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ID:7541842

大小:892.20 KB

页数:144页

发布时间:2023-11-21 12:32:01

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1页
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2页
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3页
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4页
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022年10月 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0月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目录前言1一、任务的由来1二、方案编制目的1三、编制依据2四、方案的适用年限5五、工作程序及方法6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9一、矿山简介9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0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15第二章矿山基础信息17一、矿区自然地理17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22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27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27五、矿山及周边人类重大工程活动情况29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29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31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31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31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37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37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40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40二、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40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41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41第I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地质灾害治理42三、土地复垦42四、含水层破坏修复42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43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43七、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47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49一、总体工作部署49二、阶段实施计划50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51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53一、经费估算依据53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54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56四、总经费汇总与年度安排60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63二、技术保障64三、资金保障65四、监管保障65五、效益分析66六、公众参与67第九章结论与建议68一、结论68二、建议69第II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附图目录图号图名比例尺1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1:100002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3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1:100004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图1:100005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1:100006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1:10000附件及附表目录序号附件名称1项目委托书2矿山采矿证3关于《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地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意见的报告陕国土资研报[2015]8号;4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地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评审表及专家组名单5编制单位内审意见6矿山企业审查意见7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III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前言一、任务的由来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位于渭南市高新区,北以渭河为界,南到良田乡,西到西小寨村,东以临渭双王地热开采区为畔,行政区划属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管辖。矿区面积13.65km2,生产规模12万m3/a,属中型矿山。2017年6月,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编制了《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地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以下文中简称“原《治理方案》”),原《治理方案》已过服务期,不再适用;矿山前期未曾编制过《矿山土地复垦方案》。为保护矿山及周边地区地质环境,减少地热水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周边地区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切实落实国家关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相关政策。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及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7】11号)文)等有关文件精神,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陕西普惠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开展《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二、方案编制目的1、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地热水资源开采,避免资源浪费,有效解决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环境和土地损毁等问题,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积极贯彻《土地复垦条例》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2、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及“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保证地热水开采中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3、通过预测地热水资源开采是否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合理规划设计,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减缓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4、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治理工程,建设绿色矿山。5、为矿山基金提取和基金使用提供技术支撑,为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实施管理、监督检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落实情况提供依据。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1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6、指导矿山企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三、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1996年8月24日,2009年8月27日第二次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19年8月26日第三次修订,2020年1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2015年1月1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I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6号),2014年7月29日第二次修订;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年3月1日起实施;7、《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2011年3月5日;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自然资源部令第5号修订),2019年7月24日起实施;9、《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6号),2013年3月1日实施,2019年7月16日修正;10、《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陕西省常务委员会,2004年8月3日修正);11、《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8年1月1日起实施);12、《陕西省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办法》(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73号),2013年11月29日;13、《陕西省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陕西省政府2016年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第2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政策文件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2017年1月3日;2、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第2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2017年03月22日;3、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财建[2017]638号),2017年11月6日;4、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7]11号),2017年2月20日;5、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环境保护厅《陕西省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案》(陕国土资发〔2017〕19号),2017年4月;6、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环境保护厅质监局银监局证监局《关于印发陕西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7〕78号),2017年;7、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快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通知》(陕国土资环发[2017]39号),2017年9月25日;8、陕西省国土资源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8〕92号),2018年7月12日;9、《关于进一步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8]120号,2018年10月23日);10、《关于全面做好2019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的通知》(陕自然资发[2019]15号);11、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陕自然资规〔2019〕1号),2019年1月11日;12、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做好2019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的通知》(陕自然资发[2019]15号);13、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技术要求与验收办法》的通知,(陕自然资规[2019]5号,2019年12月30日);14、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19-2020年)》的函(陕自然资函[2019]227号,2019年11月14日)。(三)规范标准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2016);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第3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40112-2021);4、《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测规范》(DZ/T0220-2006);5、《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6、《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7、《矿区水文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9、《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GB/T51040-2014);10、《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一部分:通则)》(TD/T1031.1-2011);12、《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四部分:金属矿)》(TD/T1031.4-2011);1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14、《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1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16、《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1039-2013);17、《土地整治项目基础调查规范》(TD/T1051-2017);18、《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TD/T1055-2019);19、《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1、《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2003年);2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11年);2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11年);2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11年);2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2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27、《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28、《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DD2006-02);29、《陕西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陕西省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陕西省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陕西省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2017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版)。第4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四)技术资料1、《中国区域地质志·陕西志》,陕西省地质调查院,2017年6月;2、《陕西省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50万),陕西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1990年;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长安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2016年11月;4、《陕西省关中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陕西省地矿厅,1999年;5、《陕西省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调查评价报告》,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09年;6、《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热4号井成井报告》,西安天地行地热井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1.3;7、《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WR4-1H井成井报告》,濮阳市亨通钻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3.10;8、《陕西省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区划报告》,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2014年;9、《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地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陕西省煤田地质局水文队,2015.1;10、《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地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陕西省一三九煤田地质水文地质有限公司,2017.6。四、方案的适用年限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地热矿为已建矿山,不存在基建期。根据《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地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开采方式为泵抽,设计生产能力为12万m3/a,矿山可服务年限为30年,矿山已服务年11年,剩余服务年限19年;不考虑矿山环境问题发生的滞后时间。最终确定本《方案》服务年限为19年,适用年限为5年,基准期以本《方案》批准时间为准。本《方案》实施期分为近期和中远期,近期为适用年限,中远期为适用年限以外的14年(表0-1)。本《方案》每隔五年应重新修订,若遇矿山企业投产超过服务年限、矿山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的,应当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表0-1本方案适用期及治理规划期划分表序号类别时间段年限(年)备注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近期2022-20275即适用期2中远期2027-204114第5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收集资料及现场踏勘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等调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编写和图件编绘五、工作程序及方法(一)工作程序本《方案》编制工作按图0-1程序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分区图0-1工作程序框图(二)工作方法根据项目的特点,本次工作主要采用收集资料、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具体工作方法如下:1、矿山资料收集在收集了矿区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土地、植被资料的基础上,还收集了矿山开发利用等相关资料。主要有《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和《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地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通过分析已有资料情况,确定需要补充的资料内容;初步确定现场调查方法、调查线路和主要调查内容。2、野外调查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野外调查采用1:10000地形图做手图,典型的地貌、岩土体、斜坡结构、工业场地及生产生活区场地等进行数码拍照。调查方法采用路线穿插追踪法,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地表水活动,地表植被发育状况,矿区的土地资源状况,矿山开采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等。3、室内资料整理第6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在综合分析研究既有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方案编制大纲中的工作程序,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进行了经费估算和效益分析,并做出相关结论与建议,最终编制完成《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三)工作概况及投入工作量公司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踏勘,收集了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储量核实报告等基础数据,从自然、环保、水利等部门收集了评估区(含复垦区)及周边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等资料;并分别于2021年12月8日~12月9日派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调查了评估区(含复垦区)矿山地质灾害、土壤、水文、水资源、土地利用、土地损毁等情况;采集了相应的影像、图片数据。于2022年2月编制完成了《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完成工作量见表0-1。表0-1完成主要工作量统计项目工作内容单位数量备注调查、评估面积调查面积km213.65评估面积km213.65调查线路km6.0确定复垦责任面积hm20.0312资料收集收集(整理)资料份10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区域地质等土地利用现状图份41:10000标准分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地质调查点个30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其它地质现象地形地貌点个9区内主要地貌类型调查含水层调查点个11土地复垦工作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面积km213.65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点个5矿山地面工程调查点(压占已损毁土地)个4照片及录像数码照片/利用照片张35/15录像分钟5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四)质量评述本次《方案》编制工作主要采用了资料收集、野外调查、室内资料整理及综合分析等手段,工作做到了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及严格的质量管理程序。公司成立了《方案》编制项目部和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第7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质量管理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制度:野外原始资料、中间性成果必须做到自检、互检、组长检查100%,项目负责人抽查资料不少于30%,公司抽查资料不低于10%,对综合成果和图件要100%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形成文字记录。在《方案》编制工作开展过程中,项目部对工作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要求,按照有关规程、规范严把质量关。野外调查资料详实,数据准确可靠,所获资料完整、准确,为成果报告的编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作程序及工作方法符合规范要求。(五)承诺1、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诺①对矿山提供的各类原始资料基础数据负责,确保提供资料无伪造、篡改等虚假内容,对《方案》结论真实有效性负责。②我公司将在依法批准的矿区范围内,严格按照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开采活动,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③依据“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力争建成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山发展模式。④依规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基金专用账户,按时、足额、存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费用,费用不足时应及时追加。⑤按照管理部门审查通过的《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严格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接受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督和指导。⑥如有违反,愿自觉接受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判罚。2、陕西普惠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诺本公司收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矿山企业、县自然资源局及野外调查资料,公司承诺《方案》中涉及的基础数据、结论均真实有效,无伪造、编造、篡改等虚假内容。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8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简介(一)矿山基本概况1、矿山名称: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2、矿山地点:渭南市高新区;3、开采矿种:地热;4、矿山企业: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5、企业性质:民营企业;6、建设规模及能力:矿区面积13.65km2,生产规模12万m3/a,属中型生产建设规模矿山,设计服务年限30a;7、开采标高:-1894m~-3521m;8、开采方式及用途:井内热水泵抽水开采,地热水用于供暖。9、生产状况:已建成,投产。(二)地理交通位置矿区位于渭南市高新区,北以渭河为界,南到良田乡,西到西小寨村,东以临渭双王地热开采区为畔。区内人口密集,310国道、高铁穿境而过,以及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见图1-1)。第9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区位置图1-1矿区交通位置示意图第9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三)矿权设置高新地热开采区位于双王地热开采区西侧,矿区面积为13.65km2,如图1-2。矿区范围由以下5个拐点坐标圈定(表1-1)。开采矿种为地热,采用地下开采,开采标高为-1894m~-3521m,生产规模为12万m3/a。表1-1矿区范围坐标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编号X坐标Y坐标编号X坐标Y坐标1************4************2************5************3************图1-2矿区范围及周边矿权分布示意图(红色区域)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服务年限矿山建设规模依据《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地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其审查意见书,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开采热储为新近系蓝田—灞河组和高陵群孔隙裂隙型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热储,设计地热井生产规模为12万m3/a,属中型矿山。第10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开发方案目前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仅有WR4、WR4-1H对井回灌系统,供暖面积10万㎡,结合渭南市高新区发展战略规划,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恰为高新区规划的“六大产业园区”(在建过程中)之所在。渭南职教园区是“六大产业园区”的主要地热供暖市场,规划建筑面积400多万㎡。按照《渭南市矿权设置方案》要求和本区地热资源条件,本矿区总体规划地热供暖面积60-100万㎡。为实现对渭南市高新区职教园区及周边工厂、民宅等城市热力管网未覆盖的建筑物供暖,暂可部署地热开采井3口,回灌井6口(1采2灌)(图1-3),建设中心换热站3座,单座换热站换热能力3.24×107KJ/h(102m³/h,100℃地热水降至25℃回灌)。图1-3矿区总体规划布局示意图(仅规划,井位待定)根据渭南高新区的建设进程,可另选资源条件优越的区域再建两个同职业技术学院模式相似的供暖回灌系统,拟建开采井尽量部署在断裂带上,以便实施回灌作业。表1-2临渭地热区规划地热井基本信息表第11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开采/回灌层开采/回灌深度(预测)采/回段(m)灌量(104m3/a)N2l+b,N1gl2256.30-3879.3030N2l+b,N1gl2256.59-2862.0915358米N2l+b,N1gl2000-365015N2l+b,N1gl2000-365030定N2l+b,N1gl2000-365015定N2l+b,N1gl2000-365015定开发状况已开发已回灌规划中规划中规划中规划中井别开采井回灌井回灌井开采井回灌井回灌井位置职院东北角开发井南职院西侧准确位置待供暖能力(104m2)准确位置待准确位置待序号202021第11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开采井规划中准确位置待定N2l+b,N1gl2000-36503020回灌井规划中准确位置待定N2l+b,N1gl2000-365015回灌井规划中准确位置待定N2l+b,N1gl2000-365015(三)矿山地面工程布局矿区WR4地热工程主要地面建筑有:泵房、地热热交换站,总建筑面积约300m2。WR4地热开采井成井工艺:钻进孔深3900.10m,成井深度3899.50m,0~1998.00m下入J55φ244.5mm技术套管,下部下入J55φ139.7mm生产套管;下入总长1494.23m,其中滤水管70根,总长622.24m。分别在1969.31~1972.02、1952.86~1954.73m和1952.86~1972.02m井段进行止水,止水器采用“天地行”联体伞式止水器。φ244.5mm技术套管与φ139.7mm水层套管穿袖段环状间隙内采用G级油井水泥封固止水,见图1-4井身结构图。第12页 水泥浆封固井深52.53m,套管下深52.03m水泥浆封固311.15mm244.5mm水泥浆封固1950.27m1952.86m1972.02m井深2000.00m,套管下深1998.00m215.9mm139.7mm2234.38m2236.30m止水器井深3900.10m,套管下深3899.50m图1-4WR4井身结构图第12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回灌井WR4-1H成井工艺:钻进孔深2870.00m,成井深度2862.09m,0~1808.0m下入J55φ244.5mm技术套管,下深至1804.00m,φ244.5mm技术套管与井壁之间环状间隙采用G级油井水泥自固井底返至地面全段封固。下部下入φ139.7mm国产石油无缝钢管长度1111.08m,其中隔水管长度838.54mm,滤水管有效长度243.44m。φ244.5mm与φ139.7mm套管重合段长度54m。在1794.4m、2178.75m井段进行止水,φ244.5mm套管与φ139.7mm管外环状间隙内用采用联体伞式止水器进行封固,见图1-5回灌井井身结构图。图1-5WR4-1H回灌井井身结构图表1-3矿区地面工程用地面积一览表序号项目数量用地面积(m2)用地地类用地性质1WR4地热开采井地热井1眼、泵房及换热站300均为建设用地为永久用地,正在办理用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地手续2WR4-1H地热回灌井地热井1眼、泵房12合计312第13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四)资源综合利用方式根据本区地热资源特点,以“梯级开发、综合利用”为开发思路,采取以下措施,保证资源开发的高效、可持续利用:1、“取热不取水(全回灌)ℽ;2、采用“地热+水源热泵”系统实现地热资源梯级利用,供暖末端的设计供/回水温度为50/40℃,地热水经两级板换换热后,为系统提供供暖所需热量,最终以20℃回灌至地层中(图1-4)。图1-4地热梯级利用供暖系统原理示意图(五)地热井工程工艺流程采用“地热+水源热泵”系统实现地热资源梯级利用。其具体为:地热开采井泵抽地热水经除砂后,以100℃的温度进入一级板式换热器,换热后温度降为50℃,流出后通过供热管网直接进入用户,温度降为40℃流出后,分为两条路径,一条是通过水源热泵从提升温度50℃,循环供热;一条是通过二级板式换热器提热后降温为20℃,其尾水经物理悬浮固体及化学沉淀物过滤、经监测达标后回灌至回灌井中。其中WR4井还为学院生活洗浴供水,每天供水为30m3,这部分水尾水待温度降至25℃以下,进入学院污水排污管道经处理后排出。(六)环境保护措施泥浆坑底部做防渗处理(粘土夯实、防渗布至少3层),避免因钻井液渗漏造成潜水污染。采用电动钻井,降低噪音污染。钻井结束后及时清理井场废料、将钻井废液进行处理。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14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井身采取三开结构(图1-5),表层和技术套管段均要求使用石油无缝套管,并用G级油井水泥固井,防止开采(回灌)时下部地热水窜入上部水层。钻井施工时,严格控制钻井液密度和有害组份,防止钻井液渗入地表水造成污染。图1-5地热井井深结构示意图尾水回灌方面,采用“1采2回、同层密闭回灌”的思路,实现100%回灌,零尾水排放。如果地热水用于洗浴,应按照要求排放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一)矿山开采历史矿区有开采井1口(WR4井)、回灌井1口(WR4-1H井),采取地热矿开采活动主要位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地热水主要用于学院生活洗浴用水和供暖,2011年8月开始为学院提供生活用水,每天约30m2洗浴用水,因WR4井水位下降较快、水量减少,严重影响地热井运行安全,而停泵;2012年12月26日-2013年9月20日期间从渭热2井拉水供给,其后恢复正常。2013年在WR4井南侧施工了一眼WR4-1H井的回灌井。(二)矿山开采现状目前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有WR4井和WR4-1H井(见照片3-1和照片3-2),实行“一采一回灌”的采灌模式,供暖面积10万m2,满足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供暖需求。截止2021年底,从“一采一灌”采灌方式来看,地热井产能稳定,运行效果良好。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15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图2-1WR4开采井(镜向260°)图2-2WR4-1H回灌井(镜向30°)第16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二章矿山基础信息一、矿区自然地理(一)气象渭南市临渭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晴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变化明显。渭南市临渭区年均气温13.5℃,无霜期219天,年均降水量570mm,冻土最大深度24cm。由于地形地貌影响,气候水平、垂直差异明显,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临渭区多年(1990~2021年)年均降水量580.19mm,年际降水量变化大。据渭南站观测,年降水量最多达881mm(2003年),最少为301.0mm(1995年),相差一倍以上。年际降水分配不均,降水周期约为18-19年,1984年以来降水量偏少,1995年出现21年来的最小降水年。时间分布上,渭南市临渭区年内各月份和年际间降水量变化较大。一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8月,这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见图1-1。平均每年有0.6场暴雨,日最大降水量为104.8mm(1982年7月31日);主要集中在7、8两月,9月次之,占全年暴雨总数的86%。日降水量在100-150mm的大暴雨仅1982年出现1次。临渭区没有明显的暴雨中心,暴雨大多发生在本区南端黄土梁峁区和秦岭山区。据1980~2001年统计,本区年年都有连阴雨,平均3.1次,最长持续18天(1962年9月22日~10月10日),最短5天。主要出现在5~10月,以7、9月最多,占全年的50%。空间分布上,临渭区降水量地区差别很大,由南向北递减(见图2-2),降水量变动在470-926.2mm之间。南部秦岭山区和黄土梁峁区,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多,年均降水可达到926.2mm;而北部渭河平原区年均降水量仅470mm,相差一倍以上。25020015010050气温(℃)30量值(mm)2520151050-5123456789101112月份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0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多年月平均气温多年月平均蒸发量图2-1渭南市临渭区气象要素图第17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区位置第18页 图2-2渭南市临渭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图第18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水文矿区属黄河流域,附近河流主要为渭河,渭河从矿区北部流过(照片2-1)。渭河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鼠山,经区中部蜿蜒东流,至潼关注入黄河,流长787km。该河系过境河流,区内平均比降1.3‰,河床宽380-850m。河水水量充沛,流量随季节变化大,具暴涨暴落多泥沙特征。渭河年均流量226.68m3/s,多年平均总径流量71.49×108m3/a,多年平均含沙量66.83kg/m3。照片2-1渭河(镜向285°)(三)地形地貌渭南市临渭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南北长,东西短,南北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渭河从临渭区中部流过,以渭河为中心,向南北两侧呈阶梯状上升。总体上,临渭区地势南高北低,最低点为渭河河床,海拔342m,最高点为临渭区东南端箭峪岭,海拔2449m。全区共分5个地貌类型,即河漫滩及Ⅰ级阶地区(海拔<500m)、渭河Ⅱ、Ⅲ级阶地区(海拔<500m)、黄土台塬区(海拔500-700m)、黄土梁峁区(海拔700-1000m)、秦岭高中山区(海拔>1000m)(见图2-3)。矿区位于渭南市城区西北部,地貌单元分为河漫滩、一、二级阶地,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地面高程356~346m,相对高差小,地势平坦(见图2-4)。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19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区位置第20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图2-3区域地貌简图第20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图2-4矿区地貌卫片图(四)植被矿区地处川原栽培区,其植被建群种、优势种和种类基本一样,仅是数量多少,比例大小有异。区内川原广阔,水热资源较为丰富,是陕西省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栽培谷类作物有小麦、大麦、青稞、稻、糜子、谷子、玉米、高粱、荞麦、豌豆、大豆、绿豆、赤豆(小豆)、扁豆等。蔬菜作物有黄花菜、韭菜、洋葱、大蒜、葱、山药、辣椒、茄子、洋芋、番茄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烟草、蓖麻、芝麻、落花生、大麻、花椒、茴香、八角茴香、西瓜、甜瓜、向日葵,竹类、芋子、荻竹等。果树有柿、苹果、桃、杏、梨、李、枣、核桃、板栗、葡萄、石榴、红李、梅等。用材林木有毛白杨、小叶杨、旱柳、垂柳、臭椿、香椿、榆、槐、楸、软枣树、泡桐、刺槐、合欢、栾树、侧柏、黄连木、梧桐、皂荚、桑、构、苦楝,杜梨、加拿大杨、银白杨、新疆杨、响叶杨、紫穗槐等。野生的灌木和草本植物,零星或小片群落于沟头、谷坡、地梗及河岸滩地上。灌木主要有柽柳、杞柳、酸枣、枸杞、悬钩子等。第21页 革本植物主要有阿尔泰紫苑、纤毛鹅观草、白茅、雀变、野菊、野艾、麦门冬、天门冬、半夏、菖蒲、莎草、马蔺、意苡、马鞭草、迎春花等。第21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五)土壤塿土,是临渭区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也是主要农业土壤。分布在渭河平原各级阶地及南部台原上。成土母质多为黄土状物质(系黄土性河流沉积物)和黄土。是自然褐土经人类长期耕种热化,施加土肥,堆积复盖而成。土体结构为蒙金型。上层为厚度约50cm的堆积复盖层,下为原来褐土的层次。复盖层质地为砂轻壤至中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较高,结构良好,透水透气,便于耕作,有利作物根系发育。粘化层质地中壤至重壤,吸收性强,通透性差,有托水托肥作用。耕性良好,耐旱耐涝,既发小苗亦发老苗,加之所处地势平坦,灌溉比较方便,适种作物广泛,生产水平较高。耕作层母质层照片2-2典型土壤剖面(镜向65°)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一)地层岩性矿区位于固市凹陷南部陡坡带中部,第三系——第四系均有沉积,以新近系沉积厚度为主,地层向沉积中心固市一带缓倾。矿区表层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依据《汾渭盆地石油普查阶段地质成果报告》地层划分原则,结合《渭南市高新区地热开采区(WR4、WR4-1H)地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WR4号井钻探揭露地层资料,并参照矿区附近地热井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矿区内自下而上划分为:新近系中新统高陵群(N1gl)、上新统蓝田-灞河组(N2l+b)、张家坡组(N2z),第四系三门组(Q1s)、秦川群(Q2-4qc)。详见WR4号井钻遇地层简表(表2-1)。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22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表2-1WR4号井钻遇地层表地层名称井深(m)厚度(m)岩性综述界系统群组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中、上更新统秦川(Q2-4qc)580.5580.5顶部为黄土层;中、下部为灰黄色、浅灰黄色粘土与灰白色砂砾层、含砾中砂、细砂层互层。下更新统三门组(Q1s)1342.1761.6上部为灰黄色粘土与灰白色中、细砂层略等厚互层;下部为蓝灰色粘土与灰白色中、细砂层略等厚互层。砂层含砾。新近系上新统永乐店群张家坡组(N2z)2394.71052.6棕色泥岩、砂质泥岩夹蓝灰色泥岩与浅棕色、灰白色中、细砂岩不等厚互层。下部泥岩夹石膏薄层。蓝田—灞河组(N2l+b)2996.4601.7上部为棕红色泥岩与浅棕色细砂岩略等厚互层;下部为棕褐色泥岩与灰白色中、细砂岩略等厚互层。局部夹石膏薄层。中新统高陵群(N1gl)3900.1903.7上部棕褐色泥岩与灰白色细砂岩略等厚互层夹石膏薄层;下部棕褐色泥岩夹棕红色泥岩与灰白色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局部夹石膏薄层。棕红色泥岩质软,棕褐色泥岩坚硬;砂岩以石英为主,含砾。1、第四系秦川群(Q2-4qc)埋藏深度:0.0~580.5m,厚度580.5m。岩性:顶部为黄土层;中、下部为灰黄色、浅灰黄色粘土与灰白色砂砾层、含砾中砂、细砂层互层。2、第四系三门组(Q1s)埋藏深度:580.5~1342.1m,厚度:761.6m。岩性:上部为灰黄色粘土与灰白色中、细砂层略等厚互层;下部为蓝灰色粘土与灰白色中、细砂层略等厚互层。砂层含砾。3、新近系张家坡组(N2z)埋藏深度:1342.1~2394.7m,厚度1052.6m。岩性:棕色泥岩、砂质泥岩夹蓝灰色泥岩与浅棕色、灰白色中、细砂岩不等厚互层。下部泥岩夹石膏薄层。第23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新近系上新统蓝田—灞河组(N2l+b)埋藏深度:2394.7~2996.4m,厚度:601.7m。岩性:上部为棕红色泥岩与浅棕色细砂岩略等厚互层;下部为棕褐色泥岩与灰白色中、细砂岩略等厚互层。局部夹石膏薄层。5、新近系中新统高陵群(N1gl)埋藏深度:2996.4~3900.1m,厚度:903.7m。岩性:上部棕褐色泥岩与灰白色细砂第23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岩略等厚互层夹石膏薄层;下部棕褐色泥岩夹棕红色泥岩与灰白色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局部夹石膏薄层。棕红色泥岩质软,棕褐色泥岩坚硬;砂岩以石英为主,含砾。(二)地质构造1、调查区地质构造矿区位于固市凹陷南部的低陡断块带北缘,与固市深凹陷相接。区内构造面貌呈东南向北西递降,构造以断裂为主,见图2-5所示。矿区内断裂为泾阳-渭南断裂(F1):西起泾阳北,经高陵、零口、渭南至华县,东接华山北侧断裂,沿伸约75km,走向NWW-EW-NEE,断面北倾,倾角68°~73°,张性断裂,断距向下变大,为隐伏断裂。该断裂规模大、切割深,继承性活动明显,是地热流体的良好通道和聚集带。WR4、WR4-1H均位于断裂上盘。图2-5调查区地质构造简图(2)地震矿区属于汾渭地震带,是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8-2015),矿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24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三)水文地质矿区地处渭河冲积平原上,巨厚的松散堆积物,为地下水的储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区内地形平坦,降水充沛,为地下水提供了充足的补给来源。因此,区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依据地下水的含水介质及赋存条件,矿区地下水可划分为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承压水两类地下水。按含水介质的埋藏条件又可划分为潜水、浅层承压水、中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1、潜水全区分布,含水层由第四纪全-中更新世冲积物组成,埋深30m以浅,水位埋深小于10m,单井出水量在40-60m3/h(960-1440m3/d),富水性好,水质类型为HCO3·SO4-Na或Na·Ca·Mg及HCO3-Na·Mg型水。2、浅层承压水分布于渭河一级阶地及漫滩,含水层由第四纪全新世早期冲积中粗砂、含砾中粗砂组成。漫滩区含水层稳定,埋深30~80m。水质较好,为HCO3·SO4·Cl-Na型淡水。3、中层承压水分布于渭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含水层由第四纪晚更新世冲积中砂组成,夹多层粘性土。埋深在90-180m,单井出水量在30-80m3/h(720-1920m3/d),,富水性好。渭河以南该地区水质较好,为HCO3·SO4·Cl-Na型淡水。渭河北一级阶地水质较差,为HCO3·SO4·Cl-Na·Ca·Mg型微咸水。4、深层承压水分布于渭河一级阶地及漫滩。含水层由第四纪中更新世冲积中细砂组成,夹薄层砂质粘土。埋深在180-300m,单井涌水量1158~3452m3/d,渗透系数K=6.6~26.24m/d,富水性好。水质较好,为HCO3·SO4·Cl-Na型淡水。渭南地区地热水埋深大多超过500m,属深层承压水,调查区深部赋存有新近系上新统蓝田灞河组合中新统高陵群孔隙裂隙地热水,依据WR4地热开采井抽水试验资料:地热井静止水位160.5m,降深分别为160m、100m、60m时,测得出水量272.52m3/h、171.83m3/h、103.28m3/h。但由于渭南地区热储层特点:含气量大、水头压力大、数量大、温度高,但随开采时间延长,气量减小、压力降低,使得水位下降较快,水量减小,地热井工程实际开采量30m3/h。在回灌情况下WR4井为自流井。井口温度116℃,平均地温梯度为3.03℃/100m。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地热水是埋藏于地表下深层的地热水资源,结合WR4井开采情况分析,热储层特征有第25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两方面:一是含气量大,造成了完井时压力大、水量大、温度高、含气量大,随着热储层气体过快释放,开采一段时间后,压力、温度、水量、气量均下降较快;二是储层物性较差,联通性差(非均质性强),补给微弱,开采一段时间后发生水位、水量过快下降。(四)工程地质地热井工程场地岩土体类型为土体,开采热储层为新近系河流相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等互层的沉积岩组成。依据岩体物质组成、组构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能可分2个工程岩组,各岩组特征如下:1、土体分布于矿区表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Q3al,岩性黄土状土,褐黄色,稍湿,稍密,根据渭南城区工程勘察经验值,该层土体天然重度γ为15.0~16.5kN/m3,內摩察角φ为18°,粘聚力c为20.0~23.0Kpa,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30~140kpa。2、岩体岩性主要为灰褐色、灰绿色、灰色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岩层埋藏深,厚度大,砂岩孔隙率小,结构致密,抗压收缩较强。含水层层段岩性多中粗粒砂岩、岩石固结程度高。岩石力学性好,稳定性好。(五)矿体特征根据矿区地热井揭露地层岩性特征与综合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可划分出第四系保温盖层及新近系上新统张家坡组(N2z),新近系蓝田-灞河组(N2l+b),新近系高陵群(N1gl)三个热储层。现将上述保温盖层与各热储层的特征分述如下:1、第四系保温盖层地层厚度为1342.1m。巨厚的第四系沉积为地热资源形成起到隔热保温作用,同时细粒相粘土层储热条件相对较差,视为隔热保温层。2、新近系上新统张家坡组热储层段(N2z)埋藏深度:1342.1~2394.7m,厚度601.7m。据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反映,该热储层有88层砂岩,砂岩总厚度为320.0m,砂厚比为34.46%,单层厚度最大为14.0m,最薄为0.8m,平均单层厚度3.64m。砂岩孔隙度34.21—58.42%。3、新近系上新统蓝田—灞河组(N2l+b)埋藏深度:2394.7~2996.4m,厚度:903.7m。该地层中据测井解释成果反映,共有49层砂岩,砂岩总厚度为182.0m,砂厚比为30.25%。单层厚度最大为12.1m,最薄为1.4m。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砂岩孔隙度为20.00—31.98%。第26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新近系中新统高陵群(N1gl)埋藏深度:2996.4~3900.1m,厚度:647.4m。该地层中据测井解释成果反映,共有67层砂岩,砂岩总厚度为370.90m,砂厚比为41.04%。单层厚度最大为25.3m,最薄为0.9m。砂岩孔隙度为16.25—26.67%。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渭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渭南高新区”)地处陕西关中东部。坐落在渭南市中心城区西部,东与临渭区站南、杜桥、双王街道办事处相接(以渭清路为界),西以零河为界,与西安市临潼区零口镇接壤。北傍渭河,南依南塬。近年来,高新区立足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制造业主阵地,围绕省内“对标宝鸡、咸阳高新区,加快追赶,缩小差距”和国内“实现排名争先进位”两大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加速产业集聚,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陕西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渭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2021年,生产总值达到107.6亿元,实现两位数增长,排名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9.5亿元,增长7.6%,位居全市第二,高于全市15.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产值完成234.6亿元,增长31.2%,实现近五年新高;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5.4亿元,增长37.9%,取得近年来最好成效。根据渭南市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近三年社会经济情况见表2-2。表2-2高新区2019-2021年社会经济统计表统计指标2019年2020年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88.0187.38107.56地方财政收入(亿元)2.22.1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5221369333961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30141398515470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类型及数量根据渭南高新区自然资源和水务局提供的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I49G035023、I49G035024、I49G036023、I49G036024,2018年12月更新数据,2021年12月收集),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进行统计,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结果见表2-2。由表统计结果可知,将项目区土地利用涉及耕地、园地、林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9个一级地类和旱地、其他园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其他草地、采矿用地、农村宅基地、公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路用地、农村道路和沟渠16个二级地类。第27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表2-2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一级地类二级地类面积/hm2编码地类编码地类01耕地0102水浇地792.050103旱地18.9202园地0201果园44.1603林地0301乔木林地39.6606工矿仓储用地0602采矿用地0.1107住宅用地0701城镇住宅用地261.380702农村宅基地64.5509特殊用地0906特殊用地1.6210交通运输用地1001铁路用地16.011003公路用地26.681006农村道路5.2211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01河流水面5.081106内陆滩涂54.111107沟渠7.901109水工建筑用地19.8712其他用地1202设施农用地7.68(二)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分布1、耕地:旱地面积810.97hm2,占总面积59.41%。主要分布于村庄附近,耕地主要为缓坡地,坡度小于10°。主要的植物种类有小麦、玉米等。2、园地:园地面积44.16hm2,占总面积3.24%,主要树种以花椒树为主。3、林地:林地面积39.66hm2,占项目区面积的2.91%。项目区树种以柏树、槐树、松树、酸枣、山桃树等为主,长势良好,覆盖度降低。4、工矿仓储用地:面积0.11hm2,占项目区面积的0.01%。5、住宅用地:由城镇住宅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组成,面积325.93hm2,占项目区面积23.88%,为矿区主要地类。6、特殊用地:面积1.62hm2,占项目区面积的0.012%。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7、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47.91hm2,占项目区面积的3.51%。由铁路、公路用地和农村道路组成。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86.96hm2,占项目区面积的6.37%。9、其他用地:面积7.68hm2,占项目区面积的0.56%。(三)基本农田分布根据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6-2020年调整完善),项目区地面建筑物不损毁耕地,也无规划的建设压占永久基本农田。第28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五、矿山及周边人类重大工程活动情况经过踏勘调查,调查区内无重要的水源地,远离自然保护区,无露天及井工开采的固体矿产矿权设置,亦无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活动。区内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城市建设(见照片2-3、2-4),属于城市主城区,涉及渭南市高新区崇业路街道办和双王街道办。调查区为城市建成区,建筑物密集,人口密度大。矿山已建成的WR4井位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矿山辅助设施区建设开挖扰动范围对矿区地质环境改变较小。总体而言,矿区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但矿山为点状工程且范围较小,矿山及周边人类对采矿活动影响较小,对本矿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第29页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照片2-3城市建设(镜向80°)照片2-4道路建设(镜向205°)第29页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一)原《治理方案》治理工程执行情况概述根据矿山企业2017年编制的《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地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以下文中简称“原《治理方案》”)可知,矿山为已建矿山,矿区地质环境问题较少。本矿山前期也未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原《治理方案》针对矿山基本情况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矿山建设及生产可能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部署了相应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主要为监测工程。表2-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量序号项目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备注第29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植物防护(种草)m2300开采井、回灌井泵房、热交换站周边破坏的土地2地热井水位、水温、水量监测次/年180每月3次,每年36次3浅部含水层(机井)水位、水量监测次/年180每月3次,每年36次4地面沉降监测次/年10每年2次,3个点,共计30点次。第29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5地热水水质监测次/年30每季度开采井、回灌井水质监测各进行1次,每年6次6浅部含水层(机井)水质监测次/年5每年1次受市场开发等多方面原因,矿山未进行大规模开采,故矿区仍然保持原有自然形态,未因矿山建设工程活动引发各类大的地质环境问题,故导致原《治理方案》未能按计划执行。矿山具体针对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实施了以人工巡查和监测为主的监测工程,完成投资费用3.6万元。矿山企业根据管理要求缴纳了相应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保证金及设立了基金账户。后期矿山实施治理工程和监测工程应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最终通过验收。(二)周边矿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复垦案例分析矿山位于渭南市高新区城市建设区域,矿区周边无适宜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复垦案例借鉴。但根据西安市和渭南市其他相似的矿山可知,针对现状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矿山,基本不涉及土地复垦,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以水土环境调查工作,即预防监测为主。 第30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包括矿山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新构造;水文地质单元位置、水文地质结构、补径排条件;岩(土)体结构组合类型、结构面发育程度、风化及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类型、厚度及特征,尤其是切穿矿床的断裂破碎带。矿床开采条件调查包括矿(体)层位、埋藏深度、厚度、产状、矿体延展范围,矿层(体)顶底板地层、岩性、产状。矿业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调查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影响与破坏,诱发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公司于2021月12月7日成立了项目组,于12月7日搜集资料、编写工作计划,2021年12月8日~12月9日赴野外现场进行调查和搜集相关资料,实际调查了矿区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土壤、生物资源多样性以及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地形地貌景观、地下水污染、土地利用、土地损毁等情况,对矿区地质环境存在问题逐点调查、分析,了解其现状,预测发展趋势及结果。本野外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调查工作布置、内容、精度符合技术要求,符合我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外业调查资料可以满足室内方案编制和图件绘制需要,野外调查成果质量达到预期目的。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1、评估范围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之规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范围应包括采矿登记范围和采矿活动可能影响到的范围,调查区范围包括可能导致矿区遭受地质灾害的区域及矿区开采可能影响到的范围。本次评估结合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区工程建设特点,根据矿区及周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特点,结合地质灾害分布、影响范围、含水层影响范围、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范围、水土环境污染范围、相邻矿区因素及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范围,确定本次评估区范围为采矿权范围,评估区面积13.65km2,评估范围拐点坐标见表3-1。矿山地热水开发利用工程主要分布在矿区中部的项目建设场地红线内,矿权四周边界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及附近无地热水开发利用工程分布,调查范围与评估区范围相同,调查面积13.65km2。第31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表3-1评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拐点编号X坐标Y坐标1************2************3************4************5************2、评估级别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应根据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综合确定。(1)评估区重要程度根据集镇与居民、建筑与交通、各类保护区及文物古迹旅游景点、水源地及土地资源情况,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B列出评估区上述条件的重要程度,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五大因素”中只要有一条能够达到某重要程度,则评估区就确定为该种重要程度,评估区重要程度评定表见表3-2。表3-2评估区重要程度评定表确定因素评估区情况重要程度结论集镇与居民评估区范围内有500人以上居民居住重要重要建筑与交通评估区有郑西高铁、108国道重要各类保护区无各级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一般水源地评估区有高新区水源地较重要土地不破坏耕地、林地、草地等一般(2)生产建设规模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12万m3/a,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D,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中型。(3)地质环境复杂程度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根据地下水、矿床围岩与地面建设工程、地质构造、地质灾害、采空区、地形地貌情况,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C表C.1列出上述条件的复杂程度,依据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确定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定表见表3-3。第32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表3-3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评定表确定因素评估区情况复杂程度结论地下水地热水含水层埋藏深度大于1000m,属新生界新近系碎屑岩类裂隙孔隙型承压水含水层,与上部埋藏深度300m以浅的生活、工业用途地下水含水层,基本无水力联系简单简单矿床围岩与工业场矿体埋藏深度大于1000m,围岩稳定性较好,地面建设工程地基稳定性好简单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简单,矿体产状变化小,断裂为隐伏断裂,活动性弱,对地热水开采活动影响小简单地质灾害现状条件下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简单采空区无采空区,采动影响轻微简单地形地貌地貌单元为渭河一级冲洪积平原,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平坦开阔,地形起伏小。简单(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的确定评估区为重要区,生产建设规模为中型,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A确定本次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二级。表3-4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矿山规模评估区重要程度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估级别中型重要简单二级(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1、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根据野外现场调查,评估区位于渭河河漫滩、一、二级阶地,地形总体开阔平坦,通过现场实地调查,未发现崩塌、滑坡的基本要素,现状不存在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区内不存在发育泥石流的地形条件、物源条件,现状不存在泥石流地质灾害;据区域地质环境资料和现场调查,评估区不压覆矿产资源,不存在地下开采矿产资源的人类工程活动,现状不存在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区内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黄土,不存在可溶性岩层,现状不存在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区内未设置有其他采矿权,也无大规模地下水开采,故不存在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第33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综上所述,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2、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矿山地面工程建设及运营中可能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①矿山地面工程建设及运营中可能遭受现有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第33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面工程主要为WR4地热井场地和WR4-1H回灌井场地,矿山现阶段无新增地面工程规划。根据野外调查,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因此,预测评估矿山地面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②矿山地面工程建设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矿山WR4地热井和WR4-1H回灌井场地等矿山地面工程已经建成,地热井为点状工程,地形平坦,矿山现阶段无新增地面工程规划,故预测矿山地面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2)矿山地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WR4地热井工程采矿活动仅采用潜水电泵抽取地下水,依据《西安地区地热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研究》报告,目前开采的新近系、下第三系热储层埋藏深、地层固结程度高、孔隙率小、结构致密、抗压收缩性较强,结合西安、咸阳周边已成地热井多年开采未发现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情况,预测WR4地热井采矿活动期间引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地热井工程工程运营期间,生活洗浴尾水排入学院污水管道经处理后排入高新区城市污水管网,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小,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1、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主要分为上部浅层含水层和深部含水层(热储层)。矿山主要开采深层承压水,开采深度2394.70-3900.1m,在开采井2234.38-2236.30m进行止水安装一组止水器,在2000m以浅井段进行水泥固井,与区域地表水、浅部含水层无水力联系,现状评估认为采矿活动对浅部含水层影响较轻;实施WR4-1H进行同层加压回灌后,开采井产能稳定,故现状评估认为矿山开采活动对热储层影响较轻。因此,现状评估认为采矿活动对含水层影响较轻。2、矿区含水层破坏预测分析(1)对浅部含水层的影响预测WR4地热井采用潜水电泵抽取地热水,取水层段为2394.7-3900.1m,地热井0~2000.00m下入J55φ244.5技术套管,下深1998.00m;下部下入φ139.7mm下入套管下深3899.5m,分别在1969.31~1972.02、1952.86~1954.73m和1952.86~1972.02m井段进行止水,φ244.5mm技术套管与φ139.7mm水层套管穿袖段环状间隙内采用G级油井水泥封固止水;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与区域地表水、潜水、2000m以浅的承压水无水力联系,因此预测采矿活动对浅部含水层影响第34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为较轻。WR4-1H回灌井在0~1808.0m下入J55φ244.5mm技术套管,下深至1804.00m,φ244.5mm技术套管与井壁之间环状间隙采用G级油井水泥自固井底返至地面全段封固;下部下入φ139.7mm国产石油无缝钢管长度1111.08m,φ244.5mm与φ139.7mm套管重合段长度54m。分别在1794.4m、2178.75m井段进行止水,φ244.5mm套管与φ139.7mm管外环状间隙内用采用联体伞式止水器进行封固,与区域地表水、潜水、2000m以浅的承压水无水力联系,预测采矿活动对浅部含水层影响为较轻。(2)对热储层的影响预测本矿山取水层位2394.7-3900.1m,热储层为新近系上新统蓝田-灞河组热储层全段和中新统高陵群,出水量为30m3/h。热储埋藏深、热储非均质性强、补给微弱,回灌不能达到百分之百,但整体对热储层造成的影响小,故预测采矿活动对热储层影响程度为较轻。根据《开发利用报告》矿山已经进行了相关的水源地保护工作,后期矿山还会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监测与检测工作。综上,综合预测采矿活动对含水层影响小,不会引起矿区及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枯、水质恶化等问题,不会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用水。故预测评估区采矿活动对矿区含水层的影响程度较轻。(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1、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分析根据调查,评估区内无自然保护区、无人文景观、无地质遗迹、无风景旅游区。评估区地貌单元位于渭河南岸一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热井为点状工程,属竖向钻进作业,地热水开采活动依靠地热井抽取2000m深度以下地热水,未改变区内总体地形地貌景观;地表以上主要为配套井房建设,基础开挖深度小于2m,现状井房已建成,与周边场地高程一致,未改变区内总体地形地貌景观,故现状分析矿山开采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轻。2、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测分析矿山已投产,地热回灌井及配套泵房等工程已建成,上述工程建设规模较小,对矿区整体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小;且矿山现阶段也无新地面建设规划。综上,预测分析矿山开采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轻。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1、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第35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地热水使用后的废水进入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污水排污管道经处理后排出,尾水各项指标达到《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中的一级标准允许排放浓度后排入高新区城市污水管网。因此,现状与预测评估地热水开采及排放对周围环境污染较轻。2、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地热水开采需有井房及配套的设施,所占面积很小。开采后的热水输送和后期的废水排放都经过专用管道,无泄漏,对土壤环境无污染。未来的地热水开采与使用同样不会出现任意排放废水的现象,只会愈加规范,严格管理。因此地热井开采及后续的运营不会对土地资源产生新的影响和破坏。综上,现状及预测评估地热井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总体上,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与预测评估影响程度较轻。(六)评估分级与分区1、评估分级分区原则根据项目建设的工程类型、规模、区段特点,结合矿山环境影响程度现状与预测评估结果,“以人为本,以矿山地质环境为本”,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原则,按照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对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及水土环境污染的影响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划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与预测评估分级和分区。2、评估分级分区方法本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与预测评估采用定性分析法。具体如下:(1)评估因子的选取及危险性划分标准根据《编制规范》附录表E“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与预测评估分区主要选取采矿活动遭受、引发地质灾害的程度、对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和水土环境污染的影响和破坏5个差异性因子做为评价指标,共划分了严重、较严重、较轻3个评价标准。(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综合评估分区根据《编制规范》附录表E“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对矿山建设不同工程区块进行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综合评判,每个工程区块的影响程度取值按“上一级优先”,即“就高不就低”原则,只要有一项要素符合某一级别,就判定为该级别。然后,依据“区内相似、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36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区际相异”的原则,对各工程区块进行合并,并根据合并后的区块影响程度进行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分区通过对各因子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再结合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对各区块界线进行必要修整后,得到评估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综合分区,将全区划分为较轻影响区1个区,面积13.65km2,分区特征见表3-5。表3-5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影响程度分级分区表影响程度分区百分比(%)面积(km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险性或影响程度影响程度分级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水土污染较轻区10013.65不发育影响轻微影响轻微影响轻微较轻危险性小较轻较轻较轻2、预测评估分级与分区预测分区原则与现状一致,通过对不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评估结果的叠加分析,将全区划分为较轻影响区1个区,面积13.65km2,分区特征见表3-6。表3-6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影响程度分级分区表影响程度分区百分比(%)面积(km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险性或影响程度影响程度分级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水土污染较轻区10013.65不发育影响轻微影响轻微影响轻微较轻危险性小较轻较轻较轻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的地热水主要用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生活洗浴用水和供暖,地面建设工程主要为:地热开采井1眼、地热回灌井1眼、井房1座,占地总面积312m2,全部位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用地红线内,不需要临时征用土地,不涉及土地损毁。地热井本身对周边土地产生影响和破坏较小,矿山现阶段无规划的拟建工程。因此,预测评估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1、分区原则及方法(1)分区原则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自然、社会、经济”三重属性,因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应遵循第37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以工程建设为中心,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影响大,对矿山工程活动影响大的地质环境影响区作为重点防治区,其次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2)“与矿山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及破坏程度相适应”的原则。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严重区划为重点防治区优先恢复治理,影响较轻区可划为一般防治区靠后安排恢复工作。3)“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引起的危害性相适应”的原则,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或一般区段,若因环境破坏引发的危害性较大或极大,则应划为重点防治区优先恢复治理。4)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合理界定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范围。(2)分区方法1)按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结论,依同级地段迭加分区或依地段罗列分区。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中的结论不同时,其重迭部分级别不同时采取就上原则分区。3)分区兼顾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难易程度、危害程度进行。综上所述,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附录F,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结果和预测评估结果,采用定性方法来划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2、分区结果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2010)、《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并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再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预测影响评估结果,本矿山评估区范围内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防治区,面积13.65km2。表3-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表防治区级别面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防治措施面积(km2)百分比(%)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一般区(C)13.65100现状评估影响较轻;预测评估影响较轻。地面沉降监测;地热井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监测;浅部含水层(机井)水位、水量、水质监测。第38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1、土地复垦区的确定复垦区为生产建设项目损毁土地与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本矿山不涉及损毁、占用土地使用权范围以外的土地,故本方案的复垦区为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复垦区面积0.0312hm2。2、复垦责任范围的确定复垦责任范围由损毁土地和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组成。本矿山的地热水开发利用工程全部位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属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矿山服务年限为长期持续开发利用。故本方案不涉及损毁土地和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不存在露天采矿、烧制砖瓦、挖沙取土等地表挖掘所损毁的土地现象;不会因地下采矿造成土地地表塌陷;无堆放采矿剥离物、废石、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压占的土地,生产建设活动无临时占用所损毁的土地;依据《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TD/T1031.1-2011),本矿山无土地复垦义务人复垦范围,不涉及土地复垦。(三)土地类型与权属采矿权人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地面建设工程均为位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合计建设用地0.0312hm2,均为城镇住宅用地。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39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一)技术可行性分析通过现状与预测分析,评估区矿山地质环境方面,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含水层和水土污染等方面受地热水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较轻。本方案以近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主要技术措施以预防监测为主,即在评估区内进行地热井监测、浅部地下水井监测,监测技术成熟可靠,治理难度较简单,防治措施技术可行。(二)经济可行性分析本方案针对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的地热井监测、浅部地下水井监测措施,通过经费估算分析,估算金额范围在矿山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通过按规定建立起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确保治理工程顺利展开,防治措施经济可行。(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因地热水开发利用工程对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含水层和水土污染等方面影响程度较轻,且尾水处理达标后经排污管道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供暖尾水通过回灌井补充地热水资源,对生态环境影响较轻。因此,采取预防监测措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治理可行。二、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地热水开发利用工程均位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场地红线内,地热水用于学院供暖,不存在地热水外送,该项目不涉及损毁土地和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不存在露天采矿、烧制砖瓦、挖沙取土等地表挖掘所损毁的土地现象;不会因地下采矿造成土地地表塌陷;无堆放采矿剥离物、废石、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压占的土地,生产建设活动无临时占用所损毁的土地;依据《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TD/T1031.1-2011),本矿山无土地复垦义务人复垦范围,不涉及土地复垦。第40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矿山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地面工程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与影响等,上述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均为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责任范围内应治理的对象。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特点,提出如下技术方法及工程措施进行治理。本《方案》布设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不代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设计,矿山企业在进行工程治理时,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单位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进行专项勘察设计。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一)目标任务1、原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2、目标任务根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危害性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预测评估结果,结合矿山生产实际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制定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1)矿山开采应严格按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井口输水干管上应配备合格的计量水表,以便自然资源、水利部门对资源利用进行有效管理。保证规范、安全、合理、有序开采;(2)实行“采前预防,采中治理,采后恢复”的原则,突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标,在开采过程中加强地热水和浅部地下水监测、开采井的维护、地表输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加强防护;(3)开采结束后,采取工程措施,对开采井进行及时封孔,恢复与治理矿区及周围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二)保护与预防措施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主要包括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以及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该地热井生产规模为中型,由于地热水开采的特殊性,因此矿山开采时及开采结束后主要采用以下工程措施进行保护与恢复治理。第41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井孔和管道维护由于该地热水含水层属深部裂隙-孔隙水,矿化度较高,开采井成井时采取了严格的止水措施,现状条件下地热水含水层尚未对上部浅层松散岩类含水层产生影响,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要加强日常井孔结构的维护,保证止水效果,防止井管渗漏,影响上部含水层(尤其是区域地下水开采的主要层位)的水质。在生产运营过程中,要加强输水管道的维护保养工作,避免管道受长期腐蚀,发生渗漏,对周围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2)井孔封堵在开采结束后,应对废弃回灌井进行及时的封孔,开采井作为长期观测孔予以保留;利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对回灌井孔进行全面封堵,防止井孔成为地下含水层的污染通道,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同时对井台、输水管道和附属建筑物、设备进行拆除工作。二、地质灾害治理对矿区现状地质灾害隐患点及生产建设中预测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治理,治理率100%,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确保矿山生产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现状条件下区内无地质灾害点,故无需进行地质治理,但应加强对区内地质灾害的巡查与监测,发现新灾害或隐患及时采取治理措施。三、土地复垦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地热水开发利用工程均位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场地红线内,地热水用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供暖,不存在地热水外送,不涉及损毁土地和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不涉及土地复垦。四、含水层破坏修复地热水开采深度大于2000m,埋深大,其上覆盖有厚达近千米的第四系及新近系松散层,岩性主要为粘土、粉质粘土及中细砂层互层,岩性较致密,热导率较低,具有较好的隔水保温性能,同时成井过程中在泵室段深度进行了水泥固井工艺和止水工艺,现状评估地热水开采对矿区浅部含水层破坏的可能性小,对中深部裂隙-孔隙含水层的影响程度较轻;预测地热水开采对矿区浅部含水层破坏的可能性小,对中深部裂隙-孔隙含水层的影响程度较轻;以预防地热水上串浅部地下水,开展地热水与浅部地下水监测工作。本方案不设含水层破坏修复工作,仅以预防监测为主,详见本章第六小节。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42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地热井工程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用于地热供暖和洗浴用水。地热供暖尾水经物理漂浮固体及化学沉淀物过滤后回灌至回灌井中,洗浴用水尾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渭南市排污渠。供暖热源用水在换热过程中,通过密闭管道经换热板、热泵机组进行换热,换热过程中不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不产生污染物,换热尾水通过回灌井进行回灌,以补充地热水资源,对场地周边环境及地下水不构成污染。预测评估矿山开采活动对水土环境影响程度较轻,以巡查监测输水管道滴漏和排污口水质监测为主。本方案不设水土环境污染修复工作,仅以预防监测为主,详见本章第六小节。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从维护良好的地质环境、降低和避免地质灾害、水土污染风险为出发点,运用多种手段和办法,对地质环境问题成因、数量、规模、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监测,是准确掌握地质环境动态变化及防治措施效果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是本方案主要组成部分。监测工作由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并组织实施,加强对本方案实施的组织管理和行政管理,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一)目标任务(1)掌握矿山工程建设及运行对矿山及其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发展变化,为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依据,为矿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依据。(2)对浅部地下水和地热水的水质、水位(水头)、水温进行长期监测,以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状况;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以防止、减缓地热水上串对浅部含水层的影响、废污水处理不达标的影响和地热水滴漏下渗对表层土壤的影响。(3)了解以往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查漏补缺,及时修正、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方案。(4)为竣工验收提供专项报告。(5)为同类工程提供可比资料。(二)监测设计与技术措施对地表变形主要采取人工巡视、测距、测缝等方法进行监测,对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采用GPS定位及航拍摄影、摄像等方法进行监测,含水层系统监测采用手动监测和采样送检等方法,按期进行测量、取样、送检,对地表水质的监测采用采样送检方法,及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时发现问题。第43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监测范围(1)地质灾害的监测范围为地质灾害易发区段,针对本矿山而言,主要为地面变形区段。(2)含水层影响监测范围为水源附近地下水影响范围、生产场区排污口。(3)地形地貌景观的监测范围即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包括矿山工程及影响区。2、监测内容(1)地质灾害监测:主要为地表变形范围、地表下沉量、裂缝等。(2)含水层监测:地下热水开采对地下含水层结构破坏程度、含水层疏干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及地下水水位变化以及地下疏干排水对地表水的影响。(3)水质监测:矿山排出废水类型、年产出量、年排放量、年处理量、排放去向、年循环利用量、年处理量;矿山废水对地表水体污染源程度及造成的危害,井下水源水质监测。(4)地形地貌景观监测:矿山活动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程度和扰动面积、占地面积等。3、监测方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应采用定期现场调查并填表的方法,而对一些威胁大、危害大的区域(如地面变形等)应固定专业监测点进行监测。(1)地面变形监测在采动过程中,定期地、重复地测定观测线上各测点在不同时期内空间位置变化。地表移动观测工作可分为:观测站的连续测量,全面观测,单独进行水准测量,地表破坏的测定和编录。①连续测量在井下未采动前(或观测点未采动影响前),为了确定观测站与开采工作面之前的相互位置关系,首先需要测量各控制点的坐标。在工作中应连续采用矿区GPS点为起始点与起始方向,用全站仪一次测至工作面开采区域观测线的控制点上,其限差要求见下表。高程连续测量采用Ⅲ等水准测量,组成闭合水准路线,采用水准仪按Ⅲ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测量。②全面观测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为了准确地确定工作测点在地表开始前的空间位置,在连测后,地表开始移动之前,第44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应全面观测。全面观测的内容包括:测定各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各测点的距离,各测点偏离方向的距离,记录地表原有的破坏状况,并作出素描。高程测量:在确认观测站控制点未遭碰动,其高程值没有变化的前提下,可直接从观测站控制点开始进行水准测量。所布设的走向观测线的两端和倾向观测线两端设有控制点,水准测量应符合到两端的控制点上。高程测量S2型水准仪配合红黑面尺按四等水准的测量规范要求采用符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的。平面位置测量:水平角观测及距离测量按Ⅰ级导线规范要求,应采用DTM830观测一个测回,允许闭合差±10n1/2。倾角观测一测回。③日常观测所谓日常观测,指的是首次和末次全面观测之间适当增加的水准测量工作。首先,为判定地表是否开始移动,在预计可能移动的地区内,选择几个测点,在短期的时间间隔内进行多次水准测量,以便及时发现测点下沉的趋势,确定地表开始移动的时间。(2)含水层的监测采用人工调查、简易量测方式进行。水质主要通过取地下水,对其化学成份进行监测。重点监测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浅层地下水。水位监测利用现有的水源位置专门监测井,每月监测一次。①水温采用水银温度计或电子温度计对出水水温进行量测,读数精确到0.1℃;水头(水位)采用电测绳进行人工量测,读数精确到0.01m;流量按照地热开采井和回灌井井口水表按时读书记录。②井下采取地下水样时需在水平面下大于3m处,井口采取时需抽水10min以上。所采的地下水样必须代表天然条件下的客观水质情况,其中气温、水温、水位、pH、Ca2+要求现场测量,计数保留两位小数。采样器应进行前期处理,容器应做到定点、定项。取样时应避免外界干扰。对不稳定成分的水样应加入稳定剂,及时在现场密封样品,贴上水样标签。运送过程中应防震、防冻及避免阳光照射。水样送至化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③采样送检应符合《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12998),《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12999),水质分析方法采用原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水质方面浅部地下水进行生活饮用水常规31项分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杆菌、钾、钠、钙、镁、碳酸根离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子以及重碳酸根离子等),地热水进行地热水质全分析。监测过程中,当发现变化异常情第45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况时须加密观测。含水层监测应由矿山企业负责或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3)地形地貌景观监测人工现场调查、航怕、遥感解译等方法进行监测。4、监测点布设按照《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相关要求,结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特点,全区共布设地质环境监测点16处,其中地面变形监测点9处,含水层监测点3处,水质土壤监测点3处,地形地貌监测点1处,具体位置详见附图6。(1)地面变形监测点:矿区布设监测点9处(D1~D9),两条观测线十字相交,每条线布置监测点5个(交点处共用),监测频率为1次/2月。(2)含水层监测:按照《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GB/T51040-2014),布设3处监测点(SD1~SD3),浅部地下水监测点设置在地热井周边开采井共计2处;地热水监测点设置在地热开采井,计1处。水位1次/月,水量2次/月。(3)水质土壤监测点:地热井、矿区农用井设置2处水质监测点(Z1~Z2),井房场地设置1处土壤监测点(W1),定期取水样土样送有分析资质单位进行检测。监测频率为1次/年。(4)地形地貌景观观测点:布设1处(M1),布置在井房场地。监测频率为1次/年。表5-3地质灾害监测点布置统计表监测点编号监测点位置监测对象D1矿区北边界渭河南侧地面变形监测D2西庆屯村地面变形监测D3矿区中部地面变形监测D4桥村东侧地面变形监测D5矿区南边界胜利大街北侧地面变形监测D6WR4井西南侧地面变形监测D7渭清路西侧地面变形监测第46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D8新盛路西侧地面变形监测D9矿区东边界新区东路西侧地面变形监测SD1WR4井浅部含水层监测SD2WR4-1井浅部含水层监测SD3WR4井东北侧浅部含水层监测Z1WR4井水质监测Z2WR4-1H井水质监测W1WR4井房场地土壤监测M1WR4井房场地地形地貌监测第46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5、监测组织及监测成果监测队伍的设定可聘请专业的资质监测单位,也可由矿企技术负责人作为总负责,监测技术人员不少于1人组成矿山专职监测部门或监测作业组,负责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并对监测成果进行汇总填表,并按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定期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交监测数据和成果。(三)主要工作量工作量按照矿山服务年限30年进行统计,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分为近期(2022年6月-2027年5月)和中远期(2027年6月-闭坑),主要工作量见表5-4。表5-4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量统计表序号监测内容监测措施监测点数单位近期中远期合计1地面变形人工观测仪器监测9点次27075610262含水层人工监测采样送检3点次360100813683水质土壤采样送检3点次1542574地形地貌仪器监测1点次51419七、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一)目标任务《土地复垦条例》第七条规定:“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土地复垦监测制度,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土地资源损毁和土地复垦效果等情况”。采用合理、全面的监测和管护措施,确保复垦区土地能够达到可利用状态。土地复垦监测及管护的具体目标任务如下:1、监测工作应该系统全面。土地复垦设计的学科多面广。因此,对复垦区的监测内容不仅包括各项复垦工程实施范围质量进度等,还应该包括土地损毁和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的监测,确保复垦区土地能够达到可利用状态。2、监测方案应分类,切实可行。土地复垦工程措施具有类比性,因此应该根据自然环境和生产建设项目自身特点,分类制定土地复垦监测方案。3、监测设置应该优化。复垦监测点、监测内容以及监测频率等布置,采取科学的技术方法,合理优化,减少生产建设单位不必的开支。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4、建设标准应该依据所设计的国家各类技术标准。第47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5、植被管护可以根据地区的性质、气候、土壤、物化性能、土地利用特点做出考虑,由于项目所在地受人工干扰程度较小,土地复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保障在于养护,即通过合理养护,提高植物存活率,达到预期复垦效果。(二)措施和内容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地热水开发利用工程均位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场地红线内,地热水用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供暖,不存在地热水外送,不涉及损毁土地和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不涉及土地复垦。本项目不涉及土地复垦,及后续的复垦效果监测及管护,在此仅布置土地损毁监测。土地损毁监测:主要监测开采活动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情况。采用原始的人工观察、工具测量和现代化科技监测方法相结合结合,利用GPS与卷尺测量破坏的位置、范围、规模等。通过观察、对比土地利用现状图,确定破坏的土地类型、土壤性质等。布置1处流动监测点,监测频率为每年2次。(三)主要工程量根据上述设计的土地复垦监对其工程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详见表5-4。表5-5土地复垦监测措施工作量统计表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期监测频次监测工程量土地损毁监测人工巡视观测2022年6月~2041年5月每年2次/点38次(1个点)第48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一、总体工作部署(一)部署原则1、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贯彻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并举,综合治理与地质环境、土地资源保护并举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山开发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2、谁破坏、谁治理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合理界定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责任范围,明确采矿权人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义务和责任,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恢复治理基金制度。3、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土地复垦要坚持“三同时”的原则在矿山设计建设、生产运行和关闭过程中,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土地复垦工作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确保矿山地质灾害及时、彻底消除,损毁土地及时复垦,矿山运行与环境同步协调发展。4、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人居环境、生产资源的安全。5、安全可靠的原则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的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突出重点、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明显。6、最优化的原则以最优化的工程方案和治理费用,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二)总体目标任务1、总体目标以“矿山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土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以避免和减少矿山开发建设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土地损毁为目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资源。根据矿山开发建设工程的特点、针对矿山地质环境、土地损毁的现状和预测结论,提出具体、实用、可操作的防治措施建议。具体目标如下: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49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对矿区现状损毁土地和预测拟损毁土地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土地复垦工程,土地复垦率100%。使复垦后矿区的地形、地貌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地理景观相协调,山、水、田、林、路得到综合治理,矿区的生态环境相对于损毁前得到明显改善。(2)对矿山及周边的地质灾害、土地资源、含水层、水土污染和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对土地损毁及时复垦,含水层破坏、水土污染及时治理,对土地资源及地貌景观破坏及时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监测覆盖率100%,综合整治率95%以上。2、基本任务(1)对矿区内不同复垦单元区的损毁土地实施土地复垦、复垦监测。(2)在矿山闭坑后,对破坏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的场地进行地质生态环境恢复。(3)建立矿山环境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预防、监测体系,避免和减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土地损毁的发生,做好即时预警和防治工作。(三)工作部署本《方案》的适用年限为5年(即2022年6月~2027年5月)。参照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工作的“三同时”原则,本方案结合该矿山的开采计划和采矿有效期限,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分近、中远两期实施,其中近期5年,中远期2027年6月至矿山闭坑。概括如下:1、近期:2022年6月至2027年5月主要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土地复垦工作主要进行对损毁土地监测。2、中远期:2027年6月至矿山闭坑主要为边开采边做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在生产中逐步进行前期损毁土地的土地复垦、生态修复等。矿山结束开采生产后,统一进行土地复垦及监测管护工作。二、阶段实施计划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和本方案服务年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分为近期(2022年6月-2027年5月)和中远期(2027年6月-2041年5月)二个阶段,本方案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出如下实施计划。(一)近期计划近期主要建立浅部地下水、地热水以及土地损毁的监测系统,加强后期监测和管护。5年适用期结束时,应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总结,为下一阶段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50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二)中远期计划矿区中远期属地热水开采运行期,仍以预防监测和巡查工作为主。在地热水开采结束后进入闭坑恢复治理阶段,应对废弃井进行及时的封孔等。表6-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阶段实施计划阶段计划年度治理工程类别工作任务阶段实施工程近期生产期前5年(共5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1、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水土环境、地貌景观及地表变形监测;2、矿山运行过程中新发现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工程。土地复垦工程复垦单元水土资源监测土地损毁监测远期规划生产期期第6年至第19年(共14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1、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水土环境、地貌景观及地表变形监测;2、矿山运行过程中新发现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工程;土地复垦工程复垦单元水土资源监测土地损毁监测。三、近期年度工作安排本方案的适用年限为5年,目标重在对近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具体规划的实施。近期阶段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共2项,主要建立并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及土地复垦监测工作。具体的工作安排见表6-2。表6-2近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年度工作安排实施年度工作任务第一年1、建立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开始监测;2、地表变形监测72点次;3、水位、水量监测12点次;4、水质监测2点次;5、地形地貌监测1点次;6、地表损毁监测4点次。第51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二年1、地表变形监测72点次;2、水位、水量监测12点次;3、水质监测2点次;4、地形地貌监测1点次;5、地表损毁监测4点次。第三年1、地表变形监测72点次;2、水位、水量监测12点次;3、水质监测2点次;4、地形地貌监测1点次;5、地表损毁监测4点次。第四年1、地表变形监测72点次;第51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水位、水量监测12点次;3、水质监测2点次;4、地形地貌监测1点次;5、地表损毁监测4点次。第五年1、地表变形监测72点次;2、水位、水量监测12点次;3、水质监测2点次;4、地形地貌监测1点次;5、地表损毁监测4点次。第52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一、经费估算依据(1)《陕西省水利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陕西省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陕发改项目[2017]1606号);(2)《陕西省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陕发改项目[2017]1606号);(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财综[2011]128号);(4)《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TD/T1031.1——2011);(5)《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财综[2011]128号);(6)《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7)《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8)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印发的《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9)《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10)《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计算细则(2009版)》(财建[2009]17号);(1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号);(12)陕西省水利厅关于发布试行《陕西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陕西省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等计价依据的通知(陕水规计发[2019]66号);(13)《关于增加建设工程扬尘治理专项措施费及综合人工单价调整的通知》(陕建发〔2017〕270号);(1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整治工程营业税改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过渡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7〕19号);(15)《关于调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人工单价的通知》(陕建发〔2018〕2019号);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6)“陕西工程造价信息”(2022年第4期),“渭南市工程造价信息”(2022年),材料市场价格等;第53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7)本方案设计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量、土地复垦工程量。根据“谁损毁、谁治理”及“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经费由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筹,从生产费用中列支,作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基金。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估算(一)估算方法本矿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因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主要以监测为主,采用巡查、监测等手段。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经费估算时,参照“陕发改项目[2017]1606号”的费用构成,由建筑工程投资、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施工临时工程投资、独立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融资利息等构成;各项费用详述如下:(1)建筑工程投资建筑工程包括地面巡查、地形地貌景观监测、含水层监测、含水层水位水量水温监测、含水层水质监测,以巡查、监测手段为主,无其他建筑工程项目,单项(次)的巡查、监测费用标准参照类似项目、《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计算细则(2009版)》(财建[2009]17号)、《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中对相应条款的单项(次)取费标准规定。(2)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无。(3)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无。(4)施工临时工程投资:无。(5)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生产准备费、科研勘察设计费、其他等。费用标准参照类似项目、《陕西省水利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陕发改项目[2017]1606号)的相关规定来进行计算。①建设管理费包括以下内容:建设单位开办费:不计取;建设单位人员费:不计取;建设管理经常费:以“建筑工程投资+施工临时工程投资”为取费基数、费率4.5%;招标业务费:包括服务招标、工程招标,以“建筑工程投资+施工临时工程投资”为取费基数,“服务招标”费率1.5%、“工程招标”费率1%;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54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建设监理费:按“发改价格[2007]670号”和“陕价行发[2007]83号”执行;第三方工程质量检测费:以“建筑工程投资+施工临时工程投资”为取费基数、费率0.3%;咨询评审服务费:以“建筑工程投资+施工临时工程投资”为取费基数、费率0.8%;工程验收费:以“建筑工程投资+施工临时工程投资”为取费基数、费率1.5%;工程保险费(不计)②生产准备费:不计取③科研勘察设计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研究试验费:不计取;勘察设计费:以“建筑工程投资+施工临时工程投资”为取费基数,勘察费费率5%,设计费费率5%。④其他:不计取。(6)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费用标准参照类似项目、《陕西省水利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陕发改项目[2017]1606号)的相关规定来进行计算。基本预备费:以“建筑工程投资+独立费用为”为取费基数,费率10%;价差预备费:不计取。(7)建设期融资利息:不计取。(二)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量、监测工程量已在第五章、第六章列出。估算采用最新易投造价软件进行费用估算。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程的工程布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治理费用为332745.19元(表7-1)。表7-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费估算表序号投资或费用项目名称建筑和安装工程投资设备费费用合计占工程部分总投资(%)1工程部分投资261695.00261695.0078.65%1.1建筑工程投资261695.00261695.0078.65%1.3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1.4施工临时工程投资2独立费用44880.692513.49%第55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2.1建设管理费31795.94331795.94259.56%2.2生产准备费2.3科研勘察设计费13084.7513084.753.93%2.4其他3预备费26169.526169.57.86%3.1基本预备费26169.526169.57.86%3.2价差预备费4建设期融资利息工程部分静态投资332745.19100%工程部分总投资332745.19100%(三)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建筑工程估算表见下表7-2。表7-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施工费估算表序号单位工程量单价(元)合计(元)1地面变形监测102691.0093366.001.1人工观测、仪器监测点次164514.002含水层监测100880.0080640.002.1含水层水位、水量、水温监测点次4240.001680.002.2取样点次421957.0082194.002.2水质土壤点次3815.003地形地貌景观监测14272.503815.003.1仪器监测点次261695.00合计102691.0093366.00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一)取费标准及计算方法根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1部分:通则》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年),项目预算总投资由工程施工费、其他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第56页 竣工验收费和业主管理费等)、复垦监测与管护费和预备费五个部分组成。在计算中,单位以元或万元计,取小数点后两位,参考2004年《陕西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概预算编制办法及费用标准(试行)》总则第6条规定:估算单价采用预算定额计算时扩大15.5%。1、工程施工费工程施工费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1)直接费直接费=直接工程费+措施费。1)直接工程费第56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①人工费依照“陕建发[2018]2019号文颁发的《关于调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人工单价的通知》”,建筑工程的综合人工单价取为120.0元/工日;装饰工程的综合人工单价取为130.00元/工日。查矿区所在地为八类地区,工资系数为1.0522,测算人工单价费用为甲类工53.67元/工日、乙类工40.87元/工日,对按陕建发[2018]2019号文规定的综合人工单价调增部分按差价处理,并列入建筑工程单价表中“价差”部分。②材料费计算公式:材料费=工程量×定额材料费定额材料用量从《全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查取。材料单价:主要材料价格参照《陕西工程造价信息》,2019年第2期中含税市场价取值,次要材料以当地市场调查价为准。由于本方案工程所需材料都可就近采购,运距短,且随需随买,因而材料预算单价按照不含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款)材料原价计算,不计材料包装费、运输保险费、运杂费及采购保管费。③施工机械使用费定额施工机械使用费=定额台班数×定额施工机械台班费施工机械费=工程量×定额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以不含增值税款的价格计算,安装拆卸费、台班人工费不做调整。定额施工机械台班数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计取,定额台班费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计算。2)措施费措施费=直接工程费×措施费率措施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施工辅助费和安全施工措施费,结合陕建发[2017]270号文对“安全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扬尘污染治理费”的取费规定,将此三项列入“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的费率、费率按建筑工程取为3.4%,各工程的措施费费率标准详见表7-3。表7-3措施费费率表第57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工程类别土方工程石方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工程其他工程安装工程临时设施费计算基费率222323第57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数:直接工程费(%)0.70.70.70.70.70.7夜间施工增加费0.20.20.20.20.20.5施工辅助费0.70.70.70.70.71安全施工措施费0.20.20.20.20.20.3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2)间接费间接费=直接费×间接费率本项目工程类别包含土方、砌体及其他项目三类,间接费费率取值5%,按照“国土资厅发[2017]19号”文件的要求将“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增加至企业管理费中,根据“完税证明”文件判断矿区处于市区,结合陕建发[2019]45号文件规定取“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三项费率之和为0.48%,因此间接费费率在原基础上再加0.48%。见表7-4。表7-4间接费费率表序号项目类别计算基础间接费费率1土方项目直接费5.482石方项目直接费6.483砌体项目直接费5.484混凝土项目直接费6.485其他项目直接费5.486安装项目人工费65.48间接费中的相关费用项目,如属于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均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3)利润按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计算,利润率取3%。利润=(直接费+间接费)×3%。(4)税金税金是指按国家税法规定应计入工程造价内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本方案按建筑业适用的增值税率9%计算。计算公式:税金=(直接费+间接费+利润+材料价差)×9%。2、设备费本复垦方案无设备费。3、其它费用 其它费用包括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和业主管理费。(1)前期工作费由土地清查费、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勘测费、项目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费和项目招标代理费等组成,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计取。(2)项目监理费第58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工程监理费计费基数为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计取。(3)拆迁补偿费本项目不涉及拆迁补偿问题,因而拆迁补偿费不计。(4)竣工验收费由工程复核费、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编制及审计费、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与标识设定费等费用组成。竣工验收费计费基数为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计取。(5)业主管理费业主管理费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和竣工验收费之和为计费基数,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计取。4、复垦监测与管护费(1)监测费本项目规划设计的土地损毁监测依据《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计算细则(2009版)》(财建[2009]17号)计取为294.56元/点次,土壤质量监测参考“关于呈报《陕西省环境监测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的请示”(陕环站字[2009]75号)中土壤样采集费用、《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年试用)》中土壤样分析测试费用计算得300元/样,复垦效果的监测费用参照同类项目对该项的取费标准结合渭南市市场调研后取为200元/点次。如表7-5所示。表7-5每点次监测费用表项目土地损毁监测土壤质量监测复垦效果监测费用(元)294.56300200(2)管护费按《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计算土地复垦中的管护费,管护工作包括中耕除草、修枝、施肥、浇水、喷药、平岔等。土地复垦成果管护每次500元。5、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指为了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等所增加的费用。可结合实际情况,本项目基本预备费按工程施工费与其他费用之和的10%计取。(二)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土地复垦工程量已在第五章、第六章列出。第59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采用最新易投造价软件进行费用估算。依据矿山地土地复垦的工程布置,矿区土地复垦总投资估算见表7-6。矿山土地复垦工程总费用为14114.76元。表7-6土地复垦工程投资估算总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预算金额(元)各项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1工程施工费11191.0079.282设备费0.003其他费用1640.6011.624预备费1283.169.09总投资14114.76100(三)单项工程量与投资估算矿山土地复垦工程的建筑工程估算表见下表7-7。表7-7土地复垦工程建筑工程费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单价(元)小计(元)一监测与管护工程11191.001监测工程11191.001.1土地损毁监测次38294.5011191.00总计11191.00四、总经费汇总与年度安排(一)总费用构成与汇总本《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静态总经费估算为346859.95元,其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费用332745.19元,土地复垦费用14114.76元。按矿山服务年限19年可采地热流体量******m3计,每m3地热水平均费用0.15元。估算汇总表见表7-8。表7-8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总费用估算表序号费用名称金额(元)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332745.19二土地复垦工程14114.76总费用合计346859.95(二)近期年度经费安排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工程与土地复垦年度实施计划,按照工程的轻重缓急,对本方案的治理经费按年度进行分配,其中其他经费、预备费等按年度治理工程投资占比进行了分配。方案适用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与土地复地年度经费安排及计算见表7-9和表7-10。第60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表7-9近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费用汇总表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经费(元)土地复垦工程经费(元)合计(元)第一年14226.84686.4614913.30第二年14226.84686.4614913.30第三年14226.84686.4614913.30第四年14226.84686.4614913.30第五年14226.84686.4614913.30合计71134.203432.3074566.50表7-10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与土地复垦经费年度安排一览表实施年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与土地复垦工程单价(元)小计(元)费用及预备费(元)年投资额(元)年投资额(元)分项工程治理对象及工作内容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第一年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①建立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含水层和水土污染监测点。②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地面变形监测次7291.006552.002368.3414226.8414913.30地形地貌景观监测次1272.50272.50含水层监测次1280.00960.00取样次440.00160.00水质次21957.003914.00土地损毁监测①建立土地损毁监测点。②对土地损毁监测。土地损毁监测次2294.50589.0097.46686.46第二年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地面变形监测次7291.006552.002368.3414226.8414913.30地形地貌景观监测次1272.50272.50含水层监测次1280.00960.00取样次440.00160.00水质次21957.003914.00土地损毁监测土地损毁监测土地损毁监测次2294.50589.0097.46686.46第三年矿山地地面变形监测次7291.006552.00第61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质环境监测工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2368.3414226.8414913.30地形地貌景观次1272.50272.50监测含水层监测次1280.00960.00取样次440.00160.00水质次21957.003914.00土地损毁监测土地损毁监测土地损毁监测次2294.50589.0097.46686.46第四年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地面变形监测次7291.006552.002368.3414226.8414913.30地形地貌景观监测次1272.50272.50含水层监测次1280.00960.00取样次440.00160.00水质次21957.003914.00土地损毁监测土地损毁监测土地损毁监测次2294.50589.0097.46686.46第61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五年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地面变形监测次7291.006552.002368.3414226.8414913.30地形地貌景观监测次1272.50272.50含水层监测次1280.00960.00取样次440.00160.00水质次21957.003914.00土地损毁监测土地损毁监测土地损毁监测次2294.50589.0097.46686.46第62页 第62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为有效保障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组织保障、技术保障和资金保障措施。1、经营管理形式本矿山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由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全权负责并组织实施,企业法定代表人李志宏第一责任人。成立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项目领导机构,负责项目实施,负责人实行目标责任制,进行目标管理,见表8-1。表8-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项目组成人员及职责表职务职责第一责任人(法人)项目管理活动的决策人项目负责(总工)协助组长管理项目,负责本项目的执行标准及项目质量组员办公室负责项目招标管理地测部负责项目施工技术管理财务部负责项目费用的提取及下拨安全管理部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安全管理环保专员负责项目实施中的环保管理2、项目管理按工程计划统筹安排,按照本方案的年度工作安排,编制年度实施计划,将任务分项分解,落实到各地块,参照表8-1中的职责划分,执行计划和作业设计组织施工。对建设所需购买的设备由矿方按计划统一购置。3、工程管理由总工、地测部主任负责项目的工程管理,应按省自然资源厅的统一要求编制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批准后编制施工图设计,施工严格实行先设计、后施工,并实行施工员追踪负责制。参与人的经济利益与治理质量挂钩,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坚持一个工序检查合格后再进入下一个工序。4、资金管理由财务部管理项目资金,要单独建立项目帐户,建设资金必须做到合理分配,专款专用,实行“追溯”报帐制,即先验收后报帐、拔付。按规定下级单位向上级项目管理部门提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交财务报表,同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受监督。5、信息管理第63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治理工程建设必须配备必要的信息工具,对施工进度、质量、植被生长、资金使用等动态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对各类信息进行汇总、上报、分析和反馈。建设档案全部实行微机管理,建立工程治理资料及资金使用情况档案。同时,积极开展信息交流,及时进行各类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总结、推广并应用先进经验,保证项目取得最满意的效果。‘、安全管理由安全员负责本项目的安全管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法令和规定。建立健全各级安全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安全交接班制,安全教育和事故追查等报告制度。二、技术保障1、本《方案》经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组织评审通过并批复后,矿企应从自身实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与土地损毁情况出发,委托具有相应资质、且在地质灾害勘察设计、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方面有经验丰富的单位承担相应的治理及复垦任务。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实施过程中,若需要对审查批复的治理工程设计进行重大变更时,应按有关规定报批后实施。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的施工承包单位必须有相应的人员、机械、复垦与管护技术经验等能力,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保质保量,达到复垦目标和验收标准。4、配备性能良好的交通运输工具、通讯工具、测量仪器及其他生产设备,分析测试任务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实验室承担,图件制作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处理系统及机助成图系统,确保工程质量。5、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9001-2000)标准的要求,贯彻执行已经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生产过程中严格实施质量三检制度(自检、互检、抽检),确保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6、加强施工过程监理,关键工序聘请专家指导。随时接受主管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64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三、资金保障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建设单位应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单独设账,定期提取,封闭运行,防止挤占、挪用、串用或截留,做到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有效的使用,确保专款专用。矿山企业年度提取的基金累计不足于本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费用的,或低于本方案中估算的年度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费用的,应以本年实际所需费用或本方案中估算年度费用进行补足。根据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环境保护厅印发的《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实施办法》的通知(陕国土资发[2018]92号),矿山企业应在银行设立专用帐户,独立设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基金科目。按《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WR4、4-1H井)地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地热井的设计开采量为12万m3/a,计算结果见表8-1。表8-1矿山企业按月计提基金计算一览表月供地热水(m3)价格(元)矿种系数开采系数地区系数月提取基金(元)占供地热水收入平均(元/m3)10000150.2%1.01.13300.22%0.033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费用平均每m3投资0.15元,计算的基金提取额每m3投资0.033元,基金提取额小于矿山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估算费用。矿山基金提取按矿山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估算费用提取,即每月按1500元提取基金。基金提取后应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不得挤占和挪用,确保专款专用;按要求完成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任务后的年度结余资金,可转接下年度使用。矿山企业不履行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或者履行不到位且拒不整改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进行治理恢复,该费用从矿山企业提取的基金中列出。四、监管保障1、实行项目公告制将整个项目区的范围、面积工程数量以及实施各管理制度等进行公告,以接受社会监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督,对项目区内农民及其他相关人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时进行采纳。2、实行项目工程招标制第65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进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及土垦原则上采用工程招标制,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定标。3、实行工程监理制度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对所有工程的建设内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进行监理。监理单位要按照相关工程监理规范做好项目施工的监督管理,确保所有工程满足设计要求。4、验收制度按照《陕西省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办法》、《陕西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指南》和相关要求对项目进行验收。渭南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对义务人履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情况进行监察,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5、接受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基金提取、使用及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工作情况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进行动态监督检查。五、效益分析(一)社会效益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可以预防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随着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可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有效的保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且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有利于附近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且消除了矿山开采对当地的形象和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团结和稳定,促进社会进步。(二)环境效益通过复垦治理土地,保护含水层,将使区内土地资源得到良好利用,植被得到恢复、增加,经过植被恢复、绿化,改善矿区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加上后期合理适当的监测、管护措施,吸引周边动物群落的回迁,增加动植物群落多样性,实现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长远的环境效益,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可以促进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耕地,防止土地生态条件恶化,促进农业良性循环。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复垦项目实施之后较实施之前植被覆盖率得到明显提高,将有效遏制项目区及周边环境的恶化,在合理管护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66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与稳定性。吸引周边动物群落的回迁,增加动物群落多样性,达到植物动物群落的动态平衡。3、对空气质量和局部小气候的影响土地复垦通过对生态系统重建工程,将对局部环境空气和小气候产生正面与长效影响。具体来讲,防护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可以通过净化空气改善周边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方案实施后,土地合理利用、协调发展,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控制,农作物种植结构将得到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通过综合措施恢复土地的可利用性,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植物防护措施可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美化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不平衡状况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和土壤培肥得到缓解。(三)经济效益本方案充分考虑了矿山现状及可能发生的地质环境与土地损毁问题,因地制宜地部署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既保证了高质量的治理效果,又可以很好的节约治理费用,经济上可行。同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村民的收入。1、防灾减灾,保护群众:通过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可以对区内的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治理,减轻区内地质灾害对矿区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的威胁,经济效益巨大。2、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本方案投资估算较高,工程实施过程中普工、技工等人工需求量大,用工可以从当地居民中雇工,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六、公众参与公众参与能有效地让公众了解建设项目的内容,使该建设项目可能引起的重大环境、生态等问题在土地复垦方案中得到辨析,有利于土地复垦工作的进行,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起到公众监督的作用。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区不涉及土地复垦,本次方案编制不考虑公众参与。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67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第九章结论与建议一、结论(一)矿山基本概况、方案编制依据及适用年限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为已建矿山,矿山企业为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地热水用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供暖和洗浴,矿区面积13.65km2,设计生产规模12万m3/a,属中型规模矿山。本方案服务年限为19年,适用年限为5年,基准期以本方案批准时间为准;本方案实施期分为近期和中远期,近期为适用年限,中远期为适用年限以外的14年。(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1、现状评估(1)评估区调查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2)地热水开采对矿区含水层破坏影响程度较轻;(3)地热井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轻;(4)矿山开采活动对水土环境影响程度较轻。2、预测评估(1)矿区及周边地质灾害现状不发育,预测矿山地面工程和采矿活动遭受、加剧和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2)预测采矿活动对矿区含水层的影响程度较轻。(3)预测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轻。(4)预测评估矿山开采活动对水土环境影响程度较轻。(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面工程占地总面积312m2,全部位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用地红线内,不涉及土地损毁。地热井本身对周边土地产生影响和破坏较小,矿山现阶段无规划的拟建工程,预测评估矿山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本矿山评估区范围内为矿山地质环境一般防治区,面积13.65km2。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本矿山不涉及损毁、占用土地使用权范围以外的土地,故本方案的复垦区为永久性建第68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设用地构成的区域,复垦区面积0.0312hm2。本矿山的地热水开发利用工程全部位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属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矿山服务年限为长期持续开发利用。故本方案不涉及损毁土地和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不存在露天采矿、烧制砖瓦、挖沙取土等地表挖掘所损毁的土地现象;不会因地下采矿造成土地地表塌陷;无堆放采矿剥离物、废石、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压占的土地,生产建设活动无临时占用所损毁的土地;依据《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通则》(TD/T1031.1-2011),本矿山无土地复垦义务人复垦范围,不涉及土地复垦。(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主要有地面变形监测、浅部地下水监测、地热水监测、水质土壤监测和地形地貌监测四个方面。土地复垦工程主要有土地损毁监测。地面变形监测:布设9个监测点,2月监测1次,总监测次数1026次。含水层监测:布设3个监测点,1月监测2次,总监测次数1008次。水质监测为每年一次,总监测次数42次。地形地貌监测:布设1个监测点,1年监测1次,总监测次数14次。土地复垦工程:土地损毁监测38次。(六)经费估算本《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静态总经费估算为346859.95元,其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费用332745.19元,土地复垦费用14114.76元。按矿山服务年限19年可采地热流体量******m3计,每m3地热水平均费用0.15元。二、建议1、严格按《开发利用方案》确定的开采规模进行开采,并按经相关部门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促进矿业活动的健康发展。2、矿山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建设和开采,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提高监测预报水平,及时处理各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第69页 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3、严格按《开发利用方案》实施地热水回灌井工程。4、本方案不代替相关设计。第69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14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陕西金奥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渭南市高新地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由用户(山*水长)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文档提供

发布者:山*水长

上传时间:2023-11-19 09:34:21

认证主体:王*(个人认证)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