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磁共振诊断胸椎黄韧带肥厚作者:苏,胡,王恩良关键词,;胸椎;目的:探讨MRI对胸椎黄韧带肥厚(TLF)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经临床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胸部TLF的MRI表现。 结果:55例患者中,单节段病变17例,多节段病变38例。下胸椎发病率高于上胸椎,占62.74%。 MRI表现:肥厚黄韧带呈结节状异常信号伴椎管后缘突入椎管内,T1WI呈中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伴有椎管狭窄。 结论:MRI是诊断胸TLF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TLF;胸椎;黄韧带tlf的MRI肥大是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规X线片诊断困难,CT和MRI的应用为本病
2、的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然而,由于CT设备的限制,胸部TLF的显示并不理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5例TLF患者的MRI表现,并探讨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1994年至2005年经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TLF患者55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4例,年龄19 78岁,平均年龄47.6岁,50岁以上患者占64%。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症状。 使用GE Signa Prafile 0.2T永磁MR扫描仪,带体线圈。 包括扫描矢状T1WI和T2WI序列以及轴向T2WI序列 扫描参数为T1WI(TR/TE 440/15 ms)和T2WI(TR/TE 3 700/88 ms
3、)。 结果22.1 55例患者病灶分布包括单节段病灶17例,多节段病灶38例,共117个病灶。下胸椎发病率最高,占总数的62.7%,其中全胸椎节段性病变2例,跳跃性病变4例,双侧对称性病变38例,单侧病变17例。病灶的分布与大多数文献报道一致1 2.2 MRI显示TLF呈结节状突起,自椎管后缘突入椎管内,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结节性突起可局限于一侧或两侧,多对称分布于两侧。 结节状突起为椭圆形或三角形。 多节段病变呈纵向连续串珠状,相应的硬膜囊和脊髓受压变形凹陷,T2WI上清晰显示。 轴位扫描可以详细了解各节段的TLF预防程度,是否有双侧对称性起病和钙化。 2.3 55例病
4、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其中椎间盘突出55例,椎体及关节骨质增生27例。根据杨宝莲分类,硬膜囊受压度15例,度32例,度8例。 讨论黄韧带是一种薄而坚韧的弹性纤维组织,位于上下椎板之间,颜色为黄色,故命名为黄韧带,是椎管内的主要韧带之一。其上部附着于椎板的前下缘和下关节突和横突的根部,其下缘终止于下椎板的后上缘和前上关节突。内缘靠近硬膜囊。正常黄韧带在所有MRI序列中呈低信号,厚度为2 mm。如果厚度超过3 mm,应视为TLF3 胸部TLF可以是单节段或多节段。单节段病变通常位于下胸椎。多节段病变可以连续受累,也可以跳跃式受累。受累的黄韧带大多两侧对称,但一侧受累也不少见。广泛病变者沿
5、椎管后缘纵向延伸。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尤其是矢状面T2WI,除了显示黄韧带增厚外,还可以发现是否有椎体、阑尾骨质增生。 轴位扫描测量TLF和椎管狭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临床手术规划具有指导意义。 虽然CT可以显示黄韧带,但由于设备的限制,胸椎黄韧带的显示受到一定的限制,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MRI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扫描,范围大,可以显示多节段病变。 第二,MRI可以多序列成像,可以清晰区分各种软组织,便于黄韧带的显示,显示硬脊膜囊是否受压,椎管是否狭窄,还可以知道脊髓受压后的软化、坏死、水肿等情况。 然而,MRI对钙化的敏感性不如CT。如有必要,两者结合更有利于TLF的诊断。 参考文献:1 Kudo s,OnoM,Russell Wj Thoramenta Flava的OSS认证j。AJR,1983年,141 (1): 117121。2杨宝莲,韩华东。人皇肥大致椎管狭窄42例MRI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年。16(12):744745.等.无骨化黄韧带增厚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7,8(6):99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