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的护理【摘要】目的避免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各种因素的发生,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分析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容易影响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各种因素。 结果患者的心理因素、输注部位的选择、机器故障的处理和护士的责任心是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主要因素。 结论护士对胰岛素泵操作的掌握、密切的临床观察和患者的心理因素是保证胰岛素泵最佳疗效的前提。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护理胰岛素注射疗法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入和利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异型增生,并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1 胰岛素泵治疗是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CSII),可以模拟正常胰岛的生理
2、分泌节律,24小时持续向基础输出量的患者注射微量胰岛素,持续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内。是目前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2004年11月,我科开始引进美国微型胰岛素泵,先后对23例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在控制血糖和缩短疗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影响因素,现将胰岛素泵疗效的护理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23例住院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38 81岁;病程3 19年,平均8.5年。 有8名1型糖尿病患者和15名二型糖尿病患者。 除1例并发左心衰竭,1例双下肢干坏疽并发感染外,其余血糖控制稳定出院。 2影响胰岛素泵疗效的护理因素2.1
3、患者的心理因素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对治疗过程的了解对糖尿病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2 因为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是一个比较新的方法,患者对它有一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我们观察到患者在设置泵之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对安装泵控制血糖持怀疑态度。该组约有10名患者担心血糖控制不好,浪费金钱,耽误治疗。7名患者担心24小时带泵会造成不便或出现故障,不知道如何处理。6例患者认为使用仪器后可以不规律进食,影响疗效。 2.2输注部位的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可影响胰岛素的吸收率。本组4例经前臂内侧输注,1例未避开皮肤硬结,影响血糖控制。 2.3机器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泵内的输液用完,软管堵塞,管子折叠,泵的电池不足
4、。 在这组案例中,5次软管堵塞,3次折管,2次泵内胰岛素溶液用完没有及时补充,1次泵内电池电量不足,这些故障都影响了药液的正常输入,降低了泵的功效。 2.4护理人员全面、细致、密切的临床观察是保证胰岛素泵疗效的关键。 本组有2例患者在输液部位出现药物渗漏,但护士没有仔细观察病情,发现不及时,导致剂量不足,血糖控制不理想。 对策3.1做好糖尿病教育和患者的心理护理糖尿病教育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不可缺少的手段,可以缩短护患距离,提高患者的治愈率3 (1)首先,根据患者的职业、性格、经济状况等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正视病情,调整心态,树立信心,让身体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方案。 (2)向患者解释胰岛素泵的
5、特点,即可以避免一天多次皮下注射的痛苦,并且可以随身携带。饭前给胰岛素非常方便,使工作生活更加轻松,消除了患者担心24小时带泵带来的生活不便,解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更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4 (3)向患者演示泵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机器报警的应急处理及需要考虑的实际生活问题。 结果7例患者均解除了顾虑,同意使用泵治疗。 3.2做好置泵前的护理工作,保证置泵的正常运行(1)置泵前的准备工作:操作前,护士应检查仪器性能是否完好,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管子连接是否正确,输液管是否通畅,以便将药液准确地注入患者体内。 (2)护士应掌握泵的操作知识:护士应掌握胰岛素泵的降糖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报警识别
6、和处理。 安装储液管和输液器时,注意储液管上的刻度应显示在泵窗口,以便观察剩余的胰岛素;注意检查胰岛素储存管和加注软管内是否有气体,如有应及时排出。 (3)选择合适的输注部位:胰岛素泵的输注部位一般选择腹脐周围的疏松皮肤,避开皮肤和腰带或内衣边缘的硬结、水肿,不断更换或交替选择。 3.3放置胰岛素泵后,做全面细致的护理观察,确保胰岛素泵的最佳疗效。(1)熟悉常见故障的处理及减少措施:放置泵后,防止管道过度扭曲折叠,减少机器故障的发生,熟悉泵常见报警不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2)穿刺部位皮肤的观察:置泵时严格无菌操作,置泵后检查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水疱、硬结等现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充注软管在
7、皮下放置3天后,需要更换新的注射部位,新的注射部位需要距离最后一个注射点三个横指以上。 (3)护士应加强责任心:仔细、细致、全面的观察是保证胰岛素泵疗效的关键。要求各班护士对带泵患者进行床边交接班,按时巡视病房,及时发现影响药液正常输入的不良因素,保证胰岛素泵的疗效。 4讨论胰岛素泵是目前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最佳手段。虽然使用准确、灵活、安全、方便,基本符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个体化原则,但在使用时,护士仍需从患者心理、掌握泵的操作、处理常见故障、密切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以保证胰岛素泵的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1。朱守美。胰岛素应用的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 (12): 925.2范利峰,潘长宇,田辉,等.全程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1,36 (4): 249.3李晓萍,陈红,姚。糖尿病教育对二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 (1): 29.4邓新爱,郑,.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中国护理杂志,2003,38 (9): 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