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分析胸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组织学分类在影像学检查中的差异。 方法:收集34例胸部淋巴瘤的X线和CT资料,比较病理组织学类型,回顾性观察各类型的影像学表现。 结果:34例中,32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12例霍奇金病(HD)患者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肿大,而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只有1例表现为对称性肿大,19例表现为双侧纵隔和肺门淋巴结不对称肿大,另外2例表现为单肺门淋巴结肿大。 NHL的其余肺和胸膜受累更复杂和多样化。 结论:影像学综合技术检查对发现病变有很大帮助,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胸部淋巴瘤的组织学分类和临床分期,其价值应予以肯定。 【关键词】胸部淋巴瘤;组织分类;摘
2、要:目的分析胸部病变恶性淋巴瘤的鉴别表现,探讨其组织学分型在影像酶学上的差异。方法对34例胸部病变的X线、CT和淋巴瘤,从病理上比较其组织学分型,观察其各组织学分型的影像酶学。结果3 4例中,32例霍奇金病(HD)一侧对称性强化,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一侧对称性强化,19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仅肺门淋巴结肿大。其他病例NHL较多,肺部和胸膜有不同程度的浸润。结论影像酶学对发现病变有很大帮助,其影像酶学表现对胸部病变的组织学分型和临床分型有作用,有肯定价值。关键词:胸部淋巴瘤;组织中心型;CT恶性淋巴瘤是原发性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多为系统性侵犯,也可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 胸内
3、病变主要侵犯纵隔和肺门淋巴结,其次是肺和胸膜。 许多学者和著作都提到了胸部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对其组织学分类与各种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讨论甚少。 笔者收集了34例影像学检查相对完善的胸部淋巴瘤确诊病例,重点分析了组织学分型与各种影像学表现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3 79岁,平均38.3岁。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浅表淋巴结活检11例,开胸确诊7例,纵隔镜下纵隔淋巴结活检6例,纤维支气管镜下淋巴结活检6例,CT引导下肺活检4例,最终确诊霍奇金病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2例。 所有患者都有X线和CT资料,部分患者有MR资料。 其中CT采用10 mm层厚
4、,14例采用2 mm5 mm薄层,均有增强扫描。 MR图像均为1.0 T以上,19例行增强扫描。 结果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31例(91%)。仅肺门淋巴结肿大2例(6%)。另1例(3%)未见胸内淋巴结肿大,仅有肺和胸膜病变。 术前诊断包括恶性淋巴瘤20例,淋巴结病5例,结节病4例,肺癌4例,肺部感染1例。 2.1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2例。HD中10例(83%)为双侧纵隔、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图1),其中7例(70%)融合,最大直径2.6 cm 5.8 cm,平均4.17 cm,范围较广。 2例(17%)显示双侧不对称融合,最大直径分别为4.2 cm和4.6 cm。 22例NHL中,19例(8
5、6%)纵隔、肺门淋巴结双侧不对称增大,8例(42%)融合,最大直径3.1 cm 4.6 cm,平均3.81 cm,范围较广4例(21%)。 2例(9%)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增大,1例(5%)表现为融合,最大直径3.4 cm。 其中X线片显示此征21例(63%),CT和MR均显示(33例)。 2.2肺部受累HD 12例中,肺部病变8例(67%),单纯肺部结节病变6例(50%),单纯肺炎1例(8%),混合表现1例(8%)。 22例NHL中,17例(77%)表现为肺部表现,其中2例(11%)为单纯性肺结节,2例(11%)为单纯性肺炎,1例(6%)为间质性或粟粒性,11例(65%)为混合型表现。 1例未见
6、胸部淋巴结肿大,肺部表现为混合性。 2.3有7例(21%)胸腔和心包腔受累。 HD 5例(占HD的42%),胸腔积液3例(占25%),心包积液1例(占8%),胸膜斑1例(占8%);NHL 2例(10%),胸腔积液1例,胸膜斑1例(5%)。 2.4仅累及胸椎和肋骨2例,均为NHL(图2)。 图1-图4 (3)讨论了胸部淋巴瘤组织中HD和NHL最容易侵犯纵隔和肺门淋巴结,但二者在影像学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 有学者认为,HD大多表现为纵隔、肺门淋巴结双侧对称,淋巴结间距不清,有合并倾向。然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肿大淋巴结大多不对称,淋巴结之间的间隙清晰,融合罕见1 这一点已经被很多学者的调查所证实,这
7、组案件的结论也接近这一点。 同时,从这组病例可以看出,HD的肿大融合淋巴结范围较广,大多直径大于4 cm(图3),而NHL的肿大融合淋巴结直径大多小于4 cm。 (图4)从这组病例和一些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知道,胸部淋巴瘤的肺部侵犯在HD中略小于NHL 2 由于肿瘤的侵袭和生长方式不同,有许多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直接侵犯肺部形成肿块或结节的病变称为肿块(结节)型,在这一点上HD和NHL差别不大。肿瘤破坏肺泡腔并进入肺泡腔引起的肺渗出性实质病变的类型称为肺炎型,其中HD略多于NHL。 也有学者提到,肺实变时可出现不规则厚壁空洞,偶尔伴有液面。 这个标志在这个组里没有发现。 还有一种是肿瘤细胞沿淋巴
8、管或血管侵入肺间质,形成网状间质改变称为间质型,常见于HD。 如果受累肺间质表现为以肺门为中心的放射状网状结节,称为粟粒型,HD和NHL少见。 一般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肺部表现较为常见,尤其是NHL。 可能与HD总是先有纵隔淋巴结病变,一段时间后出现肺部受累的征象有关。 本组病例也表明HD中常见胸腔和心包腔的侵犯,但作者发现这与另外44例并不一致。 而且也没有其他资料和文献表明这一点确实存在,所以笔者认为这个标志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虽然胸部淋巴瘤的诊断方法是不同方式的淋巴结活检,但胸部淋巴瘤不同病理类型的影像学表现仍各有特点,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HD和NHL的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区别在于前者多为双侧对称,淋巴结间隙不清,常见融合,直径多在4 cm以上,范围广;后者正好相反;肺部侵犯的混合表现在NHL中很常见。 如果主要是单纯的肺部结节性病变,HD更常见。 参考文献 1邹秋水,。胸部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x线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1988年,7: 14。2杜,傅。胸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