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办学目标(一)小学办学总目标坚持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一切办学目标都是为了学生发展,依法办学,规范办学模式,真正做到一流的领导班子、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色、科研有特效。 (二)具体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全面发展,自强不息,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 自主:具有负责、独立、合群和创造力的人格品质,学会负责、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和学会创造。 2.教师培养目标:三年内,努力建设一支政治方向坚定、职业精神崇高、师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教研能力高
2、超、心理素质良好的新世纪创造性教师队伍。 3.教育质量目标: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是一流学校的主要标志。 “今天接纳一个孩子,明天输送一个栋梁”是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基础学科有强项;B类学科有优势;研究学科可以引领。 培养一大批爱提问、细心观察、思维灵活、善于表达、善于合作、敢于判断、乐于做事、有见解、经常反思、全面发展的创新学习习惯。 4.管理改革的目标:一流的管理水平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管理不是约束,而是激励;不是为了控制人群,而是为了凝聚人心。 通过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改革,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教育过程的创造性,让每一位教师身心愉悦,心胸开阔,内
3、心充实,努力工作,建立整体教育管理的良性运行机制。 (1)团队建设形成学习型团体。 观念新,定位高,管理严,方法多,思维活跃,责任心强;比老师觉悟高,学历高,技能高,业绩高。 (2)团队建设形成示范小组。 以热爱学生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人才为中心的文化科学素质,以诚信为基础的心理素质,以健康为标志的身体素质,以创新为目标的职业素质。 (3)运行机制形成综合竞争实力。 目标导向激励、双向就业激励竞争、公平公正考核、团结协作体现价值、优质优价激励进取、校务公开法治化、民主协商、科学管理。 具体发展目标(一)学校管理目标1。加强“三风”建设 确定“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为校训,“勤于做事,认真做人
4、”为校训,“严谨治学,敬业爱生”为教风,“善于学习思考,严谨自强”为学风。 让老师和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 各条线围绕“三风”开展一系列活动,使“三风”真正成为师生的行动追求,逐渐在校园内形成一定的氛围,弥漫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2.完善制度建设 要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管理漏洞,逐一完善各项制度建设,以刚性的规章制度和柔性的协调、凝聚、约束为表现形式,有效促进各项制度的工作效率,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保障。 3.实行分级管理。 积极创新学校管理体制,建立“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新型学校管理体制,实现学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4.研究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参
5、与进来,扎实推进我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教育环境目标1。构建突出学校个性的校园内部环境。 2.建设文化走廊。 3.为品味创造一个特别的空间。 4.突出特色和亮点 5.突出体育特色。 (三)教师培训目标1。组建学习型组织 逐渐在学校里形成一支热爱读书、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教师队伍,让学习伴随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 2.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帮助每一位老师树立服务意识,倡导“爱教”,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努力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老师。 3.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鼓励教师参加非全日制学习,三年内使我校本科学历教师人数超过90%。 4.提高教学能力 包括现代技术的熟练应用能力、课程开发意识和一定的科研
6、能力。 (四)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标。扎实开展已有项目调研,注重过程管理。 目前,我校注重“校园文明礼仪实践”和“提高学生语文读写能力” 2.在管理上深入探索,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3.循序渐进的教师教学行为,并使阅读、反思、写作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 (五)德育目标1。加强学生行为训练,帮助全校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培养一支敬业、有条理、周到、高效的班主任队伍。 3.建设一支工作能力强、各方面素质高的学生干部队伍。 4.增强学生自律、自强、自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 5.德育系列化,每学年举办“艺术节”,为学生搭建崭露头角的舞台。 6.以主题引领德育发展促进我校德育发展。 (六)学生素质发展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举止、行为和卫生习惯,做到文明、得体、衣冠楚楚。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帮助他们形成四个习惯,即阅读、思考、交流、分享的习惯。 3.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 (七)办学特色建设目标1。加强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建设,有效提高学校体育成绩。 2.加强学生住宿管理,从学校安全入手,努力在学生住宿管理上办出自己的特色。 3.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