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胸部损伤的护理体会【关键词】胸部损伤的护理胸部损伤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类。 闭合性损伤是胸壁软组织或壁胸膜完整性尚好,胸膜腔不与外界相通。 由猛烈挤压、撞击或钝击胸部造成。 开放性损伤是指伤口穿透整个胸壁,包括壁层胸膜,使胸膜腔与外界相通。 是由多种锐器穿透胸壁所致,可导致开放性气胸或血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 胸部外伤患者可轻可重,仅有胸壁软组织挫伤或单纯肋骨骨折,严重者可伴有胸腔内器官或血管损伤,导致气胸、血胸。 有时还会引起心脏挫伤、裂伤、心包出血等复杂情况。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胸部损伤患者75例,男59例,女16例,年龄16 71岁,交通事故43例,刺伤16例,挤压伤4
2、例,跌倒8例,钝器伤4例。闭合性损伤51例,开放性损伤2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11例,胸骨骨折1例,气胸25例,血气胸15例,心脏刀刺伤1例,创伤性膈疝1例。 在确定胸部创伤的严重程度之前,所有患者都要按重度胸部创伤处理,并进行严格的生命体征检测。一旦病情发生变化,立即向医生报告,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 1.2临床表现胸痛为主要症状,多位于受伤部位,呼吸时加重。 胸痛限制胸部运动,分泌物或血液阻塞呼吸道,肺挫伤引起的出血、充血、肺水肿或气胸,血胸引起的肺功能不全等 多发性肋骨骨折会加重呼吸困难。 或者肺支气管损伤可表现为血痰或咯血。 咯血发病早,多因支气管受损所致,而支气管或肺泡破裂引起的肺水肿、
3、毛细血管出血,多因咳出泡沫状血痰所致。 造成受伤胸腔大出血者,可因血容量骤减、胸腔内大量积气,特别是张力性气胸时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心脏压塞或心包腔出血引起剧烈疼痛等而出现休克症状。患者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护理2.1急救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在现场暂时没有医生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及时有效地处理:所有胸部外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首先应给予鼻导管吸氧;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要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闭合性单肋骨折,用宽胶布固定胸壁,缓解疼痛。使用数条长度为患者胸围2/3、宽度为7 8 cm的胶带。取患者坐位或侧卧位,清洁胸壁皮肤,剃去胸毛和腋毛,用胶布将苯甲酸
4、酊涂于皮肤上,在患者深呼气末粘贴胶布,自后向前、自下而上重叠2 3厘米。如有多处肋骨骨折,先用厚敷料覆盖胸壁软化区,再用绷带加压固定,使局部异常呼吸运动停止。开放性气胸,呼气末立即用凡士林纱布增厚敷料,牢固封闭伤口,涂止痛剂,尽快转运;在张力性气胸的急救中,可用粗针在患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穿刺胸膜腔,可立即排气减压。在运输过程中,在针头的插针部分绑上橡胶指套,并在指套顶部割开1cm的开口,防止气体进入,便于气体排出。 2.2生命体征监测应注意意识、瞳孔、胸腹体征和身体活动等。,并警惕合并伤和感染。 由于胸部是呼吸、循环等重要器官所在,因此胸部创伤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尤为重要。 接到接收胸部创伤患者
5、的通知后,立即准备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负压吸引器、吸痰管。 接诊后立即进行胸部听诊、心音和呼吸音听诊、鼻导管吸氧(一般4L/min)、血压测量。 然后,接受好心的电监护,观察并记录心率,有无心律不齐。 如果条件允许,监测手指脉搏氧饱和度。 开始时每15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稳定后改为每30分钟记录一次,然后按医嘱执行。 2.3体位及变换体位胸部外伤患者,如伴有休克,应平卧。 等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以改用半卧位,头部与上肢高度30 45。 这种体位使膈肌下降到正常位置,有利于通气和胸腔引流。 每1 2小时给病人做一次常规翻身。 长时间躺在同一个位置容易引起静脉血栓和下肢肺不张。 但胸部创伤严重不宜
6、翻身者应躺在充气床垫上。 2.4呼吸护理胸部外伤后,由于疼痛,患者不敢深呼吸和用力咳嗽,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清除,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呼吸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 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应及时吸痰,吸痰前后听诊双肺呼吸音,确定痰已吸完。 气管插管拔除后,要有效缓解疼痛,鼓励患者咳嗽,定时吸气,体位排痰。 每班必须听诊两肺的呼吸音,以防小气道阻塞。 预防呼吸道感染,气管插管患者应常规留置胃管,加强口腔护理,每2 4小时检查一次气囊,及时吸出口腔分泌物,防止渗入气管引起感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吸痰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 为帮助咳嗽和排痰,护士应站在患者侧后方,轻拍胸背部
7、,振动粘稠的痰液;张开手掌,手指并拢,双手伸过中线,从前后壁托住患侧胸部,在不限制扩胸的情况下压迫胸壁。 告诉病人深吸气后用力咳嗽,把痰咳出来。 这种体位使护士的头在病人的胸后,避免了咳嗽飞沫和气浪的影响,咳嗽后听诊背部了解肺部情况。 雾化液中可加入祛痰药、抗生素、激素等药物,吸入潮湿气体稀释气管、支气管分泌物,也可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扩张小气道。 每天4次,每次15 30 min。 雾化和背部叩击可以更好地帮助咳嗽和咳痰。 2.5伤口护理: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无出血、渗液,伤口是否红肿流脓。 保持伤口干燥,有渗出物或潮湿时及时换药,防止感染。 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虚弱、
8、年老、免疫抑制治疗、放疗、化疗、全身营养不良及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梗阻性黄疸、尿毒症等。). 2.6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血气胸常发生在胸部外伤后,需要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胸腔内的积血和积气,使塌陷的肺重新扩张;这也是观察病情的一种手段。 在做这个手术之前,你应该告诉病人引流的目的和维护的注意事项。 准备物品,协助医生完成闭式引流手术。 2.6.1确保引流管固定牢固、密闭、通畅,并保持正确的姿势。病人回到病房后,将胸腔引流管与封闭式引流袋(或瓶)连接,置于床边。 引流瓶不能高于患者的胸部。 拔除气管插管后,采用半卧位,胸腔积液可顺利从下引流管排出,积气或漏气可从上引流管排出。 挤压引流管 IC
9、U护士要定时用双手或引流管挤压器向下挤压引流管,既能促进引流又能防止引流管堵塞。 2.6.2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数量、粘稠度:一般术后当天胸腔积液较多,颜色偏红,质稀,以后每天减少。 如果胸腔积液每小时逐渐增多,颜色鲜红粘稠,就要警惕出血的可能。 2.6.3在保持引流通畅的初始阶段,每30 60分钟将胸管向水封瓶方向挤压一次,避免引流管受压、弯曲、滑脱和堵塞。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气液是否连续排出,长管内水柱是否上下波动。 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 6厘米。如果有气胸或张力性气胸的早期症状,应首先怀疑引流管被血块堵塞,尽量挤压引流管使其通畅,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治疗。 通常患者应
10、取半卧位,取侧卧位,以免压迫或扭曲胸管。 2.6.4胸膜腔负压的适当抽吸:对于肺段切除、肺断面持续漏气或气胸的患者,为及时排出气体,促进肺复张,可采用-15 -15-10cmH2O的负压抽吸胸膜腔。 但对于在平静状态下仅有少量气泡溢出并膨胀者,不宜使用过大负压,以免影响支气管残端伤口愈合。 2.6.5保持排水系统的密封。为了防止空气进入胸膜,水封瓶的长管应放在液面下2 3厘米处,并保持直立。 胸壁伤口,即引流管周围,要用油纱布严密覆盖。 如果水封瓶破了,立即夹住引流管,换上另一个水封瓶,然后打开夹子,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排出进入胸膜腔的空气;若胸管持续大量排气时水封瓶破裂,不应夹住胸管,应立
11、即更换另一个水封瓶,以免发生张力性气胸;如果胸管接头滑脱,应立即连接并用胶带固定,帮助咳嗽和排出进气。 2.6.6预防上行性胸腔感染:严格遵守灭菌和无菌操作原则,不做负压吸引器,尽量使用一次性无菌密闭式引流袋。如果使用水进行引流,瓶子中应装有无菌液体。 确保引流管出口到液面的垂直距离大于60cm,且管内液体不能倒流。移动病人时,管子必须夹在引流管上方。 引流管不能有渗出物或血凝块,防止细菌繁殖和向上扩散。 2.6.7拔管后胸腔引流管放置48小时后,若(经体格检查和X线胸片证实)肺部完全复张,8小时内引流液少于50ml,无气体排出,患者无呼吸困难,行全肺切除术,因无多余肺,需对患侧胸膜腔进行复张,术后多数患者未放置引流管,或根据需要定期夹闭引流管,以保持纵隔正中。 你可以拔掉管子 嘱患者拔管时屏住呼吸,拔管后封闭引流管切口,防止空气吸入胸膜腔。 拔管后,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气胸或皮下气肿。 要检查引流口的密封情况,引流是否继续,拔管后第二天要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