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胸腔内His重建预防反流性食管炎作者:李绍金,肖大伟,黄燕轩,黄晓聪,郑玉菊【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摘要目的:探讨胸腔His重建在预防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作用。 方法:常规切除食管贲门癌,端端吻合,食管胃包埋术。吻合后,将胃大弯侧的胃壁向上缝合,间断缝合纵隔胸膜,向上插管3 4cm,重建His角。 20例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采用X线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判断疗效。 结果:术后临床症状、食管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检查的优良率为95%。 结论:胸内His重建可有效控制胃食管反流,预防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2、食管癌和贲门癌;外科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异常的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症状,损害食管黏膜。 30%的GERD患者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临床表现多样多变,可表现为典型的反流症状,如胸骨后烧心、反酸等,常发生在饱餐或高脂餐后,躺下或弯腰后可加重。也可能有不典型或食管外症状,如慢性声嘶、哮喘、非心源性胸痛等。,甚至没有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和食管胃吻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目的和方法1.1目的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我们在食管下段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进行了食管胃端端吻合和肠套叠
3、术。吻合后在胃大弯处间断缝合胃壁和纵隔胸膜,向上两针套叠3 cm4 cm,重建His角。 以防止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共治疗2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30 73岁,平均51.5岁。 食管癌15例,贲门癌5例,主动脉弓吻合18例,弓上吻合2例。 1.2方法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右侧卧位,左侧后外侧开胸;食管贲门癌常规根治术,食管、门、隆突、胃小弯附近淋巴结清扫,胸弓下或弓上端食管胃吻合术;吻合肠套叠袋埋入胃内约0.5 cm,用两针间断缝合胃左曲壁和纵隔胸膜向上套叠3 cm4 cm,重建His角。术后胸腔闭式引流3天,胃肠减压4 5天。第6天开始进食,全流逐渐变为半流。 1.3治疗标准反流性
4、食管炎的内镜分级采用洛杉矶世界胃肠病学大会制定的四级标准。A级:食管黏膜一层或多层黏膜受损,直径小于5mm;B类:黏膜病变直径大于5 mm,但病变间无融合;C级:粘膜融合损伤2倍以上,但尚未绕食管壁4周;D级:粘膜病变相互融合,范围涉及至少75%的食管周长。 根据临床表现、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及内镜表现判断反流疗效。 优秀:无烧心和恶心,钡剂造影无反流,内镜下粘膜正常。 好:偶尔感觉烧心恶心,不需要看医生。吞钡造影有少量反流,内镜下为A型。 一般:烧心、恶心,需就医,吞钡后有明显反流,但口服抗酸剂和调整生活习惯后症状可减轻。 内窥镜下的BC型。 差:常有烧心和恶心,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吞钡造
5、影显示大量返流,内镜下呈CD型。 结果经2 3年随访,优16例(80%),良3例(15%),可1例(5%),差0例。 本组无手术死亡和吻合口瘘。 术后出现左下肺炎并发症2例,经治疗后痊愈。 3.讨论正常胃食管结合部的结构,有利于抗反流和膜片弹簧夹;食管与胃底的锐角(希氏角);下食管括约肌 其中,食管下括约肌(LES)的收缩是最重要的抗反流机制,这些抗反流结构的正常活动可以减少反流的量和频率1 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必然要切除食管下段和胃食管结合部,使贲门括约肌失去生理功能,但吻合口内没有括约肌功能。在对贲门癌进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时,会将胃提入胸腔,并切除迷走神经,使幽门失去正常的生理舒张功能
6、,胃的容积明显缩小,使残胃蠕动减弱,排空延迟,胃内压升高,导致胃液从胃向食管腔反流。 因此,贲门癌切除术后广泛存在胃食管反流,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等2认为,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普遍存在胃食管反流,反流的发生不随术后时间的长短而变化。 研究表明,术后反流液在食管中呈酸性,但也含有十二指肠的碱性反流成分。 长期反流可发展为病理性食管炎。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破坏正常的抗反流机制,包括:膈肌弹簧夹;食管与胃底之间的锐角;食管腹段;食管下端括约肌 如果术中单纯将常规的食管胃端端吻合嵌入吻合口,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的逐渐认识,作者在术中增加了一定的抗反流机制,采用了胃食管胃端侧吻合、常规包埋后重建His角肠套叠等方法。抗反流机制有两种:一是重建食管与胃底的锐角(希氏角);二是由于套叠胃部分的括约肌功能和伸入胃食管段的瓣膜机构,当胃内压力增加时,抗胃食管反流能力加强。 本组病例观察效果明显,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进一步实施。 目前病例数尚少,确切疗效有待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扩大。 参考资料:1奥兰多RC。外源性上腹部防御酸输注J.中华胃肠病学杂志,1994,89(8):s4851。王,等.食管胃吻合术能否抗胃食管反流J.中国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