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围术期CRP、ESR、WBC变化及临床分析.doc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围术期CRP、ESR、WBC变化及临床分析.doc

ID:39173

大小:9.82 KB

页数:3页

发布时间:2022-02-20 05:46:44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围术期CRP、ESR、WBC变化及临床分析.doc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围术期CRP、ESR、WBC变化及临床分析.doc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围术期CRP、ESR、WBC变化及临床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CRP、ESR、WBC的变化及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患者血清CRP、ESR、WBC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将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A组(26例)采用内窥镜髓核摘除或抽吸术,B组(36例)采用穿刺臭氧消融或射频消融术,C组(35例)采用传统小窗口直视下髓核摘除术。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天和术后7天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沉和CRP。 结果A组大部分三项在术后第一天出现阳性变化,第七天恢复正常。B组三项大部分保持不变;C组术后第1天出现阳性变化;7天后大部分恢复正常并持续增高,1例并发椎间隙感染。 A组与B组、C组与B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而A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动态观察腰椎间盘手术围手术期CRP、ESR和WBC的变化,对观察术后恢复和鉴别并发症具有临床意义。CRP和WBC优于ESR,微创穿刺三项观察指标围手术期无明显变化,手术创伤和反应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液沉淀;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并向微创方向发展。 手术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微创套管手术包括内镜髓核摘除和抽吸,一类是介入穿刺手术包括臭氧消融和射频消融,一类是传统开窗髓核摘除。 97例纳入观察,围手术期检测CRP、ESR、WBC。分析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10月至2008年8月,收治无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类风湿并发症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成年患者97例。 根据病理分类和病情,决定手术治疗方案。结果显示:A组有26例微创插管;B组包括35例介入穿刺;C组:传统开窗术35例。 三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的统计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如表1所示。 表1三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1.2检测手段97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术后7天取空腹静脉血1.6 ml,早晨与ESR抗凝管混合,然后将1 ml血液加入含EDTAK2抗生素的凝血管检测WBC,将1 ml加入干燥管检测CRP。 1.3仪器与方法WBC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器(仪器为法国ABX-60,试剂为广东濠江医药科技公司生产的配套试剂,WBC正常值为4~10109),ESR采用韦氏法,正常值男性为0~15 mm/1h,女性为0~20 mm/1h。 CRP是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合作公司提供的试剂盒(乳胶凝集法)。CRP>6 mg/L时凝集为阳性,但无CRP凝集。 1.4统计分析:定性检查CRP确定阴性和阳性;男性血沉> 15 mm/1h,女性血沉> 20 mm/1h为阳性,其他为阴性。WBC>10.0109/L为阳性(4.0~10)109/L为阴性,全部列为计数资料,进行两两比较,χ2检验。 结果三组患者血沉、CRP、WBC见表2。 三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沉、CRP和白细胞的比较。c组出现1例椎间隙感染,术后第7天出现腰痛,无发热,WBC 12109/L,ESR 42 mm/1h,CRP阳性,经MRI证实,发生率为1.03% 血沉:术后1天,A、C组阳性率分别为84.6%、91.4%,与b组的8.3%有显著差异,与术后7天比较,χ 2 = 0.975,1.05,P > 0.05无显著变化。 CRP:A组和C组患者术后1天分别有88.5%和85.7%为阳性,与b组的5.6%有显著差异,与术后7天比较,χ 2 = 22.36,53.06,P < 0.05有显著差异。 WBC:A组和C组术后1天分别为92.3%和97.1%,与b组的8.3%有显著性差异,A组和C组术后1天和术后7天χ 2 = 27.93,42.5,P < 0.05有显著性差异。 讨论3.1血沉血沉可以作为观察疾病变化的重要指标,但血沉的变化并不是针对疾病的,只能作为疾病变化和治疗的观察指标。 3.2 CRP C反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急性快相反应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少。但在创伤性感染的情况下,血清CRP浓度可在6小时内急剧上升,半衰期短于24小时,表现为下降期短[1,2] 3.3围手术期白细胞计数检查的意义主要是监测有无伤口化脓性感染,监测围手术期使用药物对血细胞的影响。 但轻微增加无明显特异性。 这三个指标都是术后常用的。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后有增高趋势,血沉增高,一般需要3~4周才能持续增高,无特异性。术后短期内CRP升高,一般1周内恢复正常,较为敏感。 WBC是非特异性的,WBC升高与手术创伤大小有关,3~7天后恢复正常。 血沉、CRP、WBC升高是手术应激或手术创伤所致。B组在三组被试中变化不明显。可能是手术方式对组织损伤小,可以认为是真正的微创手术方式。 A组和C组术后均升高,但CRP和WBC在7天后恢复正常,反应敏感。监测术后恢复和感染的相对血沉是有意义的。 CRP的临床意义与ESR相同,但不受红细胞、Hb、血脂、年龄的影响,是炎症感染和疗效的良好指标。 椎间隙感染是椎间盘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但发病率较低[3,4]。一旦一周后CRP和ESR连续升高或降低,然后再次升高,临床症状为严重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振动床试验阳性,具有临床意义。 结合实际情况和MRI检查,诊断椎间隙感染只有一两项甚至三项阳性,但没有症状或MRI客观诊断依据,不能得出临床结论,需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1冯仁峰。急性期和C反应蛋白。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 (5): 258-260.2刘平袁强。骨科手术后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的临床价值。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2,7 (2): 71.3刘文和,李,.腰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3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围术期CRP、ESR、WBC变化及临床分析.doc》由用户(两袖**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