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背景:数学素养是在你逐渐忘记所学的所有数学知识后,仍然能够影响你行为的数学习惯和能力。数学素养的核心是学生学好数学,有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数学能力。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听课的习惯很差。然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对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活动研究3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期待,才能在学校生活和教育中真正体现新课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2016年4月18日4因此,我校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本地实际,提出了“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培养研究”课题2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教研组全体教师从课改的角度探讨该方法的
2、实施过程。参会人员、数学组全体成员、教研组领导讨论实施流程(一)准备阶段1.5教研组组长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研究,使教师明确方向,为评课做好准备。6确定案例主讲人:刘芳先生;教学案例: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三册对年、月、日的认识,三组教师观察,教师听课做笔记,组长拍照,课堂录音记录课堂教学中的现象2提供案例组织教学:导入:学生自主进行以下研究1我对年、月、日了解多少?2.我关于“年、月、日”的问题,只是我搜集到的关于年、月、日的数学故事。4黑板上的题目:年、月、日的认识新:1练习题:1同桌分享研究资料时,你对“年、月、日”了解多少?2.全班交流,认识一年,认识一年有什么分
3、类?平均分闰年从哪里来(学生自考的数据),怎么算出来的?一年有几个月?大月和小月怎么分?技巧、帮助记忆的历史故事等。全面检查课堂总结:2016年3月画日历练习题,填空检查记忆2(学生自学资料)2月份涉及谁,涉及多少2。课后讨论1主任:根据老师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积极组织老师的评价,发现问题出在几拳的学习上。一些学生注意到老师说话不舒服。2.原因分析(1)老师的语言不够生动,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2)在教学过程中放慢速度,让学生彻底观察如何提高;(3)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己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1)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优化学
4、生的学习氛围,教师平等的师生关系,幽默的教学风格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和恐惧感。精彩的动画课件和课堂游戏可以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枯燥的片面理解。教学寓教于乐,学生可以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起来”,从而避免了部分学生“坐享其成”、“操场上的学生不思考”的误区。所以在教授这门课的时候,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互相交流。当学生有好的想法时,会指导他们填写统计卡片,为下个月和下个月的分类认知打下基础,比如教授月和月的基本知识,让学
5、生仔细观察、发现、看一看、比较、解释如何看日历卡片,不要操之过急。(3)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应对突发事件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发现有些学生看不懂日历卡片,应果断投射日历卡片。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3)通过新旧知识和经验的互动来实现收获和反思,以引起强烈的兴趣。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意义,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所学。因此,在学习部分,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观察,自己寻找答案。让学生在数学分析中保持活跃,寻求数学解决方案(四)未来的改进和设想1只有这样,数学才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才能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同时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使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情境,直接从生活中提炼素材。另外,由于自身能力有限,科研项目的成果并不完美。应邀请一些理论性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参加科研项目的教师进行指导。2.教学是日复一日发生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今后研究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更好地开展研究,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天性,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刘瑞芳,卢明德一所新建的学校,应该不断发现学生的弱点,找到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