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doc

临床医学论文-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doc

ID:38869

大小:10.61 KB

页数:4页

发布时间:2022-02-20 05:31:22

临床医学论文-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doc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doc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doc_第3页
临床医学论文-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论文-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征摘要目的分析脑脓肿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ct和MRI表现的认识。 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或随访的脑脓肿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和其他颅内压增高。 结果CT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病灶,增强后脓肿囊呈均匀环状高密度带,脓肿中央密度不变。MRI显示脓肿中心区在T1和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而包膜为边界清晰的高信号环,所有脓肿壁上均有平滑的低信号“暗带”。增强扫描显示脓肿壁呈均匀环状强化,内缘光滑。 结论脑脓肿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是敏感、准确、快速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部位脑脓肿。 关键词:脑脓肿;特点;CT脑脓肿是由外部感染通过血源性传播、直接传播、外伤感染等途径侵入脑组织引起的,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感染。近年来,虽然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1],但仍有一些缺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病例因诊断不明而延误治疗。现将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材料和方法。一般资料1993年4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脑脓肿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9-68岁,平均年龄316岁,均经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脑脓肿 脑脓肿的病因:耳源性脑脓肿6例,血源性4例,鼻源性2例,外伤性8例,隐源性10例。 2.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体征(14例占46.66%)、发热(15例占50%)、肢体偏瘫(6例占20%)、其他症状如意识障碍、脑神经麻木、脑膜刺激征、癫痫发作、精神障碍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 ~ 20)109/L 13例,大于20109/L 6例,正常14例(43%) 脑脊液:脑脊液检查30例,异常6例,外观化脓性改变3例,细菌抗原检测阴性8例,脑脊液培养阴性5例。 4.脑电图检查11例(35%)异常,表现为双侧导联慢波(5例)或局限性慢波(6例)。 结果30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10例经MRI确诊。 CT平扫6例(20%),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影,边界模糊,无明显占位效应。注射造影剂后无明显强化2例(6.66%),斑片状及回状强化4例(13.3%);平扫圆形囊状低密度影20例(66.66%),其中6例(20%)内部伴有液-气平面,壁厚稍高于正常级,18例(60%)壁厚1 ~ 3~6mm,12例(40%)壁厚3 ~ 6mm,周边有片状低密度水肿区。 图(1-4) 在MRI平扫上,病灶中心呈低T1W1、高T2W1信号伴环状高或略高信号壁,后壁强化明显且更清晰,病灶中心无强化图像(5-8)。 脑脓肿部位的影像学检查:以顶叶和各叶交界区为主。 位于额叶12例,顶叶7例,颞叶6例,枕叶3例,小脑半球2例。 30例中,单发脓肿21例(70%),多发脓肿9例(30%)。脓肿直径小于1.5 cm者21例,1.5 ~ 4 cm者4例,大于4 cm者5例。 与过去几十年相比,脑脓肿的病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脑脓肿减少,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引起的脑脓肿发病率增加[2],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严重感染。自从CT出现以来,脑脓肿的死亡率从40%下降到大约5%-10% [3] 近年来,虽然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有一些病例缺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因诊断不明确而延误治疗。脑脓肿感染的病原体有三种,分别是化脓细菌、真菌和原虫,以前者最常见。 感染通过急性脑炎、化脓、包膜形成三个阶段最终形成脑脓肿,大约需要一个月。典型的临床表现应具有发热、头痛和神经系统定位的三联征。该组中只有9例(27%)与文献报道的28%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50%的患者体温始终正常,头痛占46.66%,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占30%。因此,临床上应高度警惕不典型脑脓肿。由于许多患者已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环状强化脑脓肿需要与其他环状脑病变相鉴别[4] 脑脓肿部位:血源性感染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尤其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而耳源性感染常发生在同侧额叶或小脑。脓肿可分为不同的形式,如单室、多室和多室。 脑脓肿的CT和MRI表现已有多位学者描述[5]:脑炎早期,CT平扫呈不规则低密度区,边缘模糊,占位效应明显。增强后,早期可见不完全强化环,随延迟,环壁逐渐增厚,中央低密度逐渐降低,可出现结节状强化,部分脑回附近强化及周边低密度水肿带明显;MRI图像中央上部稍低信号,边缘不清,周围为低信号水肿带,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脑室受压,T2图像中央上部高信号,与周围高信号水肿带融合。周围脑组织灰质和白质正常对比消失,多为强化时不连续环状强化,晚期脑炎。CT平扫,低密度区有稍高密度环状阴影,增强扫描可见完整环状强化,延迟扫描类似早期脑炎。MRI T1上可见类似脑脊液的低信号区,边界不清,周围有低信号水肿。 T2图像中上部为脑脊液样高信号灶,周围有手指水肿,范围较广。周围脑组织灰质和白质的正常对比消失,增强扫描可见完整的强化环。 包膜早期:CT平扫显示低密度病灶中部完整的稍高密度环,增强扫描显示完整的强化环,延迟扫描显示病灶中心无强化;MRI图像中央上方为略高于脑脊液的低信号区,其外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的环状阴影,周围为低信号水肿带,T2图像上高信号坏死灶周围为低信号暗区,壁薄,间断光滑。 包膜晚期:CT和MRI显示包膜早期相邻层有小结节状强化灶的特征性表现。病理基础是脓肿壁薄弱区因脓肿内压力高而破裂,形成“亚脓肿”,而脓肿中心坏死区压力一般较低。 最近有报道称,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6]和质子磁共振波谱IH-MRS可以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 脑脓肿的影像学诊断时,应注意与胶质母细胞瘤、结核球和囊虫病相鉴别。 在增强CT中,典型的脑脓肿周围有一个厚度均匀的强化密度影,即环状强化,其外围有不规则的低密度水肿带,环状强化中心有低密度的液体坏死带。 少数胶质瘤中央也有低密度区,但强化阴影边缘常不规则,粗细不一。脑结核瘤的典型CT影像表现为环状强化和中心钙化或点状强化,构成靶征[7]。脑囊虫病CT扫描多表现为多个大小相同的病灶,部分病灶表现为头段,一般强化较少,周围水肿带较轻或无[8]。脑脊液和血清中囊虫病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诊断。参考文献:1。埃里克C,洛伊特哈德,弗朗兹Jhipold,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脓肿术前评估中的应用。神经外科杂志,2002,58:395-402.2。婴儿脑脓肿。儿童神经系统,1992年,8: 279-280.3。杨树园。近十年脑脓肿的诊治概况。中国神经外科杂志。1985.1: 2444.陶,,,等,颅内MRI增强病变,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3.26: 67-705.杨开勇,华西医学脑脓肿92例临床分析。2001.16 (2): 173-174.6.钱银峰,于永强,郑文群,等.磁共振灌注成像在晚期胶质瘤、转移性肿瘤和脑脓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颅内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19:155.8。赵清秋,赵文青,董万珍,等。62例儿童单发脑实质型囊虫病的临床CT检查及寄生虫组织病理学分析。中华儿科杂志,1993,31: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4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脑脓肿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征.doc》由用户(两袖**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