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治体会【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诊断标准;治疗措施脂肪栓塞综合征死亡率高达50%,尸检时发病率高达90%100%。但在临床诊疗中仅有少数病例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部分暴发型病例在确诊前即死亡,绝大多数病例表现为隐匿的临床病程。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技术和设备条件较差的医院,往往容易被误诊。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成功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4例,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青年男性,均为车祸所致多发性骨折、股骨干骨折,急诊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经积极扩容、补液、输血后纠正,患肢行骨牵引或石膏固定。 病情稳定后(伤后12 24小时内),
2、患者突然出现气短、烦躁,约0.5 1小时后转为昏迷。 体格检查:呼吸30次/分以上,最快45次/分,心率120次/分以上,躯干部有散在出血点,2例巩膜可见脂肪栓,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aO2有不同程度下降,胸部X线检查2例显示典型“暴风雪”样改变。 脂肪栓塞综合征确诊后,及时给予气管切开、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4例均痊愈,术后骨折均痊愈出院。在此期间,昏迷持续40天,最短3天。 讨论2.1早发现早诊断脂肪栓塞综合征往往表现出突发性,其前驱症状多为心慌气短等非特异性表现,随后会很快转为昏迷,易与脑外伤混合。因此,对外伤患者,尤其是多发性骨折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在伤后72
3、小时内密切观察。 入院时或入院后出现意识障碍、呼吸窘迫、体温升高、不能用创伤性脑损伤解释的心动过速,应高度怀疑。 理论上,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虽然有严格的量化指标,但大部分指标可能只有在疾病已经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才会出现。如果在诊断过程中一味强调诊断标准,很容易错过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经验:宁可放宽标准,也不要错过机会。 可疑患者(即重伤患者,初治后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脑部症状、高热、脉搏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并有低氧血症,除休克、感染和心肺疾病外)应果断进一步检查(如拍胸片、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氧分压等。)并做好急救准备(如气管切开和机械辅助呼吸)。 立即开始相应的治疗,如:
4、吸氧、脑保护、静脉使用大剂量激素、脱水剂、利尿剂、补液,特别是胶体溶液,如人血清白蛋白等。 我们认为Gurd标准是诊断FES的金标准,但由于创伤程度、脂肪球性质和栓塞部位的不同,FES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缺乏特异性,Gurd标准的诊断率较低,尤其是早期诊断。我们的做法是在积极准备急救和开始相应治疗的同时,做各种检查,并与脂肪栓塞的诊断标准(我科采用Gurd标准)进行对比,同时参考蔡花仙。 2.2治疗措施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没有具体的措施,主要是针对损伤后的机体应激反应。治疗重点既不是栓塞也不是脂肪,而是间质性肺炎和肺水肿。改善呼吸功能和保护受累器官是治疗的关键2 2.2.1加强生命体征、尿量和
5、反射变化的监测,定期复查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等。 同时注意躯干皮肤和眼部脂肪栓出血点的变化。 x关键词脂肪栓塞综合征;诊断标准;治疗措施脂肪栓塞综合征死亡率高达50%,尸检时发病率高达90%100%。但在临床诊疗中仅有少数病例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部分暴发型病例在确诊前即死亡,绝大多数病例表现为隐匿的临床病程。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技术和设备条件较差的医院,往往容易被误诊。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成功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4例,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青年男性,均为车祸所致多发性骨折、股骨干骨折,急诊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经积极扩容、补液、输
6、血后纠正,患肢行骨牵引或石膏固定。 病情稳定后(伤后12 24小时内),患者突然出现气短、烦躁,约0.5 1小时后转为昏迷。 体格检查:呼吸30次/分以上,最快45次/分,心率120次/分以上,躯干部有散在出血点,2例巩膜可见脂肪栓,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aO2有不同程度下降,胸部X线检查2例显示典型“暴风雪”样改变。 脂肪栓塞综合征确诊后,及时给予气管切开、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4例均痊愈,术后骨折均痊愈出院。在此期间,昏迷持续40天,最短3天。 讨论2.1早发现早诊断脂肪栓塞综合征往往表现出突发性,其前驱症状多为心慌气短等非特异性表现,随后会很快转为昏迷,易与脑外伤混合。
7、因此,对外伤患者,尤其是多发性骨折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在伤后72小时内密切观察。 入院时或入院后出现意识障碍、呼吸窘迫、体温升高、不能用创伤性脑损伤解释的心动过速,应高度怀疑。 理论上,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虽然有严格的量化指标,但大部分指标可能只有在疾病已经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才会出现。如果在诊断过程中一味强调诊断标准,很容易错过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经验:宁可放宽标准,也不要错过机会。 可疑患者(即重伤患者,初治后短时间内突然出现脑部症状、高热、脉搏加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并有低氧血症,除休克、感染和心肺疾病外)应果断进一步检查(如拍胸片、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氧分压等。
8、)并做好急救准备(如气管切开和机械辅助呼吸)。 立即开始相应的治疗,如:吸氧、脑保护、静脉使用大剂量激素、脱水剂、利尿剂、补液,特别是胶体溶液,如人血清白蛋白等。 我们认为Gurd标准是诊断FES的金标准,但由于创伤程度、脂肪球性质和栓塞部位的不同,FES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缺乏特异性,Gurd标准的诊断率较低,尤其是早期诊断。我们的做法是在积极准备急救和开始相应治疗的同时,做各种检查,并与脂肪栓塞的诊断标准(我科采用Gurd标准)进行对比,同时参考蔡花仙。 2.2治疗措施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治疗没有具体的措施,主要是针对损伤后的机体应激反应。治疗重点既不是栓塞也不是脂肪,而是间质性肺炎和肺水肿。
9、改善呼吸功能和保护受累器官是治疗的关键2 2.2.1加强生命体征、尿量和反射变化的监测,定期复查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尿常规等。 同时注意躯干皮肤和眼部脂肪栓出血点的变化。 2.2.2固定骨折防止骨折端进一步损伤局部组织,阻止脂肪滴继续进入血液循环;纠正低血压,特别是补充血容量,但同时要防止或加重肺水肿。 2.2.3纠正低氧血症对于轻度患者,无意识改变者可使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湿化瓶中加入乙醇。 对于意识改变和动脉氧分压降至50 mmHg以下时,采用机械辅助呼吸,一般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可短时间吸纯氧,延长吸气时间,使SaO2达到95%,PaO2达到80 mmHg以上。 2.2.4合理
10、应用利尿剂和脱水剂应严格控制休克纠正后晶体的液体量。同时应使用利尿剂或脱水剂减轻组织水肿,尤其是肺水肿。呋塞米2040 mg一般每6 12小时静脉注射一次,必要时应加大剂量。 当脑水肿是主要病变时,使用脱水器。 也可以使用白蛋白。一方面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脂肪代谢,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2.2.5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和中药(如丹参、川芎、红花等。)都可以用。 2.2.6极化溶液一方面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降低其对组织的细胞毒性。 2.2.7其他措施,如头部降温,应用药物改善脑细胞代谢。 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预防性抑肽酶,加强病情观察,完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蔡,陈壮宏。骨折并发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标准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4,12: 11-13。2王兰亭,高丽君。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J.宁夏医学杂志,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