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胸腔镜辅助下前路脊柱胸腰段疾病的手术治疗.doc

临床医学论文-胸腔镜辅助下前路脊柱胸腰段疾病的手术治疗.doc

ID:38225

大小:13.92 KB

页数:5页

发布时间:2022-02-20 04:59:06

临床医学论文-胸腔镜辅助下前路脊柱胸腰段疾病的手术治疗.doc_第1页
临床医学论文-胸腔镜辅助下前路脊柱胸腰段疾病的手术治疗.doc_第2页
临床医学论文-胸腔镜辅助下前路脊柱胸腰段疾病的手术治疗.doc_第3页
临床医学论文-胸腔镜辅助下前路脊柱胸腰段疾病的手术治疗.doc_第4页
临床医学论文-胸腔镜辅助下前路脊柱胸腰段疾病的手术治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论文-胸腔镜辅助下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疾病【关键词】胸腔镜手术需要通过前路手术治疗部分胸腰椎疾病和损伤,且实验研究证明前后路内固定均可达到相似的生物力学稳定性[1],因此更多术者在清除前路病灶的同时进行前路内固定。 近年来,由于组织损伤大,微创手术有取代传统经胸或胸腹入路的趋势。 1997年Mayer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了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alif)[2],后来发展为TTA小切口经胸入路胸外科手术],其他医生也开始尝试内窥镜辅助下的电视胸腔镜手术[3] Beisse等人开发了这项技术,并同时对骨折病例进行了内窥镜内固定(TAA)[4] TAA适应证:新鲜胸腰椎骨折大部分可采用后路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但不稳定骨折伴前路损伤、骨折不全瘫、椎管前方持续占位超过26%,尤其是骨折超过2 ~ 3周者仍需前路手术[5,6];而且更多的骨折涉及到骨终板和椎间盘组织,单纯后路手术后期的再塌陷和脊柱结构改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胸廓切开术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持续疼痛,这使得前路手术很困难[7] 最近,Khoo等人利用TAA技术治疗了许多胸腰椎骨折病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8],为临床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从TAA技术的设计原则来看,只要患者有T6 ~ L2前路脊柱手术的适应症,包括椎体病变或脊髓受压(结核、肿瘤、骨病、椎间盘等。),且肺功能良好无禁忌症,原则上都可以使用。 2手术器械TAA外科除了常用的手术器械外,还需要准备胸腔镜系统和30°角直镜、手术床两侧各一台监视器、扇形肺牵开器、吸引器、夹钳、双极电凝、胸外科用钛血管夹、显微镜下专用长柄骨科器械如骨刀、探针钩、刮匙、骨刀、直径10 mm以上的聚乙烯套管若干 内固定植入物和器械需要显微镜下的特殊产品,如显微镜辅助下的小切口,或普通前路内固定材料。 3手术方法3.1术前准备除普通开胸手术的准备外,TAA手术对肺功能要求较高,不能耐受选择性肺通气的患者禁止进行。 同时,以往开胸、脓胸可能导致胸膜肺粘连,手术难度大,术前评估应充分考虑。 术前有反复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吸烟史的患者,应做痰液培养和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并告知戒烟,术后可能需要呼吸支持。 肺功能试验(PETS) < 80%,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 > 45 mmHg,用力吸气量(FVC)和最大每分通气量< 50%,残气量/肺总容量(RV/TLC) > 50%都是高危因素。 3.2麻醉采用全身麻醉。 双腔气管插管用于术中单肺通气。 术中除常规监测外,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 3.3位置、地点、进近选择TAA运行的适宜区域为T5 ~ L2。 患者通常采取90°侧卧位。 上区(T5 ~ T8)由于左侧心血管影响通常采取右入路,下区(T9 ~ L2)由于远端肝脏影响采取左入路[4],参考病变或脊髓压迫情况。 一种能穿透X射线的手术台 操作者和光源助理站在患者背上,C型臂x光机放在两个人中间。术者侧监视器供对面助手观察,术者对面C臂x光机监视器和另一个胸腔镜监视器供术者和光源助手观察。 术前透视下记录病变椎体及其上下相邻椎体。病变椎体的中央肋间间隙为工作通道,距足侧或头侧2 ~ 3的间隙作为胸腔镜的内镜通道。两通道腹侧5 ~ 8 cm为吸引冲洗通道和牵开通道。 3.4手术侧肺萎缩后,通过内窥镜通道的开口进入胸腔。放置内窥镜后,分离可能的胸膜肺粘连,用扇形牵开器将肺从牵开器通道牵拉到中线。同时暴露主动脉和上腔静脉,注意保护。当在L1下操作时,改变夹钳以打开隔膜并暴露脊柱。如果你需要在L1下手术,你经常需要切开1厘米的隔膜。 推开腹膜后脂肪看到腰肌大肌,分离肌肉,露出节段血管。 透视下定位待固定椎体,在椎体外侧下后缘前上1cm处设置固定点,垂直进入导向定位针,引入圆钻钻透皮质骨,旋入自攻空心螺钉,分离,用钛夹或电凝节段血管结扎(结核病例需吸脓灌洗),然后取出上下椎间盘,刮去软骨至终板,取出碎骨片或死骨,形成植骨床。 如需椎管减压,要点是切断相邻椎间盘隔离目标椎体,识别椎弓根、肋头、肋间神经,处理节段血管后切断1cm的肋头,通过肋间神经方向探测硬膜囊的大致位置,用骨咬钳自上而下小心切除椎弓根底部, 用镊子取出硬脊膜囊前面的碎骨片,在硬脊膜囊前面用骨刀松解正常的下半椎体,使用髓核。 测量床宽和深度后,取三侧皮质髂骨备用。 将撑开器从工作通道插入后,与椎体上的螺钉连接,按压背部使脊柱前凸,撑开恢复椎体高度后,置入植骨块。 在螺钉上放一块适当长度的钢板,用螺母固定,通过导轨拧入辅助螺钉和锁紧螺钉。 冲洗后修复膈肌 取出套管后,通过最下面的通道放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最后缝合通道。 4术后护理操作结束后,应将塌陷的肺吸出,然后轻轻充气。病人清醒后,如果情况允许,应拔除气管插管。少数不能维持足够氧气供应的患者应在过渡期内进行机械通气。 围手术期尽早开始呼吸锻炼。 胸腔闭式引流管一般保持24 ~ 48小时,拔管前拍胸片排除肺不张。 术后第2天进行康复训练。X线检查可靠后,从术后第2周开始可以行走。 一般在术后3、6、12个月复查脊柱X线片。 例肺结核患者术后按标准给予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 TAA的优点:与传统的前路手术相比,TAA手术对皮肤软组织损伤略明显,同时不需要切除或切断肋骨,对肋间神经或血管干扰小。 术后疼痛一般只有1 ~ 2天,程度轻微。止痛药的时间和剂量明显减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训练。 与传统开胸术相比,反应性胸膜炎、肺不张或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减少[9] 由于显微镜下手术视野清晰、放大,并可通过改变镜片的位置和角度进行旋转,术中对硬膜囊的监测和大血管、节段血管的显露更好,比传统手术更清晰,能提供肉眼无法到达的视野,更有利于对硬膜和重要血管的保护和治疗。 因为骨折的复位方法类似于开放手术,TAA也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手术的效果。 由于创伤较轻,如果将所有通道和髂骨伤口皮内缝合,并在引流管皮肤上保留缝线,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TAA的缺点、并发症及对策:胸腔镜脊柱手术是用加长的器械做的,所以缺乏直接的触感。出血时,手指不能直接按压止血。一旦大量出血(如节段性血管撕裂)主要依靠内镜电凝或钛夹,不如开放手术快速准确,视野不清时更容易损伤淋巴管等邻近组织。 如果术中出现点状出血,可以在吸引下夹住,用花生纱布压住。 因为单极电凝会增加神经损伤的风险,所以应尽量使用双极电凝。 硬脑膜松质骨表面出血。植骨填充后,用喷有止血胶的明胶海绵填塞缝隙,一般可以解决。 为了在手术中不遮挡视野,一般使用30规的胸镜。旋转镜头虽然有提供更大视野的优势,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很容易失去方向感。如果助手不熟悉显微镜下的感觉,握镜时稍微改变一下位置,就可能完全丧失手术视野,延长手术时间,并可能导致术中失血量增加。 因此,术前操作者应接受良好的训练,利用黑匣子或动物做一些模拟训练,培养位置感和显微镜下操作感,充分熟悉内固定装置的器械,熟悉显微镜下操作并知晓可能使用的器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术前进行多次模拟手术,初始病例可由同一胸外科医生参与。 根据笔者的经验,术中内固定一般比较简单,除了骨质疏松不适合手术,需要椎管减压的病例选择要相对谨慎。 与开放手术一样,新鲜骨折更容易,更安全,其次是陈旧性骨折,尤其是严重椎管狭窄的骨折,以减少手术加重脊髓损伤的可能性,在开始时应更加重视这项技术。 TAA手术除了有类似于传统开胸手术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渗出性胸膜炎、肺不张、内固定松动、术中意外损伤血管和神经外,更容易出现手术节段定位错误,因此术前和术中需要使用C型臂x光机进行透视观察,使术者和患者需要更多的X线照射。 摆放手术体位时,骨盆和下肢要固定好。C型臂x光机的透视方向平行于椎体的正面位置,可以减少螺钉造成椎体角度偏差的可能性。侧卧位患者的胸腹部要用软垫或通过手术床抬高,使椎体更贴近体表[10],操作更方便,也可减少X线辐射。 因为TAA需要单肺通气,如果手术时间长,对患者的肺功能要求会更高。因此,术前评估肺部状况尤为重要,老年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更应引起重视。 如果术中出现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应暂停手术,恢复双侧肺通气,待情况稳定后再继续手术。 如有必要缩短手术时间,也可改为小切口或常规开放手术。 熟练的麻醉医生的配合,是这个手术安全实施的良好保障。如果可能,最好有相对固定的麻醉小组成员。 术中如怀疑骨质疏松患者螺钉固定松动,应更换螺钉空心管(直径12mm),并对每个椎体进行单枚螺钉的HMA钉棒系统固定。如仍不满意,应放弃内固定。 总之,与传统的前路手术相比,采用TAA技术的患者经过短期和中期随访,疗效满意,固定和减压效果与开放手术相似,且恢复快,在具备前路手术指征时,可以考虑实施该技术。 但该技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与开放手术相同或更长。因此,在开展此项技术前应进行严格的训练,并灵活结合术中情况。 如果我们能提供宽度更小的植入物和长度可调的骨移植替代物,我们一定会让这项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Lim TH,An HS,洪,等。不稳定小腿脊柱模型前路和后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脊柱,1997,22(3):261~266.2迈耶HM。一种新的微创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脊柱,1997,22:691~700.3 Waisman M,Staute M .脊柱侧凸后路内固定前的胸腔镜脊柱松解术。中华骨科杂志,1997,336:130~136.4,Beiss R,Potulski M,Ufer B,等.胸腰椎骨折100例.Arthroskopie,1999,8:62~68.5 Kaneda K,Taneichi H,Abumi K,等.前路减压和Kaneda器械内固定治疗伴有神经功能缺损的胸腰椎爆裂骨折.JBJS,1997,79:69~83.6。脊柱前路固定器的体外生物力学研究。脊柱,1993,18:513~517.7迪克曼CA,卡拉哈里奥斯DG。胸腔镜脊柱手术。临床神经外科,1996,43:392~422.8 Khoo LT,Beisse R,Potulski M .胸腔镜辅助治疗胸腰椎骨折.神经外科,2002,51(增刊5) :104~117.9 Faciszewski T,Winter RB,Lonstein JI,等.成人胸腰椎前路融合术的外科和内科围手术期并发症.脊柱,1995,20:1592~1599.10 Mack MJ,里根JJ,McAfee PC,等.脊柱前入路的电视胸腔镜手术.胸外科杂志,1995,59:1100~110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本文档共5页,下载后即可获取全部内容。
2、此文档《临床医学论文-胸腔镜辅助下前路脊柱胸腰段疾病的手术治疗.doc》由用户(两袖**巴腊拉)提供并上传付费之前 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全部归上传人(卖家)所有: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进行举报或申诉。
3、所有的PPT和DOC文档都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音节日灵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下裁前须认直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4、万象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外理,无法对各卖家所售文档的直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谨慎购买。
5、本站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