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胰管外引流和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doc
-
资源ID:38086
资源大小:8.2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临床医学论文-胰管外引流和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doc
1、 临床论文-胰管引流和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关键词】胰管引流和肠内营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我院第一附属医院自2003年至2007年共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术中应用胰管引流和肠内营养技术预防并发症。 对3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胰管外引流和肠内营养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中的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29 72岁,平均55.3岁。 其中胰腺癌13例,壶腹癌7例,胆总管中下段癌9例,十二指肠肿瘤2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1.2手术方法首先确定肿瘤能否切除及切除范围,然后依次切除约50%的胃,横
2、切胆总管,横切肠系膜上静脉左侧胰腺,分离十二指肠第四段,最后切除十二指肠、胆总管、胰头及胃远端。 用4 #丝线“8”在胰残端上下边缘常规缝合2 3 cm游离胰残端,不仅能止血,还能缝合切开的小胰管。 选择一根长40厘米、粗细与胰管相近的硅胶管,切开若干侧孔,在胰肠吻合口前插入胰管约4 5厘米,用1号丝线将一根针缝合固定在胰管上缘,然后离胰肠吻合口12厘米处,从胆肠吻合口远侧的肠腔引出, 将荷包缝在肠壁上,将引流管埋入隧道内2 3 cm,然后引出体外,术后连接低负压吸引器。 经横结肠系膜切口抬高空肠远端,距空肠断端1cm处,间断缝合空肠后壁的浆肌层和胰腺后壁的包膜,用丝线固定,然后将整个肠壁与胰
3、腺组织间断缝合一周。 最后将空肠前壁浆肌层与胰腺前壁被膜间断缝合,使胰腺插入空肠约2cm。 需要注意的是,肠套叠部分空肠残端的直径与胰腺残端的直径相等,肠套叠后肠内不能有张力,以保证空肠有良好的血液供应。 在离胃空肠吻合口远端10cm处的输出端空肠壁上切一个小孔,放置蘑菇头导管,缝合导管周围的空肠壁,从左侧腹壁另一个切口引出造瘘管,用外侧腹膜缝合固定管周围肠壁3针,固定造瘘管,用于术后肠内营养。 或者在手术中把鼻肠管放在Trautzfeldt韧带下15厘米处。 1.3并发症胰瘘观察:腹腔引流管淀粉酶浓度高于正常血清3倍;胆瘘:引流液含有肠液和胆汁;出血:引流液中含有大量血性液体;切口裂开:腹部
4、彩超提示吻合口周围有液体;肺部感染:胸片显示肺炎;胃瘫:胃排空障碍 结果本组3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瘘1例,胆瘘2例。含高浓度胰淀粉酶的液体用腹腔引流管引流,每日20 50 ml,量逐渐减少。术后第17天停止。拔了腹腔引流管,治愈。 1例大出血,但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平稳。除保持原有引流管通畅外,在第二次局麻下经右下腹壁置入引流管,引流深红色血液,逐渐减少恢复。 1例胃瘫和1例切口裂开经对症保守治疗后痊愈。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4%(5/31) 讨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胰漏、胆漏、出血、胃排空障碍等。,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是胰头和壶腹肿瘤的主要治
5、疗方法,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 50%。 其中,胰肠吻合口瘘和胆总管空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腹腔感染和大出血的重要原因。 由于胰酶与胆汁、肠液混合后可被激活,腐蚀接触的组织,消化失活的组织,导致吻合口瘘和腹腔内不可控制的感染。如果胰液腐蚀血管,会造成腹腔大出血。 胰液外引流的应用,可以每天直接观察胰液的引流情况,避免胰肠吻合术中胰液滞留,胆盐激活消化组织,导致胰漏。 术后2周可拔除胰腺引流管。 另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切除范围广,术后机体容易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而且大多数患者术前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因此,术后营养支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机体免疫功能,加快术后康复。 自2003年以来,我院完成了31例套叠吻合、胰管外引流、肠内营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4%。 表明胰管外引流和肠内营养技术能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该技术操作简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