病史15年,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在160150/9080 mmHg,凝血功能正常。经L25椎板切除、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植入、L2 S1椎弓根内固定后,3天后右半侧感觉麻木、发冷,诊断为左侧丘脑脑梗死(图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红蛋白见表1。 表1手术时间(略)2结果这3例患者脑血管意外后转入神经内科治疗,例1和例3均痊愈。 2例内科治疗1.5年后仍有右侧不完全偏瘫。 脊柱手术后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探讨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的常见病1。脊柱手术后患者存在以下危险因素,成为脑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1)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2)术前血液高凝状态;(3)
4、术中俯卧位增加了下肢血液回流的阻力2;(4)手术创伤、失血过多和术后贫血;(5)术后卧床时间长,全身血流缓慢;(6)减轻术后脊髓或神经根水肿,用脱水剂浓缩血液;(7)术后疼痛和精神紧张使血压波动。 在本研究的病例2中,术前高凝状态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术后贫血(术前血红蛋白147 g/dl,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76 g/dl),术后第2天应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注射Q8 h,当时患者没有恢复正常饮食,而是全天仅补液1 000ml,并且没有使用抗凝剂。患者在术后第4天出现脑干小脑梗死。 32脊柱手术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措施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采取综合措施预防脊柱手术后脑血管意外。具体方法如下
5、:(1)术前评估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请相关科室会诊,指导医疗并发症的处理,尽早戒烟;(2)术中仔细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量。对于脑血管意外高危患者,应选择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手术方式。(3)术后5 7天,QN皮下注射04 ml低分子肝素,BID皮下注射04 ml具有高凝血液和血栓性疾病或脑梗塞病史的患者。(4)使用下肢静脉循环泵,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5)术后24h,指导患者进行积极的四肢肌肉等长收缩锻炼;(6)积极纠正术后失血性贫血,术前3天患者恢复正常饮食前给予合理输液,特别是使用脱水剂的患者,尽量做到流入流出平衡;(7)监测并保持血压稳定;(8)积极进行镇痛、镇静的药物治疗,调整和安慰患者的心理,确保患者情绪稳定和睡眠充足;(9)术后尽快让患者下地。腰椎减压内固定患者一般术后10天下地行走,颈椎手术患者一般术后2天下地行走。 在严格执行上述措施后,该组患者术后未发生脑血管意外,至今未发现因使用抗凝剂引起的出血性并发症3 老年患者是脊柱手术围手术期脑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术前评估和术中术后积极预防是保证手术效果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最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1贝内特,梅子主编,白涌泉主译。Cisel内科M。第20版,Xi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Xi安,1999年,1391 1403。2范莉莉,曹颖丽。俯卧位脊柱手术对下肢外周静脉压的影响J.南方护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