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脊柱脊髓损伤的MRI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的MRI影像学特征及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脊柱脊髓损伤的MRI表现。 结果:41例有15种MRI表现:脊髓肿胀;脊髓水肿;脊髓挫伤和出血;脊髓横断;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压迫;脊髓软化或空洞;脊柱瘘;脊髓萎缩;椎管狭窄;椎间盘损伤;脊椎骨折;脊椎脱位;韧带损伤 结论:脊柱和脊髓损伤的MRI图像具有特征性,是所有成像技术中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诊断;脊髓损伤脊髓损伤的MRI诊断系统在国内鲜有报道,但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MRI在临床上的应用,由于其在神经系统检查方面的优越性,脊髓损伤的病例会越
2、来越多,深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喜爱和肯定。作者回顾性分析了41例脊髓损伤的MRI表现,重点分析了其影像学特征、病理表现及临床价值。现在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了2000年8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接受MRI检查的41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部分病例获得随访,其中男性34例,女性7例,年龄12 60岁,平均36岁。 创伤部位:颈部16例,胸部15例,腰部10例。 伤害类型:坠落伤18例,重物砸伤10例,车祸伤6例,其他7例。 外伤至MRI时间为1d 20a,3例钛钢内固定后复查。主要临床症状为完全瘫痪、不完全瘫痪、步态不稳、腰腿痛、四肢麻木、乏力等。 1.2检验方法采用美国唯冠0.
3、23 T开放式MR机。 颈椎线圈,胸腰椎椭圆线圈。 常规FSE序列T1加权矢状面和轴面图像(TR:2 400 ms 450 ms,TE: 20 ms),FSE序列T2加权矢状面图像(TR: 4 000 ms 4 500 ms,TE: 108 ms),层厚5 mm,层间距5 mm,脂肪抑制图像(STIR加权图像) 结果本组41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有15种MRI表现,包括:脊髓肿胀5例,脊髓局部增粗,蛛网膜下腔消失,脊髓在T1和T2加权像上无明显异常信号;脊髓水肿3例,T1加权像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像呈脊髓局灶性高信号。20例脊髓挫伤和出血在T1加权像上呈局灶性高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局灶性高
4、信号。脊髓横断2例,表现为脊髓和硬膜囊的不连续和中断。硬膜外血肿3例,呈梭形异常信号,T1加权像等信号或高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常伴有硬脑膜损伤。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脊髓周围脑脊液信号在T1加权像上极不均匀,偶见高信号。在T2加权成像上,脑脊液内可见不均匀的低信号或等信号阴影,常伴有脊髓损伤。5例发现脊髓压迫,表现为椎间盘或脊柱后凸压迫脊髓。8例脊髓软化或空洞在T1加权像上呈极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1例脊髓瘘显示脊髓病变软化后形成的空洞与邻近蛛网膜下腔相通,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脊髓萎缩3例,病变及其上下脊髓萎缩变细,伴颈髓前后径。 讨论3.1脊
5、髓损伤对脊髓的影响及MRI检查技术的文献报道1,几乎所有严重的脊髓损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按Frankel分级和ASIA92标准分为A、B、C、D、E五级2 a级,完全截瘫;b,只偏感觉;c、只做了一点点运动,但无法完成特定功能;d级,具有运动功能;e级,无神经功能障碍。 脊柱后柱骨折和韧带断裂会导致脊柱不稳定,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除一例外,本组脊柱后柱骨折和椎旁韧带断裂均为完全性脊髓损伤,而仅累及脊柱前柱和/或中柱,A级和非A级脊髓损伤各占50%,提示后柱损伤和骨折伴韧带断裂是最严重的脊髓损伤类型。 过屈、过伸导致的A级脊髓损伤多于非A级损伤,轴向负荷导致的则相反。这
6、种类型的10例是简单的压缩性骨折。 MRI可观察椎体骨折、脱位、椎管狭窄、椎间盘损伤、椎旁软组织损伤(韧带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静脉淤血肿胀、椎体前血肿等。)、急性脊髓损伤(脊髓水肿、脊髓出血、脊髓挫伤、脊髓横断和脊髓压迫等。)和慢性脊髓损伤后的变化(脊髓萎缩、脊髓软化、创伤性瘘管形成、创伤性脊髓空洞症等)。) 因此,MRI无疑是脊髓损伤前后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3.2脊柱和脊髓损伤的MRI表现与病理的关系3.2.1急性脊髓损伤3.2.1.1脊髓水肿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早期表现,可单独存在,也可在血肿和坏死组织周围或与它混合存在。 一段时间后可以消失,所以是可逆损伤。T1加权像为略低信号或中
7、等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相对均匀。 由于脊髓组织结构的特殊性,3.2.1.2脊髓出血一旦受到创伤,在大多数情况下,脊髓的微循环会立即发生变化,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中的血细胞和血浆成分可渗入组织,最终导致轴突萎缩和组织坏死,从而形成含有灰质颗粒和血液成分的坏死物质。 因此,脊髓出血属于出血性坏死。 周围病变常伴有广泛水肿,呈“彗星尾”状 在我们的低磁场MRI图像中,出血灶在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在T2加权像和STIR像上呈高信号。 脊髓内出血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预后差,常导致终身截瘫。 3.2.1.3脊髓挫伤为局灶性出血伴水肿,较小的出血常被水肿区覆盖。 T1加权像呈中等信号或高信号,
8、T2加权像呈不均匀高信号,多为不可逆损伤。 3.3脊髓损伤的慢性阶段包括创伤性脊髓软化症、瘘管形成、脊髓空洞症、脊髓萎缩症等。 3.4脊髓损伤慢性阶段的变化创伤性椎管狭窄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 急性外伤即使手术矫正,仍然会出现椎管狭窄,最常见的有骨质增生、韧带肥大、蛛网膜下腔粘连、纤维化。 3.5 MRI对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价值影像学检查是脊柱脊髓损伤的重要检查方法。 x线平片和CT检查经济实惠,可诊断不稳定骨折或骨折脱位。CT在显示骨折尤其是脊柱后部结构骨折方面具有优势。 近年来,螺旋CT扫描的三维重建图像对脊柱骨损伤有很大的临床价值,但这些方法不能直接显示椎管内的椎旁软组织和脊髓是否损伤,而MRI具有无骨伪影、多平面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能清晰显示脊髓和椎旁软组织是否损伤及损伤程度。我们认为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及时进行MRI检查有助于判断脊髓损伤的程度,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准确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增东,裴福兴,胡云洲,等.急性颈椎损伤与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相关性研究J.骨与关节杂志,2001,9: 333。2卢光明,陈俊坤,徐健,等.急性脊髓损伤的MRI评估J.中国放射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