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摘要】探讨60例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中潜在危险因素的处理及护理。 对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手术。 对预防术后并发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胰腺癌糖尿病护理糖尿病是外科护理中经常遇到的内分泌系统并发症,在胰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 随着临床上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两种疾病的并存使得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增加了胰腺癌手术治疗的风险。 近两年来,我科共为60例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手术。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52 75岁,平均58.3岁,住院时间11 6
2、0天,平均28天。39例患者入院前有二型糖尿病病史,21例患者入院后诊断为二型糖尿病。本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胰腺癌。 方法对32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手术。 16例125i粒子胰腺肿瘤患者行胆管植入-空胃-空肠吻合术,12例5-FU凝胶胰腺肿瘤患者行胆管植入-空胃-空肠吻合术。 3术后护理3.1血糖的控制与护理使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术前所有患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静脉或皮下注射胰岛素,遵循小剂量个体化调整的原则。 我们常规在早餐和晚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用袖珍型快速毛细血管血糖仪监测。我们每天三餐前后监测指尖血糖,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剂
3、量,控制空腹血糖水平小于8 mmol/L,并以此胰岛素剂量为参考指导术后胰岛素用量,使血糖水平保持稳定。 术后血糖不能降得太低或波动太大,要避免低血糖。 该组没有出现低血糖。 术后禁食水期间,主要给患者静脉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用袖珍型快速毛细血管血糖仪每天早晚监测他们的血糖,根据血糖值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静脉输注胰岛素时注意均匀输入,防止血糖水平受输注速度影响。 3.2胃肠道症状的观察与护理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缓慢,糖尿病是影响胃肠动力的基础疾病1。此外,手术引起的解剖关系改变、部分神经支配受阻和维持神经激素调节障碍是持续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2 植入25 I粒子和5-F
4、U凝胶也会影响胃肠功能。 该组患者大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不能进食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精神和营养状况。 该组中有两名患者因频繁呕吐而不得不再次禁食进行胃肠减压。消化道功能障碍引起的营养不良影响切口和胃肠吻合口的愈合。 本组所有患者术后观察肠鸣音变化,早晚各记录一次,每2小时翻身一次,促进肠道蠕动恢复。术后常规给予甲氧氯普胺增加胃动力,麻醉后让患者取半卧位,鼓励其早下床,鼓励其饭后进食,消除患者精神紧张因素,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 3.3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胰腺癌手术后的引流管有很多,包括胃肠减压管、尿管、胰管和多根腹腔引流管。 正确护理和观察这些引流管是非常重要的:(1)为了减少尿路感染,应
5、尽早拔除导尿管,本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后第一天拔除导尿管后均可正常排尿,无任何尿潴留;(2)胃肠减压装置应保持持续负压状态,每4 6小时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保证胃管通畅;(3)正确识别腹腔内各引流管并做好标签标记,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每周更换各种引流袋两次。更换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主管医师,以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3.4醋酸奥曲肽的治疗与护理醋酸奥曲肽是人生长抑素的合成类似物。其药理作用与天然激素相似,可减少胰腺分泌,预防胰瘘。治疗剂量为0.1毫克/次,每8小时皮下注射一次。应严格控制醋酸奥曲肽的注射间隔和剂量,保持其在体内的药物浓度
6、水平,保证疗效。 3.5膳食指导糖尿病患者的膳食构成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强调“少食多餐,忌甜食”,既可避免一次饮食过量引起的胃肠饱胀不适,又可避免饮食过量超过胰腺负担引起的血糖过度升高,还可避免低血糖。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术后患者,每天应进食5 6餐。 讨论胰腺癌和糖尿病都是全身性疾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使病情更加复杂,这对外科护士和术后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胰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明显增多。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外科护士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相对缺乏,容易对这类患者术后护理的特殊性重视不够,可能会严重影响术后康复。 全面了解胰腺癌合并糖尿病与手术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术后全面观察此类患者,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提供依据,从而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减轻其痛苦。 【参考文献】1。秦新宇。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动力障碍。中国应用外科杂志,1999,9 (6): 325-326.2吴彦涛。腹部手术后器官运动障碍的诊治原则。中国应用外科杂志,1999,19 (6): 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