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临床论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瘘的观察与护理【论文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瘘;双套管连续负压冲洗;【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瘘的症状观察及护理,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方法总结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瘘的观察和护理。 结果通过积极治疗、有效引流、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营养支持和精心护理,10例患者治愈出院。 结论除常规护理外,严密的临床观察,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加强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特别是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是护理的重点。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和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手术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肠瘘是术后常见的57d
2、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5 7d。 肠瘘治疗困难,病程长。 一般采用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营养支持,使用生长抑素抑制胃肠液分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是治疗的关键。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科共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0例,术后并发肠瘘15例,治愈10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70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39 66岁,胰头癌51例,十二指肠癌10例,壶腹癌9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术后并发肠瘘15例。经积极治疗,10例治愈出院。 1.2观察患者情况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肠瘘时,病情严重,肠瘘的愈合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感染、
3、出血、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由于体液和营养物质丢失过多,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和引流液性质,根据病情精心护理。 1.2.1腹部体征观察由于大量胃肠液和食物进入腹腔,腹膜刺激可引起腹膜刺激症状: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 腹部穿刺可抽出黄色或草绿色液体。 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变化,倾听患者主诉,尽早发现和诊断肠瘘。 1.2.2生命体征观察肠瘘发生后,炎症可引起发热和白细胞增多。 大量胃肠液漏入腹腔,腹腔内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体温的变化并记录,注意是否有感染、休克、低蛋白血症、酸中毒等。 1.2.3引流管的观
4、察肠瘘发生后,腹腔引流管引出黄色或草绿色肠液,引流管周围敷料可有黄色渗出。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数量并记录,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及渗出液的颜色、性质并记录。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肠瘘患者病程长,长期卧床,引流管多,营养状况差。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衣物清洁干燥,勤换药,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做好全身皮肤的清洁护理,预防口腔感染、褥疮、坠肺炎。 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2.2心理护理由于肠瘘愈合时间长,治疗护理过程复杂,患者情绪狂躁甚至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 在护理过程中要做到耐心、细心、关爱。 详细介绍各种治疗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另
5、外,各种操作要轻、稳、准,减少不良刺激。 2.3腹腔内双腹膜管持续负压冲洗的护理15例肠瘘患者均采用李氏滴注式双腹膜管持续负压冲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规保留双腹膜管引流管。肠瘘发生时,无菌操作下连接负压冲洗装置,内管连接二级压力吸引器,外管连接冲洗装置。内外管分叉处用无菌敷料包裹,妥善固定,每天换药。引流管的长度适合防止滑脱。 调节负压,一般为0.02 0.04 kPa。压力太低,就没有吸引作用。负压过高会损伤组织,局部容易形成真空。冲洗液为500 ml生理盐水+240000 U庆大霉素,每日冲洗量约2500ml。冲洗速度根据排水溶液的性质和浓度进行调节。再次冲洗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
6、质,防止血块和组织碎片堵塞内套管。 2.4营养支持肠瘘患者应禁食。肠瘘因为病程长,身体流失的营养多,所以可以用肠内营养:他们可以量力而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空肠造口饲管常规保留。试用时,饲管可慢慢滴少量生理盐水。如无腹痛、腹胀等不适,可用500ml缓慢滴入0.75%。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腹泻等主诉。 逐渐增加剂量、浓度和速度。 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不适,应缓服或停用。冬季注意营养液的加温,减少不良反应,保持营养管通畅。每日点滴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以防堵塞。 此外,可静脉给予营养药物,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低蛋白血症。 此外,生长抑素在肠瘘的治疗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静脉滴注醋酸奥曲肽,可以抑制胃肠液的分泌,减少对吻合口的刺激,有利于肠瘘的愈合。 输液时要注意滴速和局部渗漏。 肠瘘的治疗过程漫长而复杂。护士除常规护理外,应加强临床观察,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加强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尤其是腹腔双套管持续负压冲洗的护理是护理的关键,从而促进肠瘘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