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胸腺肽的临床应用研究摘要目的:总结胸腺肽临床应用的新进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1994-2004年CHKD杂志全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 结果与结论:腺肽可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抗病毒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治疗,以及免疫增强剂、严重感染和败血症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腺肽;临床应用;进行性胸腺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负责T细胞的分化、发育和成熟。 胸腺上皮细胞分泌多种肽类激素:胸腺素家族、胸腺素家族、胸腺生成素等。 1977年,被称为“胸腺之父”的艾伦戈尔茨坦(Allen Goldstein)博士从胸腺素的V组分中提取了最具免疫
2、学活性的成分:胸腺素1(T1)。 1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BRM),能促进骨髓产生的干细胞生长为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性T细胞,增加干扰素、干扰素等多种淋巴因子的分泌,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在临床上,它与其他生物反应调节剂协同工作,如IL2、干扰素2、胸腺因子等。 随着对T1研究的逐步深入,胸腺素在临床多个领域的潜在使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检索了1994-2004年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通过查阅原始文献,将胸腺肽的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1肿瘤辅助治疗李青等1报道,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确诊时通常已是晚期且有转移,无法手术切除,只能采用放疗或化疗药物治疗,有效率低。 现已认
3、识到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全身化疗进一步抑制已降低的免疫功能,可能影响其疗效。 胸腺肽联合小剂量干扰素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步结果表明,有效率高于单纯化疗,对造血系统的毒性也明显降低,提示胸腺肽对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2抗病毒治疗2.1乙肝的治疗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之一,在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相当高。 目前,病毒性肝炎没有特效疗法。免疫学研究表明,T细胞反应性受损是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由于胸腺素可以促进T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而且胸腺素还具有直接的抗病毒作用,因此免疫治疗受到了重视。 吴权等2报道拉米夫定能更快速有效地抑制HBV,使HBV在
4、体内快速低水平复制;胸腺肽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有利于低水平复制的HBV的彻底清除,可以弥补拉米夫定不能直接清除HBV的缺陷。 2.2针对HCV的胸腺肽治疗丙肝的报道很多。目前,IFN是公认的治疗HCV的有效药物,但单用疗效不理想,持续应答率低。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联合治疗方法,胸腺肽是重要的候选药物之一。 蔡等3观察了大剂量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治疗组HCV R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正相关。 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多系统损害和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
5、病。陈石等人4在28例SLE患者中加入胸腺素作为辅助治疗。观察结果显示,胸腺肽组乏力、脱发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 表明胸腺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4其他免疫系统功能受抑制的患者,包括接受慢性血液透析和老年病的患者,胸腺肽可作为免疫应答增强剂,增强患者对流感疫苗或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 胸腺肽对复发性口腔溃疡、麻风病、肾病综合征、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肾炎等也有一定疗效。 对于严重感染和脓毒症患者,严重腹腔感染引起的脓毒症和MODS是外科ICU的第一死亡原因。研究表明,抗生素对微生物病原体的作用依赖于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近年来,人们尝试了很
6、多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网络的治疗方法,胸腺肽在这方面的潜在价值受到了重视。 理论上,除抗生素外,胸腺素有望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最近的研究也表明,胸腺素可以安全地用于HIV血清阳性患者,人们认为胸腺素的联合应用将成为治疗艾滋病的新途径。同时,胸腺素的研究揭示了艾滋病疫苗的研究方向。 结论胸腺肽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与其他生物反应调节剂如IL-2、IFN2、胸腺因子等有协同作用。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疗效,但对其机制的探索尚未穷尽。 同时,作为一种生化药物,其抗原性和主要成分T1含量低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疗效。 不同剂量的胸腺素对机体反应功能的调节是不同的。在今后的临床合理应用中,针对不同疾病的用药方法和规律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胸腺肽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发热、急性脱髓鞘脑病、抑郁、心律失常等,在临床应用中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1李青,冯凤仪,张相如,等.胸腺肽1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中华肿瘤学杂志,2001,28 (3): 201203。2吴福泉、黄、。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 (3): 218219。3蔡。大剂量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J.河南医药信息,2002,10 (18): 38。4陈石,马本良,穆荣,等.胸腺肽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